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昔年留影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庭訓。
點閱率:712
字型大小:

時間─如一條長河,滾滾洪流,晝夜不停息;時間,倏忽三十多年,不僅帶走了逝者,也帶走了兩岸的景物。每隔二十年,就結束一個時代,那些頭挽髮髻,滿臉蒼斑皺紋,身穿黑衣黑褲,踽踽獨行的老者;那些口么喝「補鍋補鼎」的;叫「換好吃糖」的;搖小鼓賣日用品的人,似乎還未站穩腳步就退隱在歷史的角落裡。每當我回憶童年時,他們的音容笑貌,言行舉止,就像一卷焦黃的影片在我腦海裡呈現,他們早已生根發芽融入我的思維中,想到童年,就不能沒有他們,捨棄他們,我的童年也就乏善可陳,我與他們是「合照的畫面」而不是「分割的獨照」。

如果說:人生像一棵樹,則過去的事物,就像幾片枯槁的敗葉,已隨狂風顫落在地,新的時代,人物又像幾葉青翠欲滴的新綠翹立在三月的晴空中。

1、幫人染黑衫褲的人 (民國五十二年)

一個夏日炎炎的傍晚,我正在門庭玩耍,忽然聽到一聲蒼勁的叫喚「染黑衫褲喔!」我朝著喊聲跑去,只見一位臉孔曬得黑黑,剃著短短的頭髮,上穿汗衫,下穿洗得泛白的卡其褲,年約五十的老者站在兩個正方形的竹筐旁邊,他目光炯炯的朝我看一眼,又望著人家的門戶口么喝「來染黑衫褲喔!」我向兩邊竹筐瞧瞧,裡面已堆放著一些灰白的粗布舊衣服,是人家請他染黑的吧!

一個年約七、八十的老婆婆,頭髮挽個髻,上插一隻金花,身穿黑衫黑褲,綁著小腳,踏著厚厚高高的木底鞋,捧著一堆白粗布(送葬時喪家給她披戴用的布)顛危危的走來,染衣的人一見,快步向前,伸手迎接著。老婆婆吩咐他,「布染黑後,麻煩你送來!」染衣的人直道:「阿婆放心!染好後,我都是幫人送到家。」據說老婆婆三、四十歲的時候,丈夫就去世了,從此生命定了型,沒有風花雪月,一襲黑衫黑褲數十年如一日,如今布染好後,是否仍要做黑衣褲呢?

再見到染衣人時,是鄰家的一位老公公剛猝逝,喪家捧出一堆白襯衫,學生卡其製服,婦人洋裝等衣物請他染黑。(吾鄉習俗,除了出葬時須披麻帶孝外,尚須身穿黑衣帶孝一年,今俗稍改。)喪家和染衣人約定三日內要把衣服染好送來,染衣人一邊說:「沒問題!」一邊挑起竹筐,跨著大步,匆匆忙忙隱入巷角不見。

2、搖兆鼓鼓的人 (民國五十三年)

「搖鼓仔」手握著兆鼓鼓柄搖來搖去,小鼓兩旁有耳,繫著尾端結著小木球的長線,小木球碰擊鼓面,就發出咚咚聲。他的右肩挑著扁擔,擔兩頭的繩索垂懸著兩個高約一百公分,寬約三十公分的木製櫥櫃,那櫃木經年日曬雨淋早已蒼舊泛黃。櫥櫃隔成三層,四面的框架裝上玻璃,正面是一扇小門,可以開闔。前擔的櫥櫃底層放著毛巾,一角放著牙刷、牙膏等等,中層放著縫衣針、軸線、鈕扣、鬆緊帶、小剪刀等等日常女紅用具,上層放著鉛筆、橡皮擦、刀片等學生文具。後擔的櫥櫃則疊放著大人、小孩穿著的汗衫、內褲,塞得滿滿的。櫥櫃上的繩索則繫著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的塑膠拖鞋。他挑呀挑,挑過西門,挑呀挑,挑到南門,穿梭在蛛網般的長巷小弄咚咚搖響。

「搖鼓仔」挑到祖厝口,祖厝口附近的囝仔好奇的跟前跟後;挑到灰埕,灰埕的孩子亦興高采烈的圍得團團轉。「搖鼓仔」放下肩上的擔子,猛搖著兆鼓鼓,附近的許家嬸嬸、王家嬸婆、黃家伯母聽到咚咚聲,紛紛從家門奔躍而出,這幾位終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忙著家務,難得上街一趟的嬸嬸,有的要買縫衣針線,有的要買縫褲頭的鬆緊帶、有的要買鐵扣子,「搖鼓仔」手忙腳亂的一一遞給她們。鄰家的小妹扯著她媽媽的衣裙,拚命的往前拉,直叫嚷「快!快!搖鼓仔來了!」正在炒菜的媽媽手中握著炒菜鏟,緊跟在後,小妹試穿一雙朱紅色的塑膠拖鞋,她的小腳伸進拖鞋,還滿合腳,她的媽媽問:「這雙好嗎?」小妹妹心滿意足的點點頭。

兩三個五、六歲的小妹妹蹲著圍觀,其中一個伸出纖細手指,指著玻璃櫃內的塑膠洋娃娃向她的同伴說:「這娃娃好漂亮,我要叫我媽媽買給我。」另一個左右髮側各綹著一掛馬尾的小妹妹說:「我姐姐也有一個洋娃娃。」

「搖鼓仔」又挑起擔子,一邊走一邊搖著兆鼓鼓咚咚響,他戴著鴨舌帽,長年在外東奔西走,因此皮膚黑黝黝。小妹妹都走遠了,鄰家的嬸婆也回家了,只有我望著「搖鼓仔」的背影在巷口消失。他要挑到那裡呢?聽媽媽說:搖鼓仔一鄉又一鄉;一村接一村挑著貨擔去賣,從水頭到舊金城;從舊金城到古崗;從古崗到金城,終年環繞著。有一次,我在數公里外的山巔水涯巧遇「搖鼓仔」挑著擔子踽踽獨行,擔子一步一沉,不禁有他鄉遇故知的驚喜。

3、補鍋的阿叔 (民國五十四年)

家裡的一只鋁鍋破損了一坑小洞,盛水時,水如箭柱從破孔射下來,只得閒放在廚房的角落沾塵惹埃,等待補鍋的阿叔來修補。等待的日子是漫長的,時間的腳步踏過雨絲如織女織白疋的四月;也踏過雨斷山川明,蝴蝶翩翩引伴坐在花膛上的五月。但是補鍋的人依然不來!「那個補鍋的人怎麼好久沒有來我們這裡?」媽媽在煤球爐上煮飯時喃喃自語。每次我到廚房喝水,總看到那只鋁鍋灰頭土臉的還呆在角落裡。

一個晴日滿窗的上午,屋外忽然傳來陣陣敲擊鋁鍋的聲音,「哇!補鍋的阿叔終於來了!」每逢補鍋的人來了,他就敲擊手中的鋁鍋告知兩旁的住戶。我驚喜的衝出門外,只見補鍋的阿叔瘦瘦的身材,兩只高重的工具箱放在身旁,頭戴鴨舌帽,咧嘴對我一笑,一顆鑲金的門牙閃閃發亮,媽媽將破鍋遞給他,並問:「怎麼好久沒來我們這裡?」補鍋的阿叔一邊拿出小板凳坐下,一邊回答說:「最近都到鄉下去賺吃!」他很少說話,與媽媽對答時也很簡短,只說:「好!」「放心!」「會補得很工夫!」「補好伍圓!」等幾句,就默默的補鍋子,因此我也樂得安心的蹲在旁邊看他補鍋子,不必怕他嫌我礙手礙腳。補鍋的阿叔先把破鍋倒過來高舉,檢視破洞在那裡?再拿出一小鋁釘,塞住破孔,鍋外再加上小鋁片,然後將鍋子倒放在鐵支架上猛力搥平;再用黃黏泥搓揉補過的縫隙。往往從陽光照射屋角,簷蔭只有半蓆寬時開始修補,到簷蔭沒入牆角,就大功告成。

補鍋的阿叔吩咐說:「鍋子要等半點鐘後,才能盛水!」我迫不及待的三番兩次去看時鐘,待半點鐘後,拿鍋子去盛水,果然水再也不會從縫隙跑出來。

4、叫換好吃糖的人 (民國五十七年)

我們幾個猴囝仔正在胡鬧,忽然聽到「鏘!鏘鏘鏘!」的敲擊聲,就不約而同的歡呼:「換好吃糖的人來了!」於是拔腿就跑,跳越門檻,飛一般的衝到換好吃糖的身邊。換好吃糖仔依然是那身裝扮,頭髮剃得短短的,額頭上幾道皺紋如鑿成的溝渠,上身穿一件新而潔白的汗衫,左胸印有汽水廠的商標,下穿黑條紋的西裝褲,兩隻大腳丫穿著塑膠拖鞋,露出「五兄五弟」的腳趾頭!他的扁擔架放在兩個正方形的竹筐中間,前擔的竹筐裡躺著幾隻回收的玻璃汽水瓶和咖啡色的醬油瓶;後擔的竹筐上蓋著一塊木板,木板上是一輪圓月似的好吃糖,由乳白色麥芽糖加爆花和豆仁煮煉而成。那圓月似的好吃糖已被孩童換去一些而缺了一角。他粗黑的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間夾著一長方形鐵片,片頭磨得十分鋒利,大拇指和食指間亦夾拿著小鐵鎚,非常熟練的敲擊鐵片,發出「鏘鏘鏘」的聲音。他瞧一瞧我們這群空手而來,似乎無意換好吃糖的猴囝仔,又扯著嗓門叫喚:「來換好吃糖喔!」

鄰居的弟弟,年約五、六歲,兩手各提著一隻綠色汽水瓶,興匆匆的跑來。「換好吃糖仔」把兩隻汽水瓶橫疊在竹筐裡,然後把那長方形鐵片矗立在好吃糖上,再用小鐵鎚敲打鐵片頂,兩條拇指大的好吃糖就切割出來。小弟弟大嘴一張,把一條好吃糖塞入口大嚼,另一條則半舉在唇下,瞇著笑臉,吃得津津有味,逗得我們這群猴囝仔亦口饞得垂涎三尺,我們一窩蜂跑到平時貯藏空瓶子的石枋腳搜尋,但是大失所望,沒有空瓶的影子,又跑進廚房,往廚櫃一搜,醬油瓶裡的醬油還剩半截手指高,不管會挨媽媽的罵,就把剩下的醬油倒入碗裡,也不顧醬油沾得滿手,就匆匆跑去交給「換好吃糖仔」,換得大拇指粗的好吃糖一條,每人平分三分之一,和小弟弟相對,歡歡喜喜的咀嚼一番。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