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外籍配偶技藝研習班
這種技藝研習,我並不陌生,在我初嫁來金,就有參加婦女會舉辦的手工研習活動(也曾加入婦女會喔),至今家中的櫃子還放著「天鵝香皂」,繡著「鴨鴨」的信插,用超輕粘土做的「海芋花」:::。至於外籍配偶技藝研習班倒是第一次參加,參加的原因是不知「十字繡」為何物,想學新的技藝。這次,兩個下午下來,學得滿愉快,我在這裡也當『志工』,棒針織法我原本就會,所以呢,我就很「雞婆」教起身邊的姐妹起針和織法,教她們數行數。也因一來一往的互動,我們互相詢問來自哪裡;我右手邊一個是泉州,一個是晉江圍頭,而圍頭姑娘嫁做金門媳婦的人數近二百人,另一頭操著國語口音是來自東北和四川。或許是「他鄉遇故知」吧!大家操著「南腔北調」,有說有笑的。說是技藝研習,倒不如說是一場「同鄉聯誼會」,小小的會場充滿了溫馨和笑聲。
參加這次技藝研習,我發現婦女會辦的活動,越辦越有經驗,兩個下午,整個會場有說有笑,卻沒有凌亂的場面出現,每個志工人員,穿梭於姐妹中,熱心教導技藝,而社福館增設兒童活動中心,並有志工人員幫忙看顧,解決媽媽們的後顧之憂,讓媽媽們安心研習,由此看來,我們的一些福利措施已日趨完善,真是不錯。但也聽到令人遺憾的事,我聽到工作人員說:「多數外籍配偶的學習意顧很高,只是她們的家人不放心她們出來,怕她們會學壞或變壞:::,有的外籍配偶向工作人員說起時,還熱淚盈眶」。聽到這,我真慶幸自己運氣好,剛嫁來金初期,我就有參加婦女會的手工研習班,每到研習,公公就幫我照顧幼小的女兒,讓我參加每一場手工研習;現在,孩子們上學了,只要我想參加的活動,先生都會舉手贊成,並說:要走出家庭,踏入社會多學習,才會開闊心胸,拓展視野,增長智慧,切莫當「井底之蛙」。我曾半開玩笑說:「你不怕我出去會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變色嗎?」先生說:「我相信你的為人」。由此可見,夫妻間彼此的信任是很重要的,類似前面那種憾事,則暴露出這些跨國婚姻,夫妻間彼此信任的基礎還是呈現薄弱的,有待經營。
將來的政府部門在推廣成人教育、技藝研習等幫助外籍配偶適應本地的生活、文化習俗,應該連外籍配偶的家人也一起宣導,讓她們的家人明白,官方舉辦的活動是很健康的活動,是有益無害的活動,消除外籍配偶家人內心的惶恐與不安(附:我曾聽到社工人員說,外籍配偶的家庭問題較多,而大陸配偶的家庭問題較少。)身為大陸配偶中的一員,樂見有針對我們這些「弱勢中的弱勢族群」舉辦一些手工技能研習,也期盼政府能多舉辦一些實用技能研習。在此也提醒姐妹們要善用資源,力求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