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劍出鞘.花初綻中正國小國樂團宜蘭行紀實

發布日期:
作者: 鍾馗娘子。
點閱率:581
字型大小:

等不及十年磨劍,

所幸霜刃依然耀眼;

花朵綻放令人驚豔,

但初綻時花瓣舒展的艱辛,

有誰知道?

(一)箭在弦上,我們蓄勢待發

  乍暖還寒的三月天,我們這群像樹枝剛冒芽的小幼苗即將出島去比賽,這是我們第一次踏出家門與群英共會,互相切磋琴技;也是我們流下眉梢汗水後,成果驗收的季節。許是尚未見識群英們的高超琴藝,孩子們抱著阿三哥與大嬸婆遊台灣的心理,一副信誓旦旦,胸有成竹,有一搭沒一搭陶醉在自我滿足中;喜悅的心情寫在他們的臉上,相對於等待出島的不耐與焦慮則表現在他們的練習上。看得黃光佑老師好生心急,看得在旁的我們只好在臨行前精神講話,告訴孩子們:「金門地方雖小,學琴人口也少,但我們此行所背負的重責大任是從此令台北的孩子對我們刮目相看,而非永遠以為我們是需要關懷與支援的小地方,我們要有一顆不服輸的心,我們才有成功的希望!」

當頭棒喝下,孩子們乍夢初醒地回了神,小幼苗們挺直腰,一個個抬頭挺胸。齊聲應和:「有!我們有信心!我們要出征!」走!前進宜蘭!看了一雙雙熱切又充滿自信的眼神,告訴我自己:「哈!這群有如初生之犢,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們,有這份企圖心,哪有衝不過的難關!GO!我們出發囉!後山的考驗││宜蘭音樂賽,我們來了!」

(二)我們的隊伍

臨行前夕,在後援會石媽媽帶領下,我們先行召集所有參與全程或半程的家長開會討論,並做任務分工;因為人數眾多(學生63人,家長26人),再加上大型樂器,只好分成AB二隊;A隊成員30人搭11:45的立榮,B隊成員59人配合國中團搭12:05的遠航,每隊各分行李組、樂器組、管理組。

在金門機場首見團隊的表現。只見嬌小、秀氣的名揚媽媽、孟容媽媽、郁庭姑姑,俐落的按部就班分類把行李、樂器送檢定位;而孩子們也按所屬樂器分組,在組長的帶領下各自靜坐,在等待中他們沒有喧嘩,只有猜測,只有期待待會上飛機我的鄰居會是誰?首見小小年紀的他們就有如此「榮譽在我心」的團隊紀律表現││有希望!

上飛機囉!飛機穿越雲霄之際,只見走道兩旁三四年級的孩子們,有的人竊竊低語、有人凝視窗外變化多端的天空;而最令人感動的是高年級(五、六級)的同學,有的人自動把功課放餐桌上振筆書寫,令人欣慰,他們在赴賽行囊中,除了樂譜還不忘再塞一疊功課,他們不忘自己的本分││學業。

不算長的旅程,我們平安抵達松山機場。仍見行李組的媽媽們再以矯健的身姿把行李與樂器搬上遊覽車,我們前往慕名已久的深坑國小做為期二天半的賽前練習。

(三)在深小的日子

3月18日下午2:30抵達深坑國小,第一幕映在眼前的是古老校園裡滿園的盎然綠意,柳枝低垂,好一幅沉睡中的江南園林景色。接著看到熱情的婉貞老師已在校門口張開雙手迎接我們;道過謝,一行人陸續步入他們的專屬國樂教室,但見偌大的國樂教室兩旁走廊貼滿了各次得獎的喜訊,沿途路過的深小國樂團孩子,是那樣的輕聲細語,令人感到有禮又有氣質。耳邊正傳來黃老師帶領深小國樂團演奏的悅耳曲子;深小是我們慕名已久的,也是我們賽前取經的地方。

稍作休息,即開始作分組練習、合奏,一練即到晚上9:00才休息;一行人早已飢腸轆轆,但卻沒有一位成員開口喊餓,或許是大夥都體認到我們不是來遊覽,我們是要帶榮譽回家的。所以有名的深坑老街、深坑夜市全不在我們的眼中,沒有探訪的慾望,也沒有欣賞的心情,簡單吃一碗深坑豆腐拌肉燥飯,我們就上山休息去了(夜宿世新會館在半山腰),迎接明天的練習。

由住宿的世新會館到深小約三十分鐘的路程,沿途的景色彷如走在我們熟悉的太武山步道。每天早上6:30起床,7:30出發,這一段時光是在深小兩天半中孩子最快樂最輕鬆的時候;因為除了可以呼吸到在大台北地區難得的新鮮空氣外,只有此刻他們才可以邊走邊隨興跳躍,他們可以盡情高歌,他們更可以放聲高談闊論。但一到深小除了中午吃飯外,不是分組就是合奏,每天練習到夜裡八、九點,陪伴的家長除了待命外就是配合。

其中印象最深是3月20日晚上的賽前五團觀摩賽(金門高中團、金城國中團、深坑國中團、深坑國小團、中正國小團),當夜,小小會場上坐滿了深小的師長、家長、後援會家長們,令人最感動的是深小的師長、家長會、國樂團後援會家長們不但全程參與,更耐心、靜心地在旁全神專注的聆聽,欣賞孩子們的表演;結束時已十點多了,但家長們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句心疼,他們對孩子們的期許,對國樂團的肯定,一一浮在他們的臉上。他們肯定了黃老師的帶領,樂團的表現,認同了這個難得的樂團;在旁觀看的我好生感動,我們需要取經的不就是這樣的心態嗎?除了對音樂的喜好外,就是這份肯定與認同,因為黃老師不把樂團當社團、當才藝,而是當作一種教育、一種生活教育呀!因為在樂團裡孩子學到的不是只有在國樂上的技巧,還學會了服從、榮譽、紀律、做人處事的方法,這才是重點呀!除此之外,在旁默默付出的是深小國樂學長後援團,他們每夜下課後,來自各校的學長主動排班輪值,配合深小樂團練習時間,在旁支援服務,這股凝聚力更是我們需要的!在深小,我看到上自學校師長、家長們的支持,下至樂團家長、後援會,乃自學長姐的後援團,他們除了肯定認同外,那股參與的熱情與無怨無悔,歡喜做、甘願做的表現令人感動!深小,佩服你們!你們傲人的成績是有道理的!(93年學年度北市北區第一名)

(四)在礁溪國中的日子

由深小移師到礁溪國中訓練,相信是所有參與師生家長們,也是樂團孩子們永生難忘的回憶吧!(最早4:00起床,練到晚上9:00才吃晚餐,不順、不對、不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練習、反省、模擬)在這裡,我們見識到什麼叫把磨練當訓練,什麼是紀律重於紀錄,什麼是人都有無限的潛能,什麼是榮譽在我心,我就不怕困難,我就有往前行的力量,就沒有衝不過的難關;或許隨隊家長們看得會心疼、會不捨,但在返金的檢討會上,每位參與的家長心中都有無限的感慨,因為該學習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這群成年人!我們在黃老師身上看到他那份對音樂、對孩子全力以赴,好再好、精再精的毅力與耐力,我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因為老師告訴我錯在哪裡,他知道如何幫我我才會更好,所以我樂於學習。」孩子們肯定老師是他的貴人,而老師肯定孩子是難得的雕材。他們師徒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在國樂的路上,他們一路走來並非很順暢,但一首曲子學成後的喜悅,寫在他們的臉上;因為黃老師給予孩子們學習的方向,肯定孩子們的努力,而孩子們學習後的表現,給予了黃老師最大的安慰。在舞台上、在練習中他們是師生,是按理出牌;但在舞台下,只見大孩子與一群小孩子的互動的溫馨場面,這二股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怎會燃不著亮麗的火花呢!所以能加入這個國樂家族,是孩子的福氣,而因為某些因素必須離開的總會有難以割捨的痛;就是這樣,因為在國樂團裡,不論高中團、國中團、小學團,我們都是一家人,相親相愛彼此都關懷,分擔分享彼此的成長。

(五)在宜中的日子││我們出招了

3月22日,是我們這把琢磨不多時劍要出鞘的日子,生死在此決戰!一大早5:30起床,6:30出發。個個精神抖擻,備好自己的樂器,我們蓄勢待發,就看黃老師手勢一揮,看劍!

一進宜中校園,但見滿坑滿谷來自國內四面八方的戰友,樂音此起彼落,都是我們熟悉的曲子,但各隊各有一把號,有的個頭架式比我們高大,有的聲勢比我們浩大,一一從我們面前走過,但聽孩子們說:「哇!小蝦米碰到大鯨魚了!」上舞台前一刻,又見二號隊伍石門國小的家長後援會們在我們的孩子們間不停穿梭,搬運他們違規停放在後台的大型樂器,原來平靜的隊伍,稍見緊張與焦躁不安,因為我們抽到第一號出場。

8:30上台,在觀眾席上只見我們這群小綠綠(團服為綠色),個個全神貫注的等待黃老師的手勢,出招了││Re Sol La Re、豐年祭!春郊試馬、鳳尾竹!

一弓二弦的流曳優美,笛音的悠揚流暢,大提琴的沉穩嘹亮,一鼓一棒的鏗鏘有力,五指彈挑中,流出了孩子們扣人心弦的樂音,譜出了一曲動人的樂章:::在台下的觀眾問:「哪裡的?」「金門的!」「什麼?金門的!」沒錯!我們來自不起眼的金門,但我們有最起眼的老師呀!成績公佈大團88.3,優等第7,小團88.7,優等第八,不錯呀!豐年祭才練了二個多月,雖然沒有第一名,但我們的劍才磨了多少日子?來日方長,我們此行的目的,觀摩中學習別人的長處,補足自己的缺點,不做只會天天井中觀天的井底之蛙,我們要有邁出去的野心!我們要有開闊的音樂視野!我們可以行囊滿載回金門了!因為我們眉梢的汗水沒有白流,但我們不以此為滿足,聽!孩子們說:「不夠好!明年我們要再來!」不是嗎?孩子們,開竅了!

(六)感受和期許

中正國小國樂團成立於92年的冬天,成員分別來自三│六年級;每週一、三、五放學後各自到城中國樂團做分組練習,每週六、日黃老師由台北飛抵金門做分組、合奏練習,每月固定由台北聘請分組老師做個別指導。這其中的甘苦是我們局外人所不能體會的,也是令我們目睹感激的。有的老師瞞著家人每月抽二天來金門指導(因父母擔心飛機往返的安全),這樣偷來偷往已經兩年多了,就是這樣每次來回都提心吊膽當夜能否準時返家;每位分組老師來金指導皆需天未亮即出門,搭乘第一班飛機來金,當天末班回台,由六點直到夜裡十一、二點是常有的事,而鐘點費卻不高(一節八百元);酬勞不是問題,重點是什麼力量支持他們願意每月抽出這兩個週末來金教學,除了熱忱外,應該也是受到孩子們迫切的求知欲的影響吧!

而我們的孩子們又如何呢?這二年多的日子,你會看到在北風冷颼颼的冬日,孩子們不畏嚴寒在城中國樂團前的小廣場:嗩吶組的同學正逆風練習(風太大了,順風吹會吹走譜子);彈撥、擦弦組的同學分散在廣場前的每個避風口,或牆邊、或樓梯間,全身貫注地彈著、拉著;揚琴組的同學在走廊下排排坐,各組由學長姐帶著學弟妹學習,在弦與弦之間,孩子們擊出他們的旋律。在炎炎的夏日,或樹蔭下、或迎風口,各自尋找一個適合的場所;雖然汗如雨下,但他們個個甘之如飴,陶醉在屬於他們的樂章中。

沒有強迫,他們就這樣默默重覆練習,準備他們的功課(國樂);因為他們知道,老師一週才能來為他們指導一天半,時間就是這一天半,多一分一秒也求不來;唯有把握平日的自我練習,好讓老師一來除了驗收成果,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缺點與盲點加以改進,琴藝才能精益求精,達到另一層的境界;不禁想起有人消遣說:「國樂很簡單,拉拉吹吹敲敲就好了!」講這樣話的人,請有空駕臨城中國樂團前,看看孩子們的練習吧!

二年多的日子就是這樣過了,感謝黃老師這些日子以來,不畏旅途勞頓,不畏刮風下雨,不畏梅雨多霧的季節,每週準時前來指導;更感謝王金國老師每個練習的日子從早陪到晚的帶領我們,大小事一手操辦;後援會石媽媽的辛勞,素蘭阿姨的隨傳隨到;這四位國樂團的支柱,是推動我們不畏辛苦向前行最大的原動力,由於有他們在背後的執著,無悔的全力支持與灌溉,才有今日的成果!

但在喜悅之餘,不禁要深思在先天條件不足的地理環境,後天條件的欠缺師資與練習場所,(想想:三團中除了國中團因受學校支持受到較多重視,高中團二年前成立時連練習場地都沒有,每次看到高中孩子們背著樂器趕往城中,箇中的辛苦,令人感慨。想想若沒有對國樂那份執著,怎麼會禁得起如此的考驗?怎會有這份支撐的力量?怎會有今日傲人的成績(93學年度高中絲竹室內樂第一名,合奏第三名),高中的孩子們,我們敬佩你們!而國小團的成立,亦面臨同困擾,但願新校舍落成後,我們也能有一個像城中國樂團的學長姐們一樣,屬於自己樂團的小空間)。這些問題的存在,令我們擔憂,環境可以克服,但哪天師資中斷了,我們該如何自立自強,才能使這朵已漸開的花能永續展露它的丰姿?才能使海上明珠的金門除了砲聲書聲外,也能沉浸在琴聲之中?所以,我們期許這朵朵全心投入國樂的孩子們,能持之以恆,不畏艱辛向前邁進,來日能開創一個國樂飄香的金門島!國樂的孩子們,加油!

後記:謝謝宜蘭行隨團的後援會媽媽們,尤其是石媽媽、素蘭媽媽、有鳳媽媽、名揚媽媽、孟蓉媽媽、家祥媽媽、郁庭姑姑:::有妳們的參與,有妳們的付出,有妳們的支持,才能有今日的中正國小國樂團!謝謝!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