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憶戰地黨務

發布日期:
作者: 平凡。
點閱率:974
字型大小:

戰地黨務之設計是依據中國國民黨於四十一年十月七全大會所通過的政綱第五條:反攻軍事時期,為配合政治與軍事之運用,得暫設戰地軍政統一指揮機構,凡一省底定之日,恢復其正常體制之規定,有戰地政務之設計與實施,是項制度之建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創立之所謂軍政府,在實質上多有相同之處。

金門地區在民國四十四年先總統 蔣公蒞臨金門巡視,指示應配合軍事,加強金門政務,致力地方建設,翌年成立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由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兼任主任委員,政戰部主任兼任秘書長,實驗戰地政務,並頒管、教、養、衛訓詞,作為建設指針,其內容為:管-法度完整,部飭整齊,綜覈名實,信賞必罰;教-質量並重,四育兼修,變化氣質,轉移風氣;養-收支適合,努力生產,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衛-強化保甲,訓練壯丁,維持治安,鞏固國防。從此政務委員會在政府積極輔導下,將實驗戰地政務工作區分為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經濟建設、軍事建設等四方面,這種寓兵於民,全民皆兵的作為,與民眾共同努力,朝管教養衛目標,相互相成,互為推挽,齊頭並進,全力以赴,使金門地區一百年以來無論在政治、經濟、文教、軍事各方面均有顯著進步,民生由凋敝而充裕,民智由渾沌而開化。

當時有關機構為衡量軍事形勢發展之需要,預為軍事反攻前夕做一政治上之安置,特在金門馬祖兩島分別設置戰地政務委員會,原駐在金門之褔建省政府則予移駐後方台灣省新店市專司設計研究有關福建省收復地區重建計畫,其金馬之各原有行政組織亦均分別改組,此種措施說明戰地政務已由設計而到達實施的階段,基於以黨領政、以黨領軍的基本原則,戰地黨政聯繫與配合應有明確的立場,並積極主動負起領導的責任,方使黨政軍聯合作戰的理想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

關於戰地黨政聯繫的問題,在民主憲政的政治制度之下,中國國民黨當時是執政的黨,雖然由訓政的階段進入民主政黨政治的階段,但是由於中國國民黨對復國建國所負的責任,對中共敵人的全面戰爭,主觀的因素與客觀的環境均不能允許中國國民黨規避挺身而出的勇敢作為,換言之,有中國國民黨才有中華民國,此種事實是任何理論所不可能加以否定了,所以對戰地政務實施後,中國國民黨的工作態度是極其明顯的是主動的領導,不是被動的附從及不做事後追認的工作,也惟有主動的領導才能達成戰爭的任務。關於戰地黨政工作配合問題,中國國民黨既然是領導的單位,那麼究竟從那些方面去領導戰地政務的工作推行呢?當時是從政策上(政黨政綱)去領導、從工作方法上(深入到群眾去向群眾學習向群眾找尋資料)去領導及從思想上(三民主義)去領導。

中國國民黨黨務之推行,亦以適應軍事戰勝敵人為主要著眼點,其重要工作重點則在於建立戰鬥體制、保防網之佈置、鼓舞民心士氣及協力推行三民主義實踐模範縣之建設。

金門是最前方的戰區,中國國民黨的組織與活動,要與軍事政治相互配合,形成黨政軍一元化領導與聯合作戰的體型,因而戰地黨務的組織與活動方式不能盡受中央黨部現行法規之拘束,要因應當地實況與各種條件而為之,關於當時金門的環境條件有兩項應特別提出:一是環境-金門是戰區,戰地黨務工作以支援軍事為主,且金門地處前方,面對中共敵人,隨時可引起黨員們的警覺、勤奮與敵愾同仇的心理。二是條件-中國國民黨黨員成份除極少數公教人員外,絕大多數是農漁民,這些農漁民均心地純正肯為中國國民黨效命,且金門地方行政是依據戰地政務委員會組織規程的規定,各級行政人員之產生是由上級委派,沒有辦理地方自治人員選舉的紛擾,無所謂地方派系問題。

金門乃屬戰地性質,中國國民黨的組織編制則與台灣一般地區不同,黨務領導組織機構分為二級,一級是金門地區黨務特派員辦事處,相當為台灣省黨部,另一級是金門縣黨部,為統合作戰力量,這兩個省縣級組織機構實際上已合而為一,金門地區黨務特派員辦事處特派員由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兼任,書記長亦由金門防衛司令部的政戰部主任兼任,總幹事則由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兼任,充分表現了黨政軍聯合作戰的精神與功能。

在八二三砲戰過後,金門縣所有中國國民黨總黨員人數已達二仟多人,其中男性黨員二仟多人、女性黨員一百多人(戰地政務解除時黨員總人數高達一萬餘人),黨員職業在農漁民人員佔百分之四十九,公教人員佔百分之三十四,工商企業及其他佔百分之十七,;教育程度在大專程度佔百分之一,中學程度佔百分之三十五,小學程度佔百分之三十八,私塾程度佔百分之二十六。

戰地黨務的第一個要求乃是建立戰鬥體制,戰鬥體制最具特色算應能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就是它的戰鬥小組,那時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設有八個區黨部,除五鄉鎮區黨部外,另在金門縣政府、中央駐金單位及民防總隊各設區黨部,還有一個直屬區分部設在金門中學,編有二百多個戰鬥小組,戰鬥小組編組並未完全依照中央黨部規定劃分類型,而是配合民防部隊編組,就是將小組納入民防隊中,惟參加民防組織有年齡與體力強弱的限制,其不能加入民防之年老與體弱黨員,則另行編組,不能顧慮到黨員地位遠近與知識程度,此顯屬一個缺點。

但是金門砲戰以來,民防部隊之所以能有種種可歌可泣的表現,咸認為是中國國民黨黨員起了核心作用,蓋將小組納入民防部隊,黨員可以帶頭示範,組織領導民眾,符合組織群眾領導群眾,使黨員與群眾結成一片的理想要求,而且金門民防組織之各級隊長,均係由各級行政人員兼任,這些行政人員又均為中國國民黨縣區級委員會委員或小組長,如此所謂黨政軍一元化制度也就從基層上建立起來了。

當時這種為強化戰地黨務,適應戰時需要,設在民防部隊中編有戰鬥小組一百個,編入的黨員就有一千多人,佔黨員總人數的五成,這五成的黨員平時配合金門防衛司令部設在各地的金中、金西、金東、金南及烈嶼等五個守備區參加各種戰鬥演練,戰時則參加各所在地戰鬥任務,使中國國民黨的黨員在民防部隊中發揮核心戰鬥作用,戰鬥小組的戰時工作任務計有下列幾項:貫徹上級命令、作民眾示範、參加作戰工作、鼓舞民心士氣、搜集戰時情報、調查戰後災情、協助辦理戰區善後工作及交付同隊非黨員戰鬥任務等等,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的黨員在八二三砲戰中都有極英勇的表現,其可歌可泣的事蹟不勝枚舉,為顯示中國國民黨黨員的貢獻,現列舉如下:

自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發生砲戰,士氣需要鼓勵,物質需要搶運,傷患需要救護,匪諜需要防捕,這些工作非動員群眾不能為功,於是由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發起組設了一個「反共保鄉支援會」,以小組為主體,結合民眾創造下列各項功績:籌募勞軍捐款台幣二十餘萬元,在砲火連天,滿目瘡痍情況之下,籌募如此鉅款勞軍使軍中感人肺腑;搶灘運送物資六仟六百餘人次,砲火最激烈時補充的軍用物資,一到灘頭即須搶運免除損失,黨員帶頭率領民防隊員,冒險搶運六仟人次,多能達成任務;肅清匪諜使我方無後顧之憂,台灣緝捕奸諜專賴治安機關的特務人員,而金門前方偵察與檢舉匪諜則全仗民防組織,一般民眾無此警覺,則全賴黨員領導辦理,砲戰初期每次於中共匪砲發射前後,即發現信號槍彈多處,謠傳四起,經過民防迭次搜檢與捕捉,奸諜歛跡,邇後不再發現信號與無聊謠言,黨員因此接受獎勵者多人;救護傷患軍民,砲戰期中,軍民被擊傷死亡隨時發生,民防擔架救護隊員,冒險營救,受到獎勵多為中國國民黨黨員。

這種戰鬥的金門精神歷久不衰,而戰鬥小組就是承襲這種傳留的戰鬥精神而編成的,每一位中國國民黨的黨員都充滿信心地表示,一旦戰爭再度來臨,他們的戰鬥精神將會更旺盛更英勇。

中國國民黨黨員的組織與訓練是分不開的,如欲黨員與幹部能發揮核心領導力量,就須授以必需的思想與戰鬥技術,金門縣黨部在這方面可以說做得非常認真,而且極為切實有效,從參加受訓的黨員的心得報告資料當中,知道對黨員訓練毫不馬虎,不論從步驟上、計劃上以及方法上,都稱得上上上之作,對於幹部的訓練尤其甚者,每一年中先後舉辦過兩期幹部訓練,參加訓練都在二三百人,雖然是配合金門防區三民主義講習班舉辦的,但以金門縣黨部編制僅有十人(主任委員一人、書記一人、組長三人、主任五人)而經費由中央黨部按月有限撥款支應,在人力物力不足下能有如此成果,實在難能可貴。

戰地黨務小組會議,如純粹以訓練角度而言,尤其甚者應大書特書,在後方台灣各地區的黨務小組會議,很難按時開好已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不要說遲到早退無法約束,對根本缺席者亦無可奈何,而金門地區卻大有不同的,黨的小組會議,不僅能按時舉行,而且對遲到早退者亦有極為嚴格的限制規範,由小組自行訂立公約,凡遲到者一律在 總理遺像前罰站五分或十分鐘,也有小組訂立公約規定遲到一次罰台幣五元作為該小組活動經費,雖有此處分規定,但實際違規者少之又少,大都能準時出席會議。

黨務小組組長的產生不是選舉,而是由上一級黨部指派黨性堅強服務熱心黨員擔任,儘管與中央現行法令不能相合,但派出的小組長都能勝任,從他們的領導與工作績效上可以看出來。

黨務小組會議開會的方式,按照中央黨部規定每月一次例行會議,亦作有紀錄,內容也很豐富,主要的是軍民間所發生社會問題,因為金門前方是黨政軍一元化領導體制,所以社會調查案件易於處理不至於落空,實際上金門的小組集會一個月裡不只一次,有時在一天中就集會好幾次,原因這樣的,一有砲戰就要動員民防部隊,黨務小組提前集會預作研議與部署,俟民眾到齊,黨員即以身作則率先以赴達成任務,由此觀之戰地的小組會議是重行動而不尚空談,那些農漁民黨員也不會漫談理論。

另一樁值得一提的是黨員互助金設置辦法之實施,金門縣黨部遵從 總裁蔣公指示要加強黨員之間相親相愛精神,這個呼聲在台灣地區似乎成了耳邊風,但在金門地區都變成了實際的行動,金門地區也許是因為地處戰地,黨員相互之間格外瞭解相親相愛的重要性,假如黨員彼此毫無感情,或甚至於漠不關心,怎能同生死共患難呢?在金門地區隨時有與中共展開生死搏鬥的呢?黨員互助金辦法的內容是這樣的:為使貧困疾病及特殊事故之黨員獲得援助起見,除給予精神上之慰問外並酌情金錢上之補助、每一位黨員每月視其經濟狀況,酌交一至三、五元不等,由小組長按月繳交區黨部統一運用,凡因需要補助申請互助金之黨員,得填寫申請書述明事實需要,由小組長簽證後送請區黨部委員會審核,區黨部委員會依審核標準視申請黨員之實施需要,權衡發給務期其作有效之使用,解決一時的困難渡過難關,此一辦法對家庭貧窮而又遭受不幸的黨員,不論本身或其家屬患有嚴重疾病者,可由其互助金申請得到台幣五百元左右之一次醫療費,此數雖然很少,但在當時對環境欠佳的黨員卻能發揮大的作用,又如黨員家庭經濟環境較佳而遇有婚喪喜慶的黨員,亦可由互助金中酌撥若干元購買少許禮品,以表達同一小組黨員之賀意,其人情味是何等濃郁,受惠之黨員亦莫不感到無限之溫馨,這種溫馨是來自於中國國民黨之大愛。

古人所謂「禮失而求諸野」又謂「無內憂外患者國恆亡」,從金門實施戰地黨務,在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的有力領導,在前方砲戰中發揮了何等力量,有令人可敬吾佩的成效,越加證實了這兩句話的正確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