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囉!
「暑假有什麼計畫?」「要到哪裡玩?」聽到放暑假,本是一片死氣沈沈的教室,氣氛馬上為之活絡起來了。小朋友的眼睛由迷濛轉而發亮,個個本如沈睡中的一條蟲,搖身一變成了一條龍,比之聽到下課鐘聲更為精神抖擻。這個說全家要去大陸遊,那個說要到臺灣找外婆、阿姨,不準備出遠門的,也是一臉的期待,因為終於可以與自己喜愛的電視、電腦為伍,也不必天天為早起上學而與被窩作拉鋸戰,更不必為那一項、兩項的家課與老師討價還價了,這真無異是重獲自由的感覺。
看著他們那副喜孜孜的模樣,我真不知該為他們感到高興或悲哀。因為他們的童年暑假竟只有如此區區可數的事兒。待他們長大成人或年老後,能夠回憶的童年也只有電視、電腦和出外旅遊的事了,其餘則是一片空白。
現在孩子的生活經驗貧乏是有目共睹的,富裕提供了他們「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裕環境,因而造就了他們不必親自動手操作的習慣。更甚的有聘請幫傭的家庭,多少孩子養成了不必躬親處理自己周邊事物的習慣,小至洗自己的餐盤,大至疊被、整理房間,與人相處更是頤指氣使,一派千金少爺的模樣,真讓人不由得要為他們的將來擔憂起來。
大人喜歡休假,孩子更是喜歡放假。每逢放寒暑假,那種天塌下來都不能阻擋的氣勢,簡直讓人無法形容。回憶小時放暑假,炎炎夏日何處去?除了學校的返校日與打掃環境絕不缺席外,下田幫忙農事或在家操持家事,每一天都是踏實的忙著。孩子喜歡嬉戲的天性,在假期中,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一個長長的假期下來,就是一篇精彩絕倫的長篇小說,哪是現在天天嚷著無聊的孩子可想像得到的。
那時放假最令人感到愜意的,莫過於可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用過早餐,搜羅了全家昨晚換下來的髒衣服,用大臉盆盛著,先到溪邊或井邊洗滌。到那兒時,早已有一群三姑六婆在竊竊私語「咬耳朵」了。昨天村中發生的大小事,皆可從那兒獲得最新的消息報導。童心未泯的我,對那些八卦向來就不感興趣,此時溪中游著小蝦和小魚,才是我注目的焦點,所以常常「洗衣兼捉魚」,總要玩個盡興才提著溼漉漉的褲管,抱著裝滿洗好衣服的大臉盆打道回府,所幸炎炎夏日裡,褲管乾得也快,否則又要被老媽數落一頓了。
洗晾好全家衣服,這時還不能偷懶,因為還有很多的家事等著你的雙手呢!捏花生、剝玉米殼、磨麥、曬五穀、……。中午時分,炊煮中飯更需要家中每個人的幫忙,有的剝菜,有的升火,有的淘米煮飯,哪像現在樣樣有電器代勞的時代,只要一個人就可搞定廚房中的大事。祭好全家人的五臟六腑之後,總算有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貪玩的我們才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午睡呢!樹下的蟬聲正叫得聲響,我們怎能放棄這大展身手的機會呢!準備好長竹竿,再偷偷沾粘一下蒼蠅黏,那叫得最大聲的蟬,常成了我們手到擒來的獵物。捉累了蟬,在涼風徐徐的大樹下玩玩捉迷藏、扮家家酒、……,直到毒辣的太陽偏西時,老媽召喚回家的聲音響起時,我們只好收起正在興頭的玩心回家。這回可能是到海邊耙草,或是到田裡割高粱、拔花生,總要忙到日頭落山才急急忙忙的回家。因為曬穀場中的五穀正等著你去收拾,早上晾的衣服也等著你去收摺,全家的晚餐更等著你去烹煮呢!這回總要忙到全家用過晚餐後,匆忙的洗個澡,才興沖沖的趕到鄰居家去看電視連續劇。沒有連續劇可看的日子裡,那廣場可就成了我們小孩的天堂,一切「追趕跑跳碰」的節目就這樣熱熱鬧鬧的輪番上場,不到挨家挨戶的大人呼喚聲此起彼落是絕不罷休的。經過一整天如此的操勞與嬉戲,哪一個人不是沈沈入睡而作著香甜的美夢呢?
暑假時節,更是各種水果成熟的時候,野外的巴樂、葡萄、龍眼、……,都成了我們摘食的對象。沒有零食的年代,雖然巴樂是澀的,葡萄是酸的,龍眼是小顆未熟的,但那都是我們饞嘴的可口零食。抱著「咕咕叫」的肚子,爬上一棵巴樂樹,邊採邊吃,不到填飽肚子是不肯歇手下來的,所以那時的孩子個個練就了一身爬樹的矯健本領,是現在「平平路都會跌死笨豬母」的孩子所望塵莫及的。試問現在有多少孩子沒爬過樹?也難怪連西瓜是長在田裡或樹上都搞不清楚,更甭提要他們分辨什麼是米粉?什麼是冬粉了?
過去生活在貧窮年代的孩子,家中的大小事都需躬身參與,看似忙碌又可悲的一群。但艱困與惡劣的生活環境,卻造就了他們雙手萬能與豐富的生活經驗。反觀現在的孩子,環境的富裕提供了他們「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懵懂生活,看似幸福又可喜的一代,但沒有親身經歷過的生活經驗,就不容易在他們的心中生根萌芽而成為能力,更遑論待他們年老時,能成為他們豐富的回憶資產。所以孰可悲?孰不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