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民四八年「元七」那天的聯想

發布日期:
作者: 歐陽揚明。
點閱率:547

記得民國四十八年元月七日這一天,金門是一個晴朗的天氣,士農工商,各勤其務,這一天的曆日,因離去年「八二三」砲戰的期間很近,許多的戰況,尚是不甚平靜的日子,在那時候,也可以說是狂風暴雨剛過去,天氣初晴的時刻,島上的軍民,在心情上,稍為可以喘了一口氣,記得「元七」這一天,是一種微微的風,不冷不熱的氣候,溫和的陽光,沒有雨情,沒有陰影,也沒有炎熱,更不會冷。在金門是一個美麗的島上,空氣非常新鮮,若散步在沙灘,可以看到水波不興的海面,居在此地的家鄉人,原可享受天然的故鄉景,但因受了人造的災害,發生了無意義的戰亂,造成了彼此的仇恨,使居住此地的人,隨時隨刻,都要有防範,注意及時的備戰,否則,命就難保了。

考慮之中,果然發生了事實,那一天,也正好是單日,凡單日也等於是砲戰日,也是民間最警覺的日子,那天,我們民防隊,也正在集訓之中,隊伍剛喊解散休息十分鐘,忽然間,聞到對岸的群砲射過來了,猛砲射擊,島上到處都有。這時候,國軍的砲兵們,也開始反擊了,雙方彼此很認真的打,打來打去,從下午兩點鐘開始,一直打到下午六點鐘才停止。

這一天砲戰的起因,研其根源,當然是從去年(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砲戰之積恨而來之,當時中共發動用大砲攻打金門,其用意是先用砲火平定國軍之抵抗力,然後再用渡海登陸金門島,就可佔據陸地,歸他所管。但是當時駐守金門的國軍,士氣高昂,對打勝戰,絕有信心,尤其英勇的砲兵,反擊之戰,愈戰愈勇,經四十多天日夜不休之應戰,終仍固守金島。再之,又有國軍之海軍,在料灣之海戰,國軍大獲勝利,共軍之魚雷快艇失敗後,又加上國軍的空軍,以寡勝多,先後在這四十多天以內,共軍失敗到底。故在去年(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六日,共軍即宣佈停火一週,後又欲繼續停火兩週,但在期間未滿,於十月二十日(民國四十七年),又再猛砲射擊本島(金門),雙方之戰,你來我往,國共之對立,無法休息,到後來,共軍似有騎虎難下之處境,為欲設法自找下台階,即宣佈雙日停火,單日不停。民間得此消息,故凡單日,均不許外出,若有工作,亦喜用在雙日的時間,盡量趕完。

見其當時民間之工作詳情,凡是雙日時間,大家工作都很努力,遇到單日,即以在家休息,備待臨急,照顧家人,見其情景,金門的老百姓,已經是患了一種時間性的毛病,凡是雙日,大家認真工作,凡是單日,大家無心工作。除了工作有患了時間病之外,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同樣也患了很大的毛病。尤其晚上睡覺的時間,遇到雙日,可以甜睡,若零時來到,超過半夜的十二點,雙日時刻欲轉入單日時刻,大家睡眠就不安了,為什麼呢?因為單日到了,共軍的大砲,開始向金門島發射了,這時候,正在被窩裡的睡者,睡眠被砲聲吵醒了,在被窩裡,寧靜聽對岸大砲的出口聲,雖然有辦法判斷砲彈要落在什麼地方,是近是遠,一聽即曉,但大砲的方位,隨時隨刻,都會轉方向。現在的大砲彈是落在遠處,但等一下,就會轉向落在附近的地方,這種疲勞轟炸,怎麼睡的下呢?

尤其在氣候很冷的冬天,金門的民眾,很難睡好。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吃不飽,睡不好,穿不暖,那時候的冬天,金門人的生活,雙日尚可過,但到了單日,那就難矣飽。為什麼呢?因為砲聲在響,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會轉到我們的方向,這時候,心情憂憂,心理不安,無法決定,要不要起床,趕快去躲避防空洞,要去嗎?砲彈並非落在附近的地方,不去嗎?萬一方向立刻轉來,想再跑,一定是臨來不及,這時候,要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尤其遇到天氣冷的冬天,外面氣候那麼冷,被窩裡是那麼暖和,又是想多一點時間在被窩裡,也想到不早一點跑等一下會來不及的,所以就患了一種矛盾的心理病。據聞所傳,有些懶於動身起床的老阿婆,不理砲彈,繼續照睡,於睡眠中,原是寒冷的天氣,在暗暗的房間內,忽然間有一個暖和的砲彈小姐,跑來跟她睡在旁邊,因身上很熱,起床一看,原來是一發無爆炸的砲彈。

住金門在砲戰的期間內,常聞奇奇怪怪的故事很多,有一次,有一位阿婆很信佛,睡中作夢,有一個人來告訴她,你的床和房門壞了,醒來一看,果然砲彈不爆炸落在她的房間裡與她為伴,這可能是神的保佑而得平安。

從民四八年「元七」那天之聯想,金門人常遇到該死而沒有死,這可能也是人稱「金門是佛地」,致所獲之護,有神之保佑,危必過劫,戰必得勝。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