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生病了

發布日期:
作者: 水鈴。
點閱率:525

一、第一種病

回到金門後,內心常有股衝動,就像心裡面裝滿了海水,不停的翻攪湧動。剛開始是暗潮伏竄,只在寂然一人的時候發作。後來甚至在人潮熱絡的地方,也會覺得彷若海水倒灌,內心,洶湧得難過,常有淚水欲湧泉而出的衝動。

以為病了,可到也沒什麼發燒、流鼻水或頭痛之類不舒服的徵兆。只是常覺得煩悶,煩悶的我不想與人說話,只想躺在床上蒙頭大睡,可是卻又睡不著或者睡不安穩。「那麼,或許是精神疾病吧,也許是:::」從朋友欲言又止的神態中,我想他們一定想說也許我得了憂鬱症吧!因為看我常限於濃度不明的鬱悶黏液中。好友遂以哀戚的眼神替我禱告,但禱告的語氣又隱隱約約流露出一點心虛與不確定感!因為見我言談間並未顯露出悲觀厭世的端倪,更沒有把一些心愛或特別珍重的東西送人的跡象。終於,一位慈眉善目、臉上長滿智慧皺紋的長者忍不住開口說話了:「我看你還是去看個醫生,總比在胡猜亂想中嚇壞了自己好吧!」

雖然對醫生沒什麼偏見,倒也沒什麼好感,也許是「白色巨塔」或「醫生現形錄」之類的書看多了吧!並不是很相信醫生。懂事以來,每回身體不舒服,就以意志力來對抗病魔,每天自我催眠:「老兄,別裝病了,趕快幹活了!」說也奇怪,病就常常這樣不藥而癒了。但這此次似乎病得太久,也沒有精神想要自我催眠或自我激勵,也或許是乖巧的我仍有一點敬老尊賢的傳統美德,好歹老伯伯也是關心我。「不要讓關心你的人擔心」這是做晚輩應守的禮節吧!

「來,嘴張開。」「嗯。」「我量一下體溫。」「嗯。」醫生的眉頭不由得皺了一下:「你有沒有不舒服的症狀!像頭昏、頭痛、流鼻水之類的?」他很用心的說了一堆,而我的頭卻有氣無力的搖,當我搖得快斷掉的時候,突有一個念頭在迴盪!我想這醫生一定沒中過樂透彩吧,因為沒一個症狀猜中!也或許是我看錯科了!終於,我把那奇怪的症狀一五一十的告訴醫生,醫生也終於若有所思的說:「很抱歉,我無能為力,你應該去看心理醫生才對。」

金門哪有什麼心理醫生?再算算學校上不完的課,要請假到台灣看病,真得比登天還難!老師真沒什麼生病的權利,好在未出現什麼呼吸急促、心臟衰竭、心智不清的致命現象,想想還是等放暑假再去吧!

而這奇怪的病症似乎已決定在體內常住,總三不五時的大打水仗,大聲呼嘯,而日子仍舊要過,終於「不服輸」的個性甦醒了,決定好好跟這怪症狀擊鼓打仗,就像對抗身體其他症狀一樣,我決定做自己最好的醫生,找出這浪聲洶湧的原因,觀察這波濤停止的時刻!

有一天晚上,「奮筆疾書」般的寫完心情札記,忽覺得神清氣爽,內心風平浪靜,還有幾艘古色古香的木筏在心湖悠遊,之前的大風大浪不知何時已銷聲匿跡了。不敢置信般,我傾耳靜聽,嗯,絕對不是自己耳聾,因為聽見屋外幾隻野狗在接力低吠。而那一晚,覺,睡得特別香醇。

慢慢的發現,當遇到熟悉的景物,似曾相識的人事,內心就有一股感動如一波不可扼制的潮流,而當有時間把這喧嘩水分子化成文字時,他們就會像水蒸氣般慢慢的消失無蹤!「哈」我擊掌一拍,困擾已久的問題終於找到解答了!

原來,對於原生的金門,對於離開了七年又再次相逢的家鄉,心中的情感不知何時已漸次發芽成長,且經過在外求學、工作的歷練之後,這情感被磨練得更為強壯高大,且更根深蒂固。所以這次回來,對於故鄉有更多的珍惜與感動,也更容易觸景生情。一事一物、一草一木,就像知心的好友總能喚起我無窮的回憶與遐思。而治療這鄉情、這常氾濫成災的感情,文字是最有效的良方,它讓情感找到了出口,得到了疏通,有了歸宿,反更能灌溉沃野良田。

所以,現在我已很少因為感情的激流而造成暈眩,因為我寫作,我正長期接受文字的治療中,一種甜蜜的治療。

二、第二種病

「最近生了一種好奇怪的病哦!」「什麼病?」你焦躁的問。「就覺得整個人很不舒服,飯吃不太下,覺也睡得不太安穩!」「有沒有去看醫生呢?」「想是想啊,可是醫生回家過年了!」「沒有別的醫生可以看了嗎?」「嗯,小島上哪有幾個醫生!」「從麼時候開始有這症狀呢?」「就和你分開後,喉嚨開始不舒服,眼淚也常不自覺掉下來!好像有一塊石頭時時壓在心上!哽在喉中!」「不行,你一定要到台灣來看醫生!」「可我要工作啊!」「工作怎比得上身體重要啊!」「不行,反正不行啦!我想應該沒什麼大礙的!而且好奇怪,聽到你的聲音忽覺得舒服多了!」「嗯,你這固執的小女孩,我看非得請個假帶你過來才行。」「你太多心了,真的沒什麼,我朋友說只是『相思病』罷了。」「:::」

「你怎麼了?」「我在想愛情與麵包何者重要?」「拜託,你是哪一朝代的老人,還再想這麼八股的問題!不過,說真得,我蠻喜歡吃麵包的,鬆鬆軟軟的、香酥潤口呢。」「你這個小淘氣,真拿你沒辦法!」「可我寧願選擇愛情,那滋味不是麵包可比擬的。」你又沉默了。這一次,更久。

我實在不想這樣逗你的,或者說是為難你。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沒有辦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和我一樣,都想早一點在一起。但還有很多現實面需考慮。因為你是長子兼長孫,傳統的壓力太重,你是不可能離開家鄉到這來工作的。而我因為唸書與工作的關係,也不可能在這兩年內離開!所以我們注定彼此聚少離多,而只能用相思來澆灌。

或者,這兩年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若走過了,或許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大獎勵吧!

三、治癒中

 或許,我並不是一個十分健康的人。在台北時,也患有一種叫「鄉愁」的病,以為回到金門,就會變回一個健健康康的人了,如童年那個活蹦亂跳的小女孩。而毅然決然回到了故鄉,「鄉愁」雖然不藥而癒,但馬上又被一種叫做「鄉情」的病菌所感染。後來,又患上了「相思」這種藥石罔然的病。叫我怎應付得來!

初時,也只能自我調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把孟夫子的話請來自我安慰一番,期望以大丈夫的豪氣來掃蕩弱女子的自憐自艾,到最後卻發現這只是自欺欺人的技倆罷了!因為那終究不能說服自己那多愁易感的個性!

再後來想想,既然現階段的環境難以改變,就改變心境吧。把生病當作一種修行,將一些老掉牙的話,如「快樂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拿來不斷的溫習演練,反覆吟詠,倒也慢慢想開、想通了不少。

日子總是要過,為何要過得如此拖泥帶水!終日愁眉苦臉可是很容易變成醜女人的(哇!終於找到最有說服力的一句話了!)所以,就學著以坦蕩的心境來面對一切、寬心點吧!

其實分離何嘗不是件好事。久病初癒的人往往較能了悟人生,更珍惜康復後的身體與失而復得的光陰。託「鄉情」病菌的福,讓我的心思更敏銳,更能細察生命中的每時每刻,並學著把這些感動化成文字,或者與人分享,也是件浪漫的事;也多虧了「相思病」的幫忙,讓我更能珍惜與身邊的人相處的每一刻,不限於愛人,親人、朋友、或是可愛小朋友,一樣重要。總是告訴自己,願他日回想時,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都是甜如蜜的。

「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失之間,我正學著以滿滿的感激回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