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甘仔店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黃鈺。
點閱率:614

暑假二個月,侄兒輩們除了吃飯,大多時間在自個兒房間上網、討論、遊戲,很少和家人有互動話題,天氣炎熱躲在冷氣房玩電腦,是現今大部份學生的活動、娛樂,網路是他們的世界,有時吃飯時間要三請四請才慢慢下樓看見他們不悅的臉色,正和我們小時候一樣,只是場景不同。

六○年代,上小學,最高興是放暑假,那時候家家戶戶大都有六、七位小孩,還有更多呢?全村在放暑假期間最是熱鬧,尤其村中點是活動中心,有三家甘仔店更是我們的天堂,不用特別約同學,一大早老闆娘坐第一班公車回村時,會用手推車推往路口,再將貨載回店裡補貨,這時貨還來不及整理,門口已有很多人在等(早期交通不發達要前往金城很難得,而且叔父輩們也沒交通工具,一天又要忙農務、到金城除了寄東西,或存、提款、還是買農具外不會特別前往且坐公車單程六元),說也奇怪三、四家甘仔店賣的貨物大多不太一樣,比較不會有競爭,圓嫂是賣麵條、麵線為主,飲料類次之,而輝嫂是賣油類為主,家庭廚房用品,貢嫂賣的大多是小孩子的玩具,而整間店門口擺滿了再抽、糖果、口香糖,出出入入門口都是學校生,好不熱鬧。

甘仔店(是早期鄉村阿嫂為家庭收入而開設,店面比雜貨店小因資本少,要長期補貨營生是村裡叔父輩休閒活動場所)而且像自家人一樣,東西可以先拿,有錢時再結帳,一大早甘仔店主人會泡好茶,而在農閒時,叔父們便抽根菸前往店口從早坐到晚,有時吃飯時間還會要老闆娘煮些麵,吃一吃傍晚再回家,常常家裡的堂弟們會奉媽之命到甘仔店叫爸爸回家,當看見叔父們喝得高興,隨手拿一包王子麵或口香糖給堂弟,我們就有口福,如果瘋心(早期媽媽常罵孩子玩瘋的口語),小孩也跟著爸在店裡不回家,而忙完家事的母親便一路生氣放下手邊未做完的工作跑去甘仔店,當看見老闆娘笑口時,又忍著胸口氣,輕聲說快回家吃飯,大人們才不捨的散了,想一想甘仔店真像現今的電腦會迷住人的。

甘仔店也為鄉村帶來了便利、娛樂、口耳新聞談話家常,其功勞之大,每位老闆娘天天笑口常開,泡茶,後來有電視時更在店口擺一台電視機,更吸引著孩童們,有了電視後話題更多,生意更好,早期較苦的人家,甘仔店的東西是可以先拿,更是救急場所,老闆娘的熱心、笑容、客氣不但吸引著叔父輩,更因為她的用心採購新品,讓我們了解市區一些新玩具新玩法不致住在鄉下而跟不上金城區的新品,還會介紹金城那幾家玩具行,尤其太空玩具店是貢嫂常簡介,也要我們有空多到城區走走,看看遙控大車,會說話的布偶,那些是進口很貴的,而且還有製造冰淇淋的冰箱,手一按冰淇淋一杯很大杯,不像推車用筒裝的一球一球而是長的有花邊的,經過貢嫂一講,真是心動想往城區見見呢?

退休了再回到兒時住家,甘仔店大門已用水泥磚封住,站在門口往日人物一一浮現,只是無法追回,甘仔店已因時空,而不見了,貢嫂也過世,發哥、黑皮也走了,門口、村也冷清了,當時孩童也遠離了生長的地方,心裡回味著甘仔店帶來童年的歡樂,帶來村民的情感、向心力。如今功成身退,同年齡鄉下的我輩(五○年代)您生長在鄉村的每一地方是否有自己快樂時光的甘仔店,讓您再走到甘仔店口時的一種失落感,而今科技發達,小孩子整天在電腦前爸、媽的叫聲吃飯了,像不像過去在甘仔店媽媽喊著吃飯了(叫聲相同)地方場所改變了,有空可以帶孩子逛逛鄉下關門已久的甘仔店,訴說小時那年代的童年再一次和小孩體會甘仔店的故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