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媽媽
據說,我的人格特質很適合幼教這個領域,因為,我對孩子超有耐心,也常保童稚之心,更喜歡與孩子互動,只可惜一直未能在這個領域發展,所以,在我家第一個小外甥女來報到後,每個假日,只要沒有安排活動,我都要急急忙忙的由台北趕回苗栗,回家給小外甥女當大玩偶,陪她散步唸故事,看她聽得眼睛發亮,我都要滿心歡喜,心想有小外甥女讓我練習,以後我自己當了媽媽,肯定會是個很棒的故事媽媽,我會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像她的媽媽小時候一樣,讀幼稚園開始看國語日報,長大了,讀小學開始就自願管理學校圖書或當義工,每個學程都努力的借閱學校圖書館的書籍,那種悠游在書海的樂趣,何等快樂美麗。
在女兒五個多月大的時候,某個美妙的清晨,做媽的起床拿開水要給小寶貝喝,她也在同時醒來用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我,字正腔圓的喊著:︻馬麻!︼同個房間睡覺的妹妹和外勞,全都驚醒過來,無法相信怎麼這麼小就知道娘親是誰。這一聲︻馬麻︼彷如天籟般打動我這個假日媽媽的心靈,也讓我愛說故事的人格特質又再蠢蠢欲動,我開始拿故事書唸給她聽,說者口沫橫飛,偏偏聽者完全心不在焉,雙手一揮,食指一比,天天都想出門探險去,傷心的媽媽發現孩子不愛看書,沮喪了好一段時間。後來看到某位知名的親子專家,他要孩子長大後的回憶裡,記得父子之間共有的記憶,不是父親臭著臉罵孩子不做功課,而是從書本之外,去尋找學習大自然的豐富知識,因為,大自然就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叢書。看了專家的文章之後,我轉念一想,孩子有孩子的興趣,所以,何必強求呢?
假日,帶著孩子到外婆家旁的私人千頃花園散步,就成了母女之間最開心的事。春天,綿綿細雨撒落在櫻花樹上,輕風拂過,櫻花雨漫天飛舞,髮稍衣襟有花瓣的香味,傘內的世界,是母女的悄悄話;初夏,鳳凰花開,燃燒似火焰;仲秋,柚子花香,清淡隱約;隆冬,聖誕紅盛開,恍如張開雙臂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這個花園,每個角落都有我和孩子的足跡與歡笑聲,也成為孩子童年的一部份。
孩子兩歲多,自己決定要和爸媽一起住。做媽的人下定決心,要讓她真的了解閱讀的樂趣。初時,媽媽說著故事,她滿屋子跑,下個階段,她拿著玩具坐在媽媽身邊,假裝自己正在辦家家酒,後來,她發現坐在媽媽身上聽故事,感覺更棒,把媽媽的大腿形容為:媽媽椅,還回外婆家炫耀這檔事,喜歡逗她玩的阿姨們笑她:︻妳的媽媽椅不夠舒服,阿姨媽咪椅又大又柔軟,坐起來才正點。︼屈居下風的女兒,聽完後發現媽媽果然沒有阿姨們那麼多肉,比輸了,乾脆趴在我膝蓋上好一會兒不說話,做孩子式的無言的抗議。
果然應了俗話所說︻言教不如身教︼,小寶貝終於愛看書了,每天睡前不說上三、五本故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當我心裡暗自高興之時,也開始發現問題大了,因為,風向星座的她,一本書看個兩三天,就沒興趣再看,所以,當家裡所有的童書都看完之後,我開始從公司圖書室借書,一段期間後,發現公司圖書室的童書全都被借過,女兒動腦筋到幼稚園的圖書,在老師誇獎她愛看書的同時,做媽的人很煩惱的回答:︻家裡、公司的故事書都讀完了,看來可能要花些錢買新書了。︼老師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我:︻蜜蜜媽媽,我們這附近有市立圖書館,妳不知道嗎?︼我的天哪!住到這個社區六年來了,住家附近有什麼好康的都不知道。是夜,飯後母女散步來到圖書館,女兒看見藏書豐富,忍不住拍拍手,然後,爬上小板凳就自己挑書,看了喜歡就拿給媽媽要說故事,聽到開心處,還要開心的歡呼,管理員趕緊過來示意,別吵到正在看書的其他愛書人。做媽的人趕忙借書證辦了,請女兒把書找好,母女倆可以回家悠閒的說故事。
住家附近有故事屋(女兒對圖書館的暱稱),是件超超棒的福利,可是故事媽媽每天睡前的故事時間就會拉很長,白天可能在公司話說多了,晚上一開口,發現喉嚨啞啞的,只是,睡前的故事時間還是不能省,最後,學聰明了,房間裡看得到的故事書,絕對不超過三本,當我累極睏極,拜託孩子的爸爸代為說故事,女兒竟然脫口而出:︻我想聽媽媽說故事,媽媽的口水比較甜。︼老公一聽,忍不住搖搖頭,因為,這麼小就懂得甜言蜜語哄媽媽,長大後,把爸媽騙去罵,說不定爸媽還要幫忙數鈔票呢。這一句話,就讓故事媽媽像喝了提神的咖啡,立即精神百倍的說上千遍也不厭倦。
這一天,說完︻嘉慶君遊台灣︼的故事,女兒好奇的問起為什麼嘉慶君喜歡吃柚子,孩子的爸立即剝了剛買來的柚子,讓她頭戴柚子帽,嘴裡吃著甜美多汁的柚子,看小丫頭吃得眉開眼笑,做爹做娘的人滿心歡喜,因為,平常只吃蘋果、水梨和櫻桃這些水果的寶貝,因為看書,又肯多吃一種水果,所以,故事媽媽很開心,看來以後挑書得多費些心思,讓這個偏食的孩子多看些與食物相關的書籍,肯定讓孩子除了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也能不偏食的成為營養均衡的健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