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勤沐春風樂施化雨

發布日期:
作者: 謝炳南。
點閱率:622

─參加金沙國中建校四十週年慶有感

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為金門縣立金沙國民中學建校四十週年校慶,渥承鄭校長啟超的柬請電邀,和張主任金福兄兩度長途電話邀約,並代訂機位,言誠辭懇,至表榮幸,筆者早在一月前,擬返金門對三合一選舉(縣長、縣議員、鄉鎮長)投票,已訂十二月一日十一時十分,遠東航空機票,因趕不上校慶大會,故改乘立榮航空早班機返金,八時十分抵達尚義機場,先至新市辦理私事,直向張主任報備行蹤。九時三十分,乘車到校,乍見校區國(校)旗飛揚,佳賓蒞止,同學們來往穿梭,一片喜氣洋洋,鄭校長和主任老師們都在穿堂迎迓,握手寒暄,乘電梯到達校史館。

四十年的歲月,經歷任校長的精心擘劃,老師們的辛勤教導,政府大力支持經費,原有校舍教室,已改建為四層樓房,且裝電梯,美輪美奐,好生羨慕,在校史館中,筆者第二任校長肖像懸掛在列,有人說:老校長相片換張彩色的,我說不必換,因雖是黑白的,但當時三十幾歲攝的照片、英姿煥發,兩眼炯炯有神,事隔三十八年,頭髮稀少了,額上皺紋多些了,眼套微垂了,已瀕「老態龍鍾」垂暮之年。豈不自曝醜相,彼此會心莞爾一哂!前總統府秘書長張群(岳軍)說:人生七十才開始,且有一則笑譚,一對父子對年齡的對答:「兒說:唉!年齡二十五,年破無人補(意想結婚)。父答:若要有人補,再等二十五,兒又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焉有五十娶妻兒。父答說:「彭祖年齡八百歲,五十還是小孩兒」。(彭祖,唐堯的臣籛鏗,善導引行氣,對於大彭,活至七百六十七歲,一說八百歲,為上古長壽的人)。

金沙國中建校四十週年,四十歲生日,四十春,四十秋,四十春秋,四十寒暑,皆稱四十年,可見我國詞彙之美,一本多綱,四十年,四百八十個月,一萬四千六百多日子裡,如再以時、分、秒計算:::凡經走過,必留痕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四十年來教育培植七千多位的畢業校友,就是校歌中「孜孜勤沐春風」,經過近百位教師的教導訓誨「諄諄樂施化雨」校歌中的精華所在。

校慶慶祝大會,於上午十時揭開序幕,由現任校長鄭啟超主持,蒞臨貴賓有縣長李炷烽、中國國民黨主委林國平、入籍金門的國際名詩人鄭愁予、文化工作者楊樹清、名版畫家李錫奇、歷任老校長筆者、王添富、翁志勵、王世宗、前金中校長蔡世炎、前烈嶼國中校長梁宗傑、全縣國中小校長、家長會黃會長、校友會張會長、縣議員楊應雄、金沙鎮長黃奕焮、鎮代表李麗貌等。鄭校長在致詞中略述建校歷史,感謝老師的辛勞奉獻,校友傑出的表現,在校同學的努力求知、家長會、校友會的協助。繼由縣長李炷烽頒發傑出校友陳順德、張峰吉、楊天厚、鄭瑞堅、林興財、鄭永炎、黃炳中、李麗貌、陳天順、陳永東、李招譽、黃種財十二人,李縣長在致詞中,自謂沙中校友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七月,曾在沙中唸國一一年,很榮幸參加校慶,過去校園景緻,學黌生活點滴,令人動容啟人深省。

在來賓致詞中,名詩人鄭愁予,道出創作的心路歷程,並頒獎傑出校友蔡流冰、楊美珠、黃平璋、葉媚媚、黃碧含、李金輝、黃書猛、李金贊、許萬恭、黃逸鴻、林榮泉、楊意金十二人。繼由校友會長張輝明致謝詞,參與母校校慶,特別感動,看到母校進步,對母校存有感念之心。再由鄭校長頒給資深員工紀念獎、服務滿四十年王世昌,並由其夫人陳麗玉女士,現任金湖國小校長,上台獻花,給予一記香吻,使王組長右頰留下胭脂唇痕,博得滿堂笑聲,可見夫妻鶼鰈情深,倒是世昌兄有點靦腆。滿三十年楊延文主任、張金福主任、鄭藩江主任、張秀治小姐,滿二十年黃奕木組長、何佳在組長、許嘉和老師、楊玉嬌小姐十人。承鄭校長啟超、張主任金福之邀,筆者亦上台頒發捐資興學獎,計有陳永東、張輝明、陳雅商、黃明忠、陳木壽建築師事務所、岩輝營造有限公司、補校第二屆同學等七人。並即席致詞。回顧過去四十年,「篳路藍縷」的艱辛歲月,到今天校黌煥新,新校舍巍峨堂皇,禮堂、體育館、游泳池、科學館、教學大樓等硬軟體設施齊全,非四十年前可比擬,感謝歷任校長的用心,教師們的愛心,校旗(徽)鑽石代表沙中的發亮,校歌歌詞之含義,語言亦莊亦諧,博得熱烈掌聲,使筆者感動莫名。在程序進行中穿插有祥龍獻瑞、舞蹈、歌唱,尤其由謝錦華師一曲「月琴」,令人迴腸,震溫不已,最後唱校歌終場,歷時一小時又四十分結束。

餐會於十二時三十分,設陽宅群英樓舉行,讌開七大席,到場貴賓,有國中小學校長、老校長、歷屆校友,全校教職員工、歡聚一堂,由於鄭校長的盛情,場面溫馨,校友頻頻前來敬酒,聲聲老校長,句句校長好,笑靨可掬,摯情可感,令人融會在歡樂氣氛中,頓生欣忭和慰藉,酒酣耳熱中,師生感情,人際關係,沒有距離,沒有代溝,這是教育最大的收穫,滿足感永記心田,願從事教育者勉之,餐會在歡聲中離去,互道珍重再見。

回顧民國五十六年八月,筆者出任沙中校長,時年三十三歲,雖非教育科班出身,但憑一股豪情,想把學校辦好,無負長官任命,無忝父母所生,無負家長付託,無負地方厚望,以『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一樂也,父母俱全,兄弟無故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人生有三樂,可謂心安意足,夫復何求?現事隔三十八年,歲月催人老,馬齒又徒增,兩鬢少許白絲,大家稱我「老校長」,凜於事實,欣然接受,正如我在大會致詞說,老校長,我也曾年青過,余任校長時體五十三公斤,退休後,週休七日,體重增至七十公斤,且顯出啤酒肚,常自嘲「事能知足心常樂,人至無求品自高」。俗諺云:「人家騎馬我騎驢,自比別人我不如,後面還有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又云:「屢次修書為著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勤人知足常樂,凡事看開點,諸君以為然否?欣見歷屆畢業校友,不論從事士、農、工、商、政、教、軍、醫、科技、民意代表等,皆有傑出表現,頗有青出於藍勝於藍,長江前浪推後浪,代有新人換舊人。這就是天下父母心和教育者,共同冀求的願望,此次返金參加沙中建校四十週年慶,是一趟有意義和愉快的旅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