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烽火煙硝———峰上軍魂

發布日期:
作者: 蔡容英。
點閱率:496
字型大小:

一、心序

  那殘存的一道牆 ,鎖住時間的記憶::。聽浪濤陣陣鼓動奔騰急噪的決心,要登上巨石上的那一道牆,岩脈高低起伏,身貼壘石而上,往下瞄看那巨石彷彿為我護衛,支撐著打開封印,讓光耀榮視。

二、歷史的記憶

峰上那山頭上埋藏居民的身世,我從那裡來?為何世代守護此地?那面僅存的牆是唯一留下來的證據,滄海桑田。話說明洪武年間因倭寇,乘東北風而侵襲中國沿海,而正值北方元人平定,命湯和於浙江設衛所,築城守禦,當防務完善轉命江夏侯周德興往福建主持防務設金門所因應誕生,另立峰上,田浦、官澳、陳坑、烈嶼等巡檢守衛著,防著乘風而來倭人,煙墩烽火,嗅著狼煙傳遞緊急軍情,::倭人來襲。

三、築城方列

  城可擋千萬軍,軍從何而來,當時所需廣大軍戶,是在福建沿海,施行三丁取一,世襲軍戶,代代守衛不得抗命,峰上軍戶大都由晉江募集而來,開石成條,採用一丁一皮,分二成層,城牆中心改填夯土,敲捶而成,篳路藍縷,限時完工,時值洪武二十四年 。

四、海上盔甲

馳騁海上觀,武士盔甲狀如山。

城就築在巨石上,城牆的石條還遺留現場,它在日本時代和國軍轉進構工毀壞,現在只有剩一面牆,殘存的軍魂將鎖入這牆中世代守護,保護此疆界。

(這文中強調的一面牆,現在還存在,在幾年前初探峰上巡檢司因為位在軍營之中,不得其門而入,只容白髮老者用口述記憶去描繪出在二○年代的樣貌。

老者道出只剩一牆面,故在指引下我冒險由海邊登上如盔甲般的巨石,沙灘上部滿雷區字樣,拿出最大勇氣在地雷中找著巨石的間縫,往上登爬。抖著雙腳、心跳加速,往下一看,更是胡思亂想,會不會滑下跌落,浪花激起又再次登高,捨我其誰?要找出答案。在順著前者路跡和路上故意放置石英石指引下,穿過木麻黃樹林去尋找遺跡:::。我找到答案嘛?重要嘛?其實現在重要的是老者的生活經驗,和對地方的變遷,以及存在腦中的記憶是我們要掘起並守護的寶藏對於老者逐漸凋零,及時為他留下記憶的軌道,幫助後代對傳統生活記憶轉成不滅的神話,相較而下更為重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定要把握美好相處時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