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二度返鄉書展記

發布日期:
作者: 洪啟義。
點閱率:707
字型大小:

筆者承金門李炷烽縣長之邀請作第二次返鄉書法展覽,時在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六日至三月三十日距第一次返鄉書法首展已經過了十載春秋矣!覺人生有幾個十年可過。筆者學書也晚,其間雖然在台也曾經舉辦了幾次書法個展,深深體會到書藝造詣之艱難,此路走來既艱辛,但總不能中途而廢,惟有勇往直前,「凡寫過的必留下墨跡」此次展覽荷蒙金門縣文化中心主任張春傳,金門縣前書法學會理事長張奇才鼎力促成,佈展期間又承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傅子貞、及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暨總幹事洪明燦率會員多人全力支援。金門縣立文化中心組長黃國泰義務製作「洪啟義返鄉書法展」巨型字牌,還有游佳容會長領導的「清靜茶道藝術研究會」一行八人專程搭機前來祝賀,表演「四序茶會」茶道藝術,開地區茶藝發揚之先河。九十一年歲次壬午馬年,適值筆者六秩賤辰之期,又為本命年,此次書展對筆者而言別具意義,特備有朱砂馬年書法作品百幅於開幕時現場贈送來賓,以答不棄之遇,經各報媒體展前之大幅報導,收到廣大之效果。

三月三十日開幕當天上午十時李縣長親臨主持開幕茶會,福建省主席顏忠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門委員陳清添(專程蒞金指導,陳君為鄉彥,在台即對筆者極為眷顧,此種情誼實銘感五內),金門縣立文化中心代主任黃國泰、金門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傅子貞、金門縣書法學會前任理事長張奇才、現任理事長陳添財、金門縣政府人二室主任陳炳仁、金城國中校長楊清國:::等貴賓光臨指導並分別致辭勗勉有加。開幕後由筆者引導長官、貴賓入席觀賞「四序茶會」之表演,一面品茗茶香,一面領略我茶文化藝術之精奧,讓座上賓讚嘆不已,也讓這次的書展交織出茶香與墨香,隨後筆者導覽觀賞各體書法作品,並詳加說明內容及代表的意義,均能獲得貴賓們的贊同。

各界來賓、故舊、親朋好友蒞臨觀賞者至為踴躍,祝賀花架、花籃、盆景列滿整個會場,宛然是一次花展,配合書展、茶藝表演氣氛融洽到極點。除瀏覽書法作品、品嚐茶香,又能獲得馬年紀念作品,如此互動皆大歡喜,筆者為報答觀眾,又於三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下午二時至四時舉行現場揮毫及摸彩活動,來賓均可參與摸彩,既可觀賞書展,又可獲得作品紀念,可謂一舉兩得。本次活動亦蒙媒體的報導,因而又造成另一波參觀人潮,得彩者其中不乏是來金觀光之人士,順道而來,不亦樂乎,直謂不虛此行。

筆者應邀返鄉舉辦書法展覽期間荷蒙各界賁臨指導,或寵賜賀辭或賜贈花籃花架、或登報祝賀、或賜宴款待、或贈與禮物、並蒙各新聞媒體暨名城有線電視不棄大事報導,雲情高誼,銘感五內,因未能一一踵謝,無以為報,惟有謹藉報端刊登「銘謝啟事」一則,聊表謝意。

筆者趕在書展前印製︽書法集︾一冊,彙輯十年來書法作品之成果,自序中從不敢以「書家」自居,絕非為附庸風雅或炫耀什麼!純為紀實存念而已,此是真心話,也將此冊子作為書法展之獻禮,報答師長之教導及分享貴賓、同道、故舊知遇之恩。以次摘錄一些書展之精要作品存念,而已印製於書法集圖版者,則不再贅述,係在作文字上之記述,作品取材內容,要皆闡述古聖先賢文辭,以為後人效法。

碑禮︽文信國公正氣歌︾長卷、隸書︽前赤壁賦︾頁冊、隸書︽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說阿彌陀經︾等四部佛學經典,︽拾穗集︾(散文集)、︽書法集︾。(因內容文字過多,本文不予載錄。)

隸書蔣治平撰︽處世箴言︾橫幅:

「人生在世,頂天立地,忍勞耐苦,服務社會,貴盡忠孝節義,尤當熟讀二十字真言:『忠、孝、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作為人生守則,養成做人道理。此真言內容,包括五教、聖賢、仙佛教人濟世之精神,即所謂天地正氣高大無比,人人能力行字義,可化戾氣為祥和,而有益於個人和群體。人人能有恆早晚誦讀百遍,及時反省,充實正義,亦以此造福社會,光大人生,培功立德,做事平安順利。」

該篇詞句精煉易懂,可為警世好文章,筆者並印成複製品,分贈十方,廣結善緣。

臨︽黃山谷松風閣︾行書八屏

  「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

我來名之意適然,老樹魁梧數百年。

斧斤所赦今參天,風鳴媧皇五十弦。

洗耳不須菩薩泉,嘉二三子真好賢。

力貧買酒醉此筵,夜雨鳴廊到曉懸。

相看不歸臥會氈,泉枯石燥復潺湲。

山川光暉為我妍,野僧旱饑不能饘。

曉見寒溪有炊煙,東坡道人已沉泉。

張侯何時到眼前,釣台驚濤可晝眠。

怡亭看篆蛟龍纏,安得此身脫拘孿。

舟載諸友長周旋」。

篆書四言橫幅

「進德修業」

此作以石鼓文筆意書成、書體高古雅潔,氣勢雄渾,甚為自得。

隸書︽節前涼張天錫句︾中堂:

 「吾非好行,行有得也,觀朝榮則敬才秀之士, 芝蘭則愛德行之臣,睹松竹則思貞操之賢,臨清流則貴廉潔之行。」

此作品筆者喜其文學內涵,勉人作君子之潔行也。

隸書︽清項德純論書語︾十二屏:

「大率書有三戒:初學分布、戒不均與欹;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終能純熟;戒狂怪與俗。不均且欹如耳目口鼻窄闊長促,邪立偏坐,不端正矣;不活與滯如土塑木雕,不說不笑,板定固窒,無生氣矣;狂怪與俗如醉酒巫風丐兒村漢,胡行亂語,巔仆醜陋矣。」

「學書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則點畫不混雜,整則形體不偏邪。次要溫潤,溫則性情不驕怒,潤則挫折不枯澀。三要閒雅,閒則運用不矜持,雅則起伏不恣肆。以斯「三要」並前「三戒」,慎思篤行,未必能超入上乘,定可為卓然名家矣!

  此論書語實為吾輩學書者不可不知者也。

篆書︽明丁一中題金門太武山詩︾四屏聯:

泉南萍跡遍群山,太武山由來尚未攀。

此日乾坤一俯仰,浮生身世幾間關」

碧池浸月諸天淨,白石眠雲萬慮閒。

獨坐翠微空闊甚,夕陽吟嘯不知還。

「奇勝誰登絕徼山,嶙峋偏自愛躋攀。

蒼波四面浮瓊島,青璧千重護玉關。

北望五雲天闊遠,南瞻萬里海濤間。

令威舊識蓬瀛路,便擬乘風駕鶴還。」

  詩勤石於金門太武山,讀來如身歷其境,詩以楷體題石,有碑刻拓片,清晰可觀,筆者以小篆書之,略有自家面貌。

草書︽大陸尋奇序曲辭︾四屏聯:

  「風雨千年路,江山萬里心,秦關月,楚天雲,無處不是故園情。紫塞三春猶飛雪,嶺南四季花似錦,九曲黃河怒濤湧,長江三峽一舟輕,更有那桂林山水,恰似人間仙境,敦煌月泉外,沙漠起駝鈴。」

  中國電視公司有大陸尋奇節目,此序曲辭為黃瑩所作。描敘錦繡山河、故國風情,迴腸盪氣,民國八十五年時筆者尚未曾到過大陸,一心嚮往,無時或釋,為每週必觀賞節目,聆其序曲,權充故國一遊,因書其辭,聊舒胸懷於萬一耳。

碑體︽王勃滕王閣序句︾條幅: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自天撒下和天邊的孤鶩自下而上,如同一齊飛舞,而秋水碧而連天,長天空而映水,不分天地也。

咸淳二年,閻伯嶼為洪州牧重修滕王閣,九月九日宴賓僚於閣,欲誇其婿吳子章才,令宿構序。時王勃省父,次馬當,去南昌七百里,夢風一帆,達旦,遂抵南昌與宴,閻請眾賓序,至勃不辭。閻恚甚,密令史得句即報,至落霞二句,嘆曰:「此天才也。」想其當年對客揮毫,珍詞繡句,層見疊出,洵是奇才。

碑體︽先總統 蔣公嘉言︾

 「總理遺教崇高博大,論其精意,實古昔聖賢所未發,中外宏哲所未規,語甚平易,實天理人情之結晶,野老村婦所共解,奚止具興頑振儒之功,實亦為生命建樹之本。」

  總理人格之偉大,胸懷之壑達,做大事而做大官,真是一代偉人人也。

大篆先總統蔣公十五言聯:

 「生命之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生活之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此聯語採龍門格用大篆字體書出,古樸有趣。

碑體連雅堂︽寧南詩草自序文︾四屏聯:

 「余嘗見古今詩人,大都侘傺無聊,淒涼身世,一不得志,則悲憤填膺,窮愁抑鬱,自殘其身,至於短折,余甚哀之。顧余則不然,禍患來之,靜以鎮之;橫逆之施,柔以報之。而眷懷家國,憑弔河山,雖多迴腸盪氣之辭,不作道困言貧之語,故十年中,未嘗有憂,未嘗有病,豈天之獨厚於余,蓋余之能全於天也。」

  筆者作品展覽於民國九十一年三月間,為寫此段文字正苦於對作者連雅堂先生資料之缺乏,無法下筆,幸而近日(九十二年五月一日)中國國民黨文傳會黨史館與中央日報合辦︽台灣通史一九一八︾座談會,能對連橫作︽台灣通史︾之歷史背景有所瞭解。順便摘錄學者專家座談之內容如下:

(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