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閩南語與金門話初識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振良。
點閱率:2,963
字型大小:

前言:國小鄉土語言實施概況

  近年來,在台閩地區教育界最受大家矚目,也是引起討論最熱烈的議題,莫過於「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也是當前教育界同仁最投入、也是最頭疼的癥結所在。這次教育改革的課程設計,有一門以往不但沒有,而且還嚴令禁止的語言,也在這次課程改革時被列入,就是早期被稱為「方言」,後來稱為「母語」,也在這次的「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同時,以「鄉土語言」課程列入並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實施。

民國八十八年,我參加在台北縣秀朗國小舉辦的一次「九年一貫課程」北區公聽會上,得知「鄉土語言」確定將被列入正式課程實施。從小在金門這塊土地上成長,一生中無論上學就業,離開金門的次數雖多,卻沒有一次超過兩個月,深諳金門與周遭的閩南沿海各地雖然是舉目可及,也和周遭地方同樣操持閩南地方語言,但由於是一處島嶼,早年交通不便,經過幾百年的演變,金門話已經逐漸呈現出與其他地方有某些不同的特殊口音了。

從各項資訊中,深感一旦新課程實施後,如果我們不能自己編寫一份金門口音的語言教材,那麼在教科書市場開放的情況下,在金門目前每年級學生數不滿千人的小市場中,絕對沒有任何一家出版商願意為我們開發一套只有少數學生使用的金門口音鄉土語言教材的。基於這點認知,於是我於八十九年六月,赴教師研習會參加「河洛語種子教師」研習培訓。

當時教育局的盧局長、王督學和楊課長也本於這項共識,於是決定自己編印一套以金門鄉土題材、用金門腔調口音來標音的鄉土語言教材,於是由中正國小楊校長、張主任、楊蓮花老師以及後來續任的張校長和黃主任所組成的編輯小組籌畫之下,由鄭藩派老師和我擔任教材的草擬工作。

我們先是在民國九十年五月,先行完成了供國小一、二年級小朋友使用的一本「閩南語鄉土語言參考教材」,權當實驗教材的性質來使用。為因應即將全面實施的鄉土語言課程需要,接著又在九十一年十二月,以先前完成的參考教材為藍本,分為第一、二、三冊,作為一至三年級的教材,接著再完成供四至六年級教學用的第四、五、六冊,使全套教材包括了供學生使用的六冊教材,以及供教師參考用的兩本教師手冊,在加緊工作的進度下,於民國九十一年年底完成全部教材的編印出版。

我們深知一套教材之完成,必須有許多人力的參與,還得有多少專家學者的諮詢、指導,再經多次修訂才能完成,而本縣這套急就章完成的教材,當然不指望(也不可能)它能編得好,只能說為了因應這項沒有充分準備卻將即刻實施的新課程而採取的因應措施。

近來參與多次的觀光解說人員培訓班授課工作,也曾了解到方言在地方性觀光解說工作上的需要,許多人對於所謂「台語」、「閩南語」、「金門話」還不甚了解,更不用說「河洛話」是什麼東西了。基於這點感觸,所以將以往個人所學到對於「閩南語」的些微認識,提供有心學習者作參考。

壹、台語、閩南語、河洛語:

在台灣地區,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是什麼?當然非「台語」莫屬了。但很多人卻把大多數金門人、廈門人、泉州當地人說的地方話也叫「台語」,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台灣島內的漢族移民,以說「閩南語」的人數最多,這些早期移民,大都來自福建的泉州、漳州、廈門這個區塊的漢人,也就是使用閩南方言交談的人,這些人剛到台灣時,使用的是原鄉的方言,有漳州口音、有泉州口音、有半漳半泉亦漳亦泉的廈門口音,經過了兩三百年的融合演變,也經過五十年日本統治期間從日本融入的外來語,再經過近六十年來從歐美日等國融入的外來語,就形成今日台灣島內「以閩南語為主幹,融入部分外來語(日語居多)的地方語言」,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台語」或「台灣話」。

基本上來說,台灣話只是「閩南語」的一支。至於所謂的「閩南語」這個詞,因為它是閩南地區最普遍的通用方言而得名,實際上這個名稱並不十分恰當,因為如果稱這種方言為「閩南語」,會讓人誤以為這種方言僅使用於閩南地區而已,其實不然。

根據專家調查結果得知,包括福建省東南沿海、臺灣省大部份地區、廣東省東部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浙江省東南沿海及東南亞等海外僑區,都是這種方言的通行區域。而且這種語言更不是這些地區的地方語言,而是漢代之前通行於中原河洛地區的語言,也就是今日黃河流域河南省附近一帶。換句話說,它就是早期漢族普遍使用的語言,由於後來經過了東晉五胡亂華之後,北方外族一次又一次進入中原,造成中原漢族屢次向南遷徙,從河南進入湖北、湖南、江西以及福建、廣東地區,還有部分從福建遷往浙江南部溫州一帶,明末清初渡海到台灣,清朝中葉以後,閩、粵僑民再遷往南洋一帶,而其中以閩南地區人口最多,居住範圍最集中,且移入者多數是中原土族,在當時稱為南蠻之地的閩南,佔有較大的文化優勢,所以不但不被當地土著所同化,且同化了當地人,使中原文化及河洛語得以較完整地保留在這個地區,形成這一區域的地方通用語言,也就是後來被冠上地方色彩的「閩南語」。

今日閩南地區使用的這種方言,當然也並非就是早期河洛地區的語言,而是一種「以河洛語為主幹,融入部分原本閩南土著使用的地方語言而成」,但基本上,閩南語也是「河洛語」的一個主要分支。到了今日,這種語言在河洛地區是否還有部分保留下來尚不清楚,反而是當時的河洛語,被大部分在閩南地區保留下來了。

所以有些人主張稱這個語系為「河洛語(話)」而不稱為閩南語。如此一來,這種源自河洛地區的語言,其分支就包括了福建省東南沿海、臺灣省大部份地區、廣東省東部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浙江省東南沿海及東南亞等海外僑區了。最重要的是:河南省黃河、洛水地區,亦即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從這個角度來看,那麼河洛語就是古漢語。

宋代之後,國土縮小,中國的經濟重心由內陸移向沿海。明代初期,鄭和下西洋開始,中國文化已經開始由內陸走向海洋,「南船北馬」已不再只是交通工具的分別,而是宣示著中國文化由大陸走向海洋時期,這時的閩南居民,擔任著重要的橋樑角色,東南沿海這個原本的南蠻之區已逐漸受到重視。清末之後,東南沿海較早與來自海上的西方文化接觸而開發,近年來由於東南沿海的崛起,使「閩南文化即古中原文化的移植」之說也逐漸受到認同,經過許多漢學家、語言學家的研究,「閩南語即古漢語」、「要研究中國的音韻學,先搞懂閩南語是最佳的途徑」,這種觀念也逐漸得到公認了。

貳、閩南語的不同口音:

實際上在「閩南語」這個大分支上,還有幾個中分支,各中分支也同樣包括幾個小分支,這本是每一個語系所共有的現象。閩南語所包括的中分支,就有以下三種明顯不同的口音。

一、泉州音:

中國經過秦漢的大一統之後,歷三國、魏晉,到了四世紀五胡亂華之後,漢民族大舉南遷,部分移居閩南晉江流域的漢人,將中原音帶到移居地,與當地百越族的越語融合,形成所謂泉州腔的「閩南話」。

二、漳州音:

五胡亂華之後,再歷隋、唐大一統,中原漢語吸收了北方胡語而有了變化。到了七世紀唐高宗時,閩南畬族(今福建寧德地區及漳州還有畬族鄉)作亂,朝廷派陳政、陳元光父子南下平亂,亂平後設漳州郡,這段時期的中原移民,再把中原漢語帶到南方,一方面這時的中原音已有些變化,到漳州後再融入當地語言,逐漸形成了漳州口音的「閩南話」,從此閩南語就有漳州音和泉州音之別。

三、廈門音:

與金門一水之隔的廈門,位於漳、泉交界處,原本與金門同屬泉州府同安縣所轄,自明鄭時期以後,港市規模逐漸形成,商業漸盛,來自附近泉州府和漳州府所轄各縣居民移入後,人口漸多,這些夾雜泉、漳兩種口音的移民進入廈門後,兩種口音在鄰里間朝夕相聞,形成自然的淘汰與融會,廈門音於焉形成。到了清代開闢五口通商之後,得其交通之便,廈門遂成閩南各地居民移居南洋的跳板,廈門音的範圍也有擴大的趨勢。

四、台灣的海口音與內埔音:

漢族大量移民台灣始於明鄭時期,再盛於清初海禁開放之後,明鄭時期隨著東征的軍民以鄭成功反清復國主要根據地的廈門附近為主,鄭軍到了大員(台灣)後,在當地實行屯田政策,與當地平埔族融合,以優勢的文化力量同化了平埔族。清初海禁開放之後,漢人大量移居台灣者,也不外是泉州、漳州的閩南人和廣東的客家人。

泉州在元代就是東方第一大港,泉州人也擅於經商,當其移居台灣後,主要仍以經商為主,所以選擇靠泉州較近的台灣中、北部沿海口岸定居,以便和內地經商。而漳州是閩南的農業大鎮,和南台灣較近,所以漳州人移民台灣後,選擇台灣中、南部離海岸不遠適於農耕的地區定居,從事農業耕作。如此一來,操泉州口音的移民大都住在沿海口岸,便於和內地通商;操漳州口音者則住在內陸,從事農業生產。所以泉州音到台灣後,便逐漸被稱為「海口音」,而漳州音也被以「內埔音」所取代,經過二百年時間後,今日在台灣已很少聽到原本的漳州和泉州音,而是融合漳、泉二者,隨著不同區域而形成互有所偏的口音了。

參、閩南語拼音:

早期我們常有一種觀念,以為閩南語中有許多是有音無字的,實則不然,在閩南語中,部分源自當地土著的音是有音而無字,如果它是源自古漢語者,則大部分是有音就有字,只是部分音經過長期變化,已經和當初不同音,有些當初使用的漢字,在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後,不但原音有所改變,原字被借用後逐漸被新意所取代,反而使原音或原意被遺棄而喪失,實際上有許多閩南語的用字都可以在中國古籍上找得到,只是這些古字字意被後期新創的字詞所取代而遺棄而已,近代許多漢語音韻學者在研究時,往往必須從閩南語中去探討,就是欲藉著閩南語中的漢學音韻,才能明悉漢語音韻之精髓,原因在此。

即使在閩南地區,二百年前也有幾本閩南方言拼音的工具書,其一是西元1800年,黃謙編寫的︽新鐫彙音妙悟全集︾,主要以當時的泉州音系為研究對象。其二是西元1869年,謝秀嵐編寫的︽匯集雅俗通十五音︾,主要以當時的漳州音系為研究對象。這兩本書也是今日研究閩南語音者所研究使用的依據。金門早期在鄉村私塾中讀書的人,就是用閩南語讀古書,他們在讀書發音時所採用的「呼音」法,就是用所謂的「漢語十五音」來呼音,其呼音的方法,猶如康熙辭典中採用的「切音」,以「柳邊求去地,波他曾入時,英文語出喜」這十五個聲母,配合將近五十個韻母,再細分閩南語中的八個聲調,組合成閩南語中所包含的所有音韻,形成整套的閩南話音系。

如果用現代的拼音來解釋,呼音或切音就是取前字的聲母,加上後字的韻母,而完成併音的過程。因為這套漢語十五音是以︽匯集雅俗通十五音︾為基礎發展而成,所以主要還是以漳州口音為主的拼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