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顧金門漁船(民)軼事

發布日期:
作者: 楊世英。
點閱率:860
字型大小:

什麼行業最辛苦?打鐵、捕魚、磨豆腐。依筆者在金門承辦漁船(民)業務多年的體驗,認為尤以捕魚為最,因為打鐵、磨豆腐、固然很辛苦,但都是在室內作業。唯獨捕魚,駕著一葉扁舟,冒著變化莫測風雲,頂著狂風巨浪,顛簸在茫茫大海裡討生活,其冒險犯難的辛酸,絕非局外人所能體會到的,試看,漁民朋友,較其他行業同年紀的人士,臉上的皺紋,手上的硬繭必然較多,顯得更為蒼老。



尤其在國共對峙的年代裡,基於防務安全,及保密防諜的需求,在我的記憶裡,對漁船(民)設有諸多管制規定:



一、漁船(民)必須在清晨出海,於黃昏前由原港口返航。



二、漁船(民)出海須由各該村幹部(副村長或戰鬥村警員出具出海證明單,經港口檢查站,檢驗無訛始准出海。



三、補給船團來金,唯恐漁網纏絞艦艇螺旋漿,禁止漁船出海作業。砲兵對海上射擊,漁船(民)禁止出海作業。



四、祥和演習(總統蒞金代號),嚴禁漁船(民)出海。



五、漁船(民)海上作業,因風浪或機器故障,而在海上漂流,被中共船隻拖到對岸,或漂到對岸,為中共所擄獲返航後便禁止出海作業。



六、漁民須持有民防總隊之漁民證,始能出海作業。



金門地區有十七個漁船出海港口,由軍方派出兵力管制漁船進出作業。十七個漁船港口為(一)金湯港(古崗)、(二)昔果山、(三)成功、(四)料羅、(五)新頭、(雙打街)、(六)峰上、(七)復國墩(蚵殼墩)、(八)金門漁港碼頭、(九)后湖、(十)南山、(十一)湖下、(十二)后豐港、(十三)羅昔(四維)、(十四)青岐、(十五)湖井頭、(十七)后湖。



早期金門漁民,使用機動舢舨之初,對機器操作技術有限,海上作業一遇機件故障,便束手無策,祗有乾著急。筆者有見此情,經多次協調,始獲得漁船機器保修廠廠長陳憲(台籍人士)同意,乃報請長官批准,排定日程,督同陳憲廠長赴各漁港,召集各船船長及機械作業手,講習漁船機器保養操作要領,並著重於實作,此後,漁船海上意外事件明顯降低,因此漁民們紛紛建議,要求每年講習乙次,乃順應民意、照辦。



民國五十八年三月十二日,總統  蔣公蒞金巡視,金防部通知實施『祥和演習』,於是依規定漁船(民)不准出海(包括機動舢舨及人力舢舨),且確實遵行,十三日晚間金防部又通知:「明(十四)日,人力舢舨可以出海、機動舢舨不准出海。由於「昨」令「今」改,以致發生軒然大波。正義村既有人力舢舨也有機動舢舨,該村副村長王忠明,在出海單上明白寫著:「人力舢舨可以出海,機動舢舨不准出海」,但因這天,氣候晴和海上風平浪靜,最適合漁撈作業,因此正義機動舢舨漁民,緊隨人力舢舨漁民來到港口,真是無巧不成書,該漁管哨幾名菜鳥新兵,未能慎密查核,竟讓這些漁民,統予放行出海。



與成功近在咫尺的昔果山漁民見狀,便找戰鬥村警員索取出海單,適值該戰鬥村警員許從心,返回住宅(后湖)住宿,因許從心在昔果山借住余和祥家廳堂,在漁民們的慫恿下,余和祥撬開許從心辦公桌的抽屜,取得漁民出海放行單,填註日期加蓋印章,交給漁民隊長,漁民們通過檢查站,於是昔果山十二艘機動舢舨,便浩浩蕩蕩的到海上作業啦!



十四日許從心回到工作崗位,雖查覺出海單被竊,機動舢舨違規出海,竟然不向上級反映,直到觀測所發現,層報金防部並經查屬實,有關成功港管制哨失職官兵,由相關守備區從嚴議處。



此次「昨令今改」的規定,縣政府慎重其事的,派秘書(後任人事室主任)魏摶九,及民防總隊部參謀主任唐湘泓,專程通知各漁港的,筆者承辦漁船(民)管理業務毫不知情,祗是此事關重大,總統 蔣公隨於十四日遽返台灣,是否與機動舢舨出海有關,則無從獲悉,我們縣太爺閆修篆先生,為了這件事情,受到金防部參二、參三、及政四不少的責難(電話),於是召喚警察局長(兼民防總隊副總隊長)程祖銘,民防總隊參謀主任唐湘泓及筆者,到縣長室問明詳情,指示:昔果山戰鬥警員記大過乙次並禁閉三天,余祥和處分重禁閉乙週,並不容我們陳述申辯,縣太爺提高分貝,像機關槍連續放似的,把我們三人狠狠的刮了一頓。



當局為發展金門漁業,及輔導地區青年就業計,乃於民國六十年在金門高中開辦漁撈科,招收有志漁撈的年輕人,施以游泳、漁撈技術,及海上生活適應四個月,並建造二十噸級遠海漁船十二艘,分別命名為:金城、金寧、金湖、金沙、金烈、金中、金興、金鼎、金盛、金潮、金地、金洋。放領給漁撈科學生供其往返金門、澎湖間作業。



前面提到捕魚是最辛苦的行業,年輕人多不耐海上勞累,而從澎湖販魚、返回金門銷售,因其鮮度較差,有礙消費者健康,再者其價格亦低廉,影響當地打撈漁民的收益。乃令查禁由澎湖販魚,故遠海漁船每次返航,得動員政委會經濟組、警察局、暨民防總隊部前往查緝沒收其魚貨。長此以往絕非久計,當局乃改弦易轍,而將全部遠海船,放領給正港的漁民朋友,達到『漁者有其船』的目標。



民國六十二年七月三日,魏達颱風進襲金門,停泊於料羅漁港碼頭的軍方艦艇,及民間遠海漁船,或翻或沉、或毀或傷,無一倖免。軍方艦艇損失情形無從獲悉,而民間遠海漁船十二艘均被颱風折斷錨碇繫留,以致撞碰飄流,金寧號沉沒於成功海面,金湖號打翻在尚義,金沙號,金洋號在港內撞毀,其他八艘遠海漁船均受創不輕,並有吳英、翁允金、吳永和、陳金春、余建成、吳祥欽、吳永智、林德明、吳祥富、陳永棍、張永忠等十一位船員罹難。



由於魏達血淋淋的教訓,大家領悟到,料羅漁港碼頭不足防護颱風災難,乃延請專家勘察規劃,選定南海岸新湖村,興建現代化漁業專用港,工程經費總計一億四仟伍佰六拾餘萬圓,經由農發會補助七仟七佰萬圓,餘款由地區籌措配合,並由兵工協建,自民國六十八年十月中旬動工,至民國七十三年底完成,歷時逾五年,有此設備完善,確保安全的漁港,使金門漁業邁進新的紀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