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踏實而為,功不唐捐

發布日期:
作者: 謝輝煌。
點閱率:463
字型大小:

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第四十四條有云:「詞人之忠實,不獨對人事宜然。即對一草一木,亦須有忠實之意,否則,所謂游詞也。」

所謂「游詞」,就是文字浮游無根,經不起考驗。︽水經注︾一書,是酈道元一步一腳印,實地踏勘考察的結晶,不可謂不謹慎。然而對江西湖口的石鐘山所作的注文,經蘇東坡再實地履勘,便發現了「酈︹道︺元之簡」︹見蘇東坡︿石鐘山記﹀︺的毛病。可見,率爾下筆是非常危險的事。

歐陽修︿答丁元珍﹀詩中,有「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一聯,字字都很踏實。但近年卻有人將「凍雷」解作「冷天的雷」。這個注釋,便是十足的游詞。因為,春筍是在「驚蟄」期間抽芽的,時間在國曆三月上旬,農曆是元月下旬到二月上旬之間。所以,應把「凍雷」解作「春雷」才對。雖然,冬天也有筍子,但冬筍不會抽芽長成竹子,若不挖來做菜吃,冬筍會自行爛掉,化作「春泥」。同時,在大陸內地,冬天幾乎沒有雷。而冬雪也不能稱為「殘雪」。︹按:此詩所寫地點在湖北宜昌,橘在年底前成熟,如不採擷,可留在樹上兩三個月。江南的柚子八月中成熟,也可在樹上留到十一、二月,味道更美。︺

更重要的是,詩中明明有「二月山城不見花」一句,足可證明「凍雷」就是驚蟄時的「春雷」。注詩不看全篇,亦可見其注詩的功力了。

下棋時一子落錯,全盤皆輸:寫詩時一字下錯,全詩敗北。解詩或做其他工作,腳踏實地而為,永遠功不唐捐。

所以,詩人不但要詩心常在,而且要經常保持一種「望、聞、問、切」的求是精神。筆下寫到什麼,就應瞭解什麼。切不可像那些不求甚解的半吊子,一聽到「火前茶」,就浮想聯翩地解成「圍爐品茗」,而不知「火前茶」是寒食節前採下的茶,而留下個永遠的笑柄。︹按:「火前」即「禁火」或「禁煙」之前。又「火後」的來源亦同。︺

總之,醫生治人的病,詩人、作家治文的病,病雖不同,治病的方法則無二致。擴而大之,修水電、電器、屋漏,整修河川治水防洪,乃至治理一個國家,腳踏實地的「望、聞、問、切」,仍是不二法門。多一分用功,多一分學習,便可減少一分游詞與錯誤。汗,沒有白流的;功,不會唐捐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