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
對她這個年紀的人來說,生活彷彿是一個已經牢牢固定了的公式,煮飯、睡覺、做家事、看電視::。生活的重心是繞著丈夫、孩子打轉,腦子裡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無一不全都是為了屬於她的這個『家』,尤其是孩子,更是她『生命的全部』,總是習慣性地無盡無悔的付出,不停地轉動著::。
義務與責任,有時總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難怪現今社會上有許多的「不婚族」。這年頭,人權高漲,自我意識處處抬頭,誰又要孩子來累死、苦死、氣死自己?而昔日女性的善良「美德」│傳統與宿命,更是逐漸消失::。
想起自己的婚禮,那已是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畫面,遙遠得幾乎影像模糊了。當年那個一臉甜蜜、幸福的新娘,滿腦子的憧憬,編織著快樂、溫馨、幸福家庭的美夢,而現實生活中的一切種種際遇、經歷與腦海中的所有想像之距離竟是有著萬里之隔。婚禮後的家庭生活更讓她的人生幾乎整個錯亂掉,幾乎把自己淹沒在那個只屬於她的城堡中。
時光的消逝令人感傷,但也令人成長。她生平無大志,不過就只是想每天順順利利、平安無事的過日子罷了!但老天爺似乎「偷窺」了她的心事?還是故意和她開玩笑?在時間的洪流裡,在生活軌跡上偏偏不斷地對她施予嚴酷的試煉與考驗,在她的記憶裡、心靈中烙印了許許多多的悲傷、挫折,重重疊疊相互交錯。如今她已是個半百的真正「老婆」,看盡人間百態,人情冷暖,一切的事都如過往雲煙,亦深知生活中少了「比較、計較」才會過得快樂!
有時她也常想:等孩子都長大了,都能各自獨立不用再依賴她時,她就不用這麼辛苦了!她要活出自我,她要找回另一個自己,她要把剩下的時間好好來善待自己!
她的大女兒如今是她的知心好友,是另一個感情出口,所有的不快、不滿、喜悅、怨懟、心事都透過熱線與她滔滔細訴。女兒也常常給予她觀念上的開導,精神上的支持、安慰。她們之間的感情已超越母女關係,簡直是比「麻吉」還勝十分。她的同學、朋友每每看她說得眉開眼笑、興高采烈的都會問 :「妳在和誰通話?」女兒總要停下一秒鐘說:「我媽啦!」她們驚嚇的表情,女兒也早已司空見慣!
某天深夜,在與女兒的一番聊談後,女兒下的結論居然是:「媽咪!這樣妳的人生才精彩!如果一輩子無風無浪,平淡度日又有什麼意思?」她報以苦笑,卻又不得不認同她的觀點來自我安慰一番。但如果可能,她寧願選擇平淡而不要如此的精彩,因為,那太累!
回顧她的婚姻之路、家庭生活,的確夠精彩!沒錯!她常受到重挫,常陷入困境。而一切的難題也正是考驗她「到底有多少能耐」的開始。以她不服輸、不輕易承認失敗的個性,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把吃苦當做吃補!始終堅信「世上沒有什麼過不了的難關」。敞開心胸,黑夜過了就是黎明,風雨過後天更青。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她都不容許自己輕易被擊倒,不容許自己輕易顯露頹廢的一面。好勝的她,即使稍做休息,也要很快的恢復信心與戰鬥力百分百的狀態。
有天傍晚,好友秀華偕夫婿散步來訪,一陣晤談後再仔細瞧了瞧她後說:「還好!妳雖身處逆境,但臉上倒還看不出任何一絲憔悴的跡象!」聞言她忽地開懷的笑了起來!感謝周遭姐妹、好友們的溫暖言語,支持與鼓勵!
今年九月,她終於離開了工作多年的職場,回歸家庭做全職的家庭「煮」婦。心裡十分平靜,沒有任何的眷戀不捨,反倒十分欣喜雀躍,彷彿卸下了身上的一副千斤重擔。離開職場後,時間和精神都重獲自由了!正可專心陪孩子,再也無任何後顧之憂。
月底,幾經思量,她做了一個重大抉擇。之前孩子曾一再要求:「想換個環境,想改變自己。」可她礙於工作的牽絆,又不放心讓她單飛,更不想離開她十分眷戀的家,那是她的城堡,她的世界:::。但孩子是自己一輩子的包袱,有時可輕快地拎著、有時可安心的放下、有時可是沉重的揹負。她已無事一身輕了,她要扭轉困境,帶孩子走出自我封閉的象牙塔。
十月四日,晴空一片,陽光好燦爛,無形中讓她心情大好,帶著簡單的行李,她與孩子雙雙飛出了那個她熟悉的家,飛往彼岸的另一個陌生地方,開始異鄉的獨立生活:::。當晚,該買的、該用的,在大妹美惠夫婦的協助下很快的買齊全了,這兒的短暫的家也有了個樣子,感覺一切都還不錯!
孩子的適應力倒是令人十分驚奇,她揹著書包踩著腳踏車,和她說了「拜拜!」輕快的上學去了!隔天放學時帶回三個班上同學,她們開心的在房內談笑聊天,並約好一起去吃飯、逛街。此地孩子們的熱情相待,那種感覺和氣味竟和家鄉如此神似、熟悉:::。
孩子上學後,她不用再像家中那麼忙碌了,她的時間都空出來了,哇咧!真是太棒了!她正可以隨心所欲的做她喜歡做的事了。可當她拿著一本書要好好品味細看時,卻發現怎麼也無法定下心來閱讀?拿著筆要記下一些生活片段時,卻思緒空茫無法成篇。她在「新」環境裡所做的家事根本是微乎其微的少,她真正成為以前所嚮往的「英英美代子」後,一時之間倒不知所措。不曉得怎麼了?什麼也不想做,什麼也提不起勁,整個人陷入一種空無當中。即使偶而在大妹家看電視,也顯得漫不經心,一樣的節目,卻感覺好像不如在家中看得那麼興味盎然!最後,索性連電視也不看了!
她到福利社買了一堆餅乾、牛乳、麥片包和泡麵後,把自己和外界隔絕起來,她不想出門,每天窩在那幾坪大的斗室當中發呆,有時枯坐在地上床邊、有時癱軟的躺在床上、有時呆坐在桌前,什麼也不想,就只是漫無思緒地把頭腦放空,發呆!發呆!而且可以呆上好久好久!她懷疑那個「真正的她」還留待家中,完全沒有跟來?
在南部這個純樸的城市裡,灑著同樣的陽光、飄著同樣的空氣,卻有著不一樣的天空。每天天空總是灰濛濛的,很難見到像家鄉那樣亮麗、潔淨、純藍的天空。有人說:異鄉住久了會變家鄉!可她住了三個月了,將近上百個日子,思緒卻仍常常翻山越嶺、飄洋過海的逃跑回家!她好想家,好想回家,真的好想回家!反觀孩子,她在新環境新生活裡過得還滿自在、快樂的。天下父母心,只要她健康、快樂的過日子,那就是她的回報。
夜晚,一片寂靜,整個城市都在沉沉入睡,女兒甜美入眠的臉龐令她安慰又羨慕!如今日夜顛倒的反而是她,她像一隻夜貓,常常佇立守候在窗邊,靜靜凝視著窗外的夜景,四周閃爍的燈光不若北部城市的繽紛璀燦,但也自有一種小家碧玉之美。她好想能擁有一雙翅膀,在星空下滿載夜色飛奔回家!
白天,陽光總大方的在小屋穿梭。她在異鄉的生活缺少了動力,連最基本的裝扮自己都省了、懶了,每天無所事事,昨天、今天、明天,每一個日子都一樣的提不起勁,一切都索然無味,彷彿時光在瞬間凝結,她被凍在轉角處停止前進。除了發呆外還是發呆,睏了就隨性睡上一覺。醒來,倚著椅子呆坐窗前,在這棟高樓的角落,那是她唯一窺視外界的地方,映入眼簾的不似台北觸目盡是高聳凌雲的大廈,幾棟較高的樓層在這一片景觀中顯得鶴立雞群,也正因此讓她擁有一大片天空可看(雖然總是一貫灰色),有一整排的綠樹鮮活了整個畫面,不遠處的一條馬路,就算在白天,也沒有台北那眾車喧囂、奮力競奔的吵雜聲。遙望遠方,她依舊想念著家鄉,想念著班長金秀的廣東稀飯、學校後門口阿梨的肉羹麵、東門市場阿嫂的麵線糊、修儀的無骨炸雞、土地公廟旁的小籠包以及模範街的油條:::,啊!這些家鄉美味她已經很久很久沒嚐了!也許這不算是鄉愁,但她發現似乎她還有著滿重的「戀鄉情結!」
黑夜和白天,白天和黑夜相互交替,似乎已無任何意義。時光的消逝是如此緩慢,撕掉一頁日曆竟如此困難,這一切都因為她的情緒一直處在發呆、持續不斷的發呆當中:::。
又呆坐桌前,望著日曆,十二月三十一日,啊!猛然覺醒!今年的最後一天!她想,她該好好思考一下!人生總不可能一成不變,如果往後住在這兒是一種必然,那麼她就不該再縱容自己一直在發呆、持續地在發呆當中過日子:::。她該學著釋放心情,該為新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及訂下新的目標。明天是嶄新的一年,她不該再如此奢侈的浪費時間、浪費生命。那麼,就在今夜的歲末年終裡,隨著孩子和同學們興高采烈的歡樂「跨年」迎新時,終結掉這一段空洞、空無的發呆歲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