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畫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燦。
點閱率:542
字型大小:

去年底,十數位大陸畫家的「閩南風‧兩岸情」在金門展出,開展當天有幸和大陸的畫者交流切磋,互贈彼此的畫冊,我們甚為讚賞大陸畫的氣勢和筆墨技法,卻也不只一次的聽到他們說,能像你們以這樣平靜的心情寫生作畫,很不容易的,現階段大陸的年輕畫者已經都不這樣做了。一句簡短的肯定話語,讓人頗感欣慰。

「閩南風‧兩岸情」才剛結束,「驅山走海」這個自1998年即誕生於金門本地,標榜「對景直觀」的畫會,馬上接著舉辦2005年第八回寫生聯展。兩個趣味相去甚遠的展覽,卻有了近距離的接觸,如果你同時看過,一定會有一些不同的體悟吧?

展覽期間,會長楊文斌心思縝密,考慮到如果展場能隨時有作者在,將對參觀的人發揮一些導讀的指引作用。我是元月二日輪值,趁著這完整的一天,可以仔細的欣賞會友的畫作,一天下來倒也看過無數回,有了一些領會,這讓我那凡事就愛說上兩句的個性,不由自主的又冒了出來。

數年來也曾為「驅山走海」零零碎碎的寫過一些文章,但比較偏向人物性格的介紹。這回我忙碌的身影在畫作之間走走停停,卻進行著「面對畫作,就畫論畫」的工作,偏向畫者創作層面的介紹。

在這寒冷的日子,鎮公所七樓西側窗戶篩進一方暖暖的冬陽,展覽廳內播放著浪漫抒情的曲調,這輕柔的氛圍,頓然使我的思緒也跟著沉靜下來。這次我特別只挑選一張畫來陳述,這樣做無非是想為這群終年穿梭浯島的畫者,記下雪泥鴻爪,也期盼畫展之後,能因這篇文字的接續鋪陳,讓鄉親友好加深一點印象,留下一些回憶。

這次參與展出的畫者共有10人,水彩類有楊文斌、楊天澤、李苡甄三人。油畫有董皓雲、顏國榮。水墨畫則有洪永善、張國英。唐敏達、汪聞賓和我則以素描參展。品類多樣是一大特色,但這並不是事先套好招數,而是隨著個人的擅長和喜好去發揮。以下我將依著前面的順序,陳述一些不盡成熟的觀點,還盼賢達方家多給指正。

楊文斌是去年度的會長,第八回的年度展出,巨細靡遺的事務,都是由他扛起最大的責任。小自通知參展的件數,大至開幕式的程序掌控,我們都以他為馬首是瞻。現在展覽已經結束,回想起這次展出順暢無礙,證明了他在繪畫之外的另一項本事,值得肯定。

這回展出,他提出四張作品,兩件水彩:「小路」、「漁港殘影」,另兩件綜合媒材是:「過客」、「候鳥天堂」。

「過客」是一張暗色調的畫,上方的密林,以橙紅、茶色配上灰、黑的調子,幽暗的色澤,給人一種塊壘填胸的鬱結感。所幸在密林之間,留出大小不一的白色光影,才能與下方的那一泓清泉取得平衡,無形中也讓幽微沉滯的氣氛有了些微的穿透,讓原本鬱結的畫面得以呼吸。只是那一泓清泉並不孤寂,作者用後方密林投射在水中的倒影和前景高低參差的枝幹,突破了清泉周圍的界線,錯落不齊,粗細不一的暗色線條,雖是信筆揮就,卻能一氣呵成,給畫面多了生氣。此時,一隻停靠在前方樹枝上的深色小鳥,被留白的清泉襯托出烏黑明亮的身影,斜著頭,好似有什麼聲音正吸引著牠呢?只是密林之中,危機重重,無群無伴的牠顯得孤絕獨立,行色匆匆的身影給人「過客」的聯想。

文斌展出的幾張畫裡,在對景寫生的同時,也不經意的透露出他對環保的關心和生命探索的某種期待。

楊天澤這次以六張4k大的水彩參展,水份與色彩的嫻熟運用,是他最大的能耐。

光影捕捉的好與壞,決定水彩的成敗。這些年天澤浸淫在水彩的天地,對寫生當下那一瞬間光影變化的鑽研探究,真可用不遺餘力來形容。半年前,正因為他明潔亮麗的圖畫效果,無意中被土銀總行的蔡哲雄董事長相中,被邀在台北辦了一次熱鬧的個展。這次展出的畫作:「戰地遺痕」、「古厝」、「村舍」、「飲水思源」、「社區活動」、「午後」也都能有這樣的特點。但嚴格來說「戰地遺痕」一圖,除了光影的追求之外,也兼顧其他的繪畫元素,值得一提。

這張畫是在去年五月天的時候畫的,猶記得那時我和學長蘇振明教授一道,他因為想到海邊寫生,特別帶他走了一趟復國墩,此刻天澤自學校來會,三人就在這以前還是閒人止步的崗哨下畫了起來。

那已是五月中,盛夏的腳步近了,野地一片綠意,海邊的空氣有點鹹漬味,但畫中崗哨的牆上仍攀爬著生氣蓬勃的牽牛花,嫩綠的野草由遠而近鋪天蓋地的佔據整個岡巒,中間夾雜著一簇簇零零落落的瓊麻。前景畫著一叢大剌剌的芒草,帶著刀刮的痕跡,增添了芒草粗梗的堅硬度,海邊有了芒草和瓊麻的點綴,肅殺之氣便油然而生,讓海邊猶有一絲風聲鶴唳的味兒,遠景一抹起伏的黛紫色,那已是福建的圍頭角了。整張畫給人一眼的綠意,天澤靠著敏銳的眼睛,抓住當下的感受,塗抹點染隨機應變,使得畫面除有光影的呈現,更顯露出豐富的層次變化。

能突破單色系的侷限,經營出如此深刻悠遠的圖畫,這真不是三兩天的功夫。 

  李苡甄以數張尺幅大小不一的水彩參與這次的展出,她畫岩石,畫溪水,更畫房舍。偏愛暖暖的色調,黃橙、橙紅、土黃、茶色經常在畫面上反覆出現,這多少能說明她是怎樣的一個性格吧!只要有活動,她一定像蝴蝶一般跑這跑那,為了是要拍照存證,為大家留紀錄。台灣的畫友來,她會第一個表明家裡有地方可以過夜。她的熱情反映在圖畫上,就是歌詠,就是讚美,像攝影時特別套上一個黃色鏡頭。

她尤其喜歡老房子的素材,這次的「歲月1」、「歲月2」和「向陽門第」,都如實的刻畫著住家附近舉目可見的閩式民房。不論是歲月1或2,都能誠懇的呈現出她對每日生活的住室有諸多的愛戀。這幾棟老房子,破敗損毀,人去屋空,經年累月的乏人看顧,滿屋的雜木叢草,給人唏噓之感。逝水年華,在時間的洪流裡,即便是剛硬如磚岩也有破損衰敗的時刻。

苡甄以她女性獨有的細膩,用畫筆沾滿溫暖的色彩,很有耐心的刻畫著破屋牆面的一磚一石。仔細品味,真要為那質量俱佳,栩栩如生的寫實功夫喝采呢!通過她那樂觀的本性,雖歷經百年歲月摧殘的房舍,也能透露出一點陽光的暖意,挑起人們那一縷思古的情愫。 

  董皓雲一直以來都用他獨特的繪畫語言去履踐「驅山走海」的涵義。

他不像其他的成員採取寫實的手法,倒像是個雲遊詩人,隨走隨想隨採集。把採集到的一些記憶片段,結合生活中的某些深層經驗,轉化成可以放進畫裡的元素,然後再透過他貫常使用的分割畫面手法,去適切的分配安置。色調上他偏愛茶、黑色及深藍,再留出大片的白色,那種穩定的對比所造成的幽深效果,引人注目。展出的四張畫:「夜光」、「冥思」、「渡1」和「渡2」都有這樣的氣氛。

「冥思」一畫,以暗色做主調,右上方像是處在一個深暗的屋簷底下,一屋子的煙霧越過中線再向下延伸。左下緣好像是畫著一堆橫放著的舊木頭,因為有來自右上方光線的照射,明暗清晰可辨,也大為提高木頭的立體感。有形的物件採取細膩的描繪,但卻不讓人一覽無遺,會在關鍵的地帶用大筆的色調抹去,破壞一些斧鑿痕跡。沒有破壞即沒有創作,董皓雲就是經常以這種不斷嘗試、探索、破壞、整理的方式,去構建他的繪畫形式。

前年他的畫拿到省展的繪畫大獎,就是一種肯定,年輕的他必然會「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的。

顏國榮是今年新加入的會友。去年舊曆年前,曾經在敏達家中看過他的油畫,對他精準的用色與造形,有了深刻的印象。

這回他提供八張油畫參展,人雖在台灣,但為了履行「驅山走海」寫生金門的宗旨,仍努力的畫金門景物。他愛金門這個母親之島,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經過他油彩的潤化,變得可親可讀,恰似人間仙境。

「古樹」可以視為金門典型的村落景色,一排橙色燕尾式的閩南建築,像極了歐厝,也有那麼一點珠山的味道,不過你要說它是后湖或昔果山也行。一棵大樹就直挺挺的立在畫的中央,枝葉飄搖,隨風起舞。兩支電線桿立在旁邊,細微銳利的電線向四周放射,弧形的線條與飄蕩的葉子,有那麼一點動態的協調。前景的水泥地,用灰色和淡淡的橙黃去平塗,天空亦然,只是處理得較為淡遠。整個畫面給人溫暖亮麗,均整統一且不失活潑生動,很能詮釋出村居的那一份溫厚寧靜的特質。

顏國榮對色彩、造形的精準拿捏,成就了他優質的畫風。它的背後其實是由不斷的寫生,敏銳出對光影的瞬息萬變,再對應以相似的油彩去鋪陳而實現的。

洪永善前幾年都以素描參展,這次則拿出四張水墨:「新綠」、「榮湖畔」、「幽情」、「祥獅獻瑞」。永善的畫著重渲染,再略作刻畫,故而他的畫經常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氣氛。

「新綠」以木麻黃為取材對象,筆直的樹身是木麻黃的特徵,他先將枝葉用渲染的筆調揮就,再點綴細枝嫩葉,樹幹則用較深的墨色刻畫。成排的路樹由近而遠,樹身也跟著由清晰轉向模糊,遠景大抵用渲染法來處理。墨色方面則採用明暗對比的方式,彼此襯托,某些地方緊密,某些則疏離,畫面的空間變化也就跟著呈現出來,最後再敷上淡淡的黃綠色,完成後的畫,果然有了新綠的意味。

金門原是童山濯濯,若不是因為有這一大片一直守護在海涯山角或馬路兩側的木麻黃,則防風定沙,水源蓄積皆將成為空談,我們也就無法見到今日一片蒼翠的榮景,故而我常戲稱它們是金門現代的風獅爺呢。

畫周遭的景物固然不錯,如果那些景物可以再跟我們的生活體驗連結,那咀嚼起來就更有味道了,永善似乎已找到這個連接點。

張國英精通水墨已是大家熟知的事,往昔他經常以淡彩素描參展。因為畫得簡潔,我常稱他最會在大自然尋寶,且能用最快的速度將寶物移至畫紙上。因為元月底他將在小金門金瑞成藝廊舉行水墨個展,今年他就將這段時間畫的水墨讓人先睹為快。(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