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船聯
阿伯身為長子,父親是漳埔人也是行船人,民初時大家生活清苦,賺錢不易,花錢更是心疼,阿伯記得他十一歲時,父親記憶力好,記住船聯上字詞請代書幫忙寫出聯對來,共花了五角錢,在那時算是花大錢。父親對他說:衝子,寫這對聯五角,咱一餐頓吃不完,你幾時會寫這?父親這樣開口後,阿伯牢記在心。
跟著父親到船邊貼船聯時,須搭小船在大船邊貼船聯,站在小船上的阿伯,一面貼一面拿筆記下聯對內容,默記在心,一艘船的聯對有一、二十對之多。
隔年阿伯十二歲大時,向父親表示:咱今年船聯須不須要貼?
父:衝子,每年都要貼,你為何問這句?
子:我是問看看,
父:講話要小心,要不我打下去你就扁掉(怕跟不上別人)。
子:今年要貼船聯讓我寫寫看好嗎?
父:你會寫?(用很懷疑的口氣問他?)
子:字不好看啦,寫我會記得,去年受你教訓後,我牢記在心,我偷偷記、偷偷寫,我不敢佧恁講,怕今年船聯該己寫,呣免請人。
父:好阿!字對劃就好,不要寫錯字劃,減劃會讓人笑,難看沒關係,有字就好。(一句安人心)
兒:但是我不會割紙,不知長或短。父答應割紙。
就這樣父牽紙,兒寫子,就這樣省下了五角錢。那時的五角錢是袁大頭的很值錢。民初錢幣用袁大頭的。
阿怕回憶起當年(在六十幾年前)記牢的船聯,我很驚訝事隔這麼久,阿伯還是朗朗上口的把船聯一一向我說明。
船頭聯:木龍光彩 水馬榮華 頭桅一見大吉
船聯目:龍頭生金角 虎口發銀牙 八面威風
水仙門:九曲三江隨舟代轉 五湖四海任舟行
一年四季順風去 三百六天滿載歸
媽祖婆聯:直聯:順風順水順人意 得財得利得天時
橫聯:順風相送
天上聖母船尾聯:直聯:心在湄洲真顯赫,神居船中保平安
橫聯:海不揚波
其他聯:萬軍主帥 滿載榮歸 司命灶君 龍泉甘井 山珍海味 五穀豐登
貼在船身外,貼沒幾天就被海水給沖走,過年時節家家戶戶貼門聯,船兒是吃飯傢伙,沒了他什麼都不是。
阿伯隨著父親學習謀生技能,只可惜人高馬大,孔武有力的父親在他十三歲時過逝,那時的阿伯只上過一年學堂,父死就家道中落,從十歲起全家就為了躲日本鬼子而到大陸發展去,自我調侃沒入孔子門的他,從父親死後處境一落千丈,從那時起就把書包放入灶爐中,放棄了求學的機會,以十三歲的年齡馬上到學校當校工,當了四、五個月後去划小船載客人以賺取微薄工資,賺得的錢十之八九交給母親,因為他牢記父親臨終時交代的事:第一不可給人招贅。第二弟妹要照顧。第三要孝順你娘。第四若有一碗糜可吃,那要回老家(漳浦)看一下。十三歲的他把父親的遺言緊記在心,那時面臨日本侵略中國,而共產黨又開始竄起的動盪不安,就將母親、弟妹們安排返金,回到母親熟悉的故鄉,至少回到金門還有安薯安簽可以過活,而他自己則留在大陸討生活,其間歷經了千辛萬苦、勤學肯打拚,就以十六歲小小的年紀當上了舟代公(船長),這其間的發展過程容後再敘。
在大陸福建沿岸奮鬥了近十年於二十二歲時阿伯才返回金門落籍,這過程中,因為自己做事伶俐,凡事顧及他人,頭腦反應靈活,有大將之風的他曾有多次水上人家的女兒要婚配與他,但思及家庭的困頓,生為長子的他毅然放棄人家的追求,認為「有頭殼,不用怕沒帽子戴」,顧及家裡頭像個樣後,才不致於「娶某快,飼某難」有如「請佛容易,辭佛難」同義的讓老婆跟著自己受苦受罪,阿伯實在是一位有責任、有擔待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