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往事已過五十餘年矣

發布日期:
作者: 歐陽揚明。
點閱率:614
字型大小:

退休之後,每當閒暇,余在夜闌人靜的晚上,緬懷往事,想起以往生涯,其中有一段距今已過五十餘年的回憶,這段歲月,有我的求學年代,也有我的初次離開學校走進社會的時光,憶往之後,我對人生,感慨萬千。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憶在民國四十一年,我在金門中學高中求學的年代,其時年青思想,目空一切,天高地厚,自尚不曉,認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人物,至其進入社會之後,方知青年人之思想是幼稚的,想法是幻想的,看法是偏見的,做法有很多地方是錯誤的,也才知道青年人太天真,也太可愛。遇到事至,方感自不量力。其時,金門的時局,正是從戰亂中漸獲安定的時期,憶從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發生陸戰之後,延至民國四十一年,金門民心士氣,非常旺盛。記得民國四十一年某天,金門中學,集合了軍人及全校師生,聚在中正堂圍牆內,聽講胡司令官的訓話時,對方的共軍,可能發現了我們隊伍的目標,就開砲過來,以當時他們的武器,最遠的射程,只能打到金門的海邊,我們的隊伍,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打的到,指揮官為了安慰大家心理,只喊出口令,請全體隊伍,向中正堂靠近幾步,司令官站在中正堂二樓的走廊講台,會議照開,胡司令官話照講,到了會議結束,指揮官還帶了全體官兵及同學,到了中正堂圍牆的外面,將所有的人員,在操場上圍了幾圈大圓圈,大家手牽手,就在大操場上唱歌和跳舞,那天所跳的團體舞是「大家歌舞樂陶陶」,同學們因為太高興了,就以開玩笑的唱:「大隻雞母哺哺跳」。

那一天那樣的做法,可能明知對方射過來的大砲,是打不到我們的,所以才敢這樣故意大膽集在中正堂前的大操場上,表演歌舞給共軍看(用望遠鏡看)。

在民國四十一年,由胡璉司令官的領導下,金門的民心士氣,實在很旺盛,記得在集合的大合唱,還唱了一首「民國四十一年,一切大不同,狂風暴雨都渡過了:::」,因為那時候學校的音樂課,都是請軍方來兼任音樂老師,學生所授的音樂教材,有很多都是軍歌。至今回想起來,金門中學這一批人,都是從苦難中長大的,能有今天,應該感謝當時的領導者,重視克難創造,培養金門青年,否則,若當時金門教育斷層,金門就會變成一個文盲的孤島人,續延之後,也就沒有人才輩出的今天,更沒有進步發展的現在。

回想往事,學生時代,隨其環境變化很多,經過時局之轉變,金門整體,由危轉安,金門士氣,由低變高,視當時的金門,是從樂觀奮鬥而安定。但想起了當時個人的家境,非常惡劣,隨其整體,過了有希望的金門日子。至民國四十一年和四十二年之後,在個人之心理上,乃抱其前途無量,到民國四十三年走進社會,我就遭受失業之痛苦,休學之後,離開了學校,進入了社會,難求一職,我才明白學校與社會和學生時代所想的,完全兩回事,其時,不但受過失學之痛苦,也受過失業之痛苦,加其當時金門「九三」砲戰之危機,社會上人浮於事之競爭,身居戰時戰地之時局,走投無路,痛苦之心情,實在一言難盡。

危混之下,渡過了民國四十三年,延至民國四十四年,乃是在風雨飄搖之環境下而衝浪,所受之苦情,對人生之閱歷,實在得了不少之經驗。受盡風雨之中,至當年(民國四十四年)的年底,才得了恩人之救起,取了一份謀生之工作,這些感受,在我的腦海裡,有生之年,絕不遺忘。

人各有志,每人都有他的人生觀,但人生要達到理想,必須要與環境相配合,以我當時的環境,因太惡劣,於無形中,就變成不定的人生觀,余自思考,未知是我自己意志不夠堅強,或是環境壓迫我無法前進。尤其由休學想再復學,我的四周,均受包圍,怎麼衝,也衝不出去。只有困守待機,自誤光陰,自卑而渡。到如今,再作回想,人生原來是如此。

以當時之心理,所想所見,在看法與做法,乃須注重起行重於坐談,但分析社會與人性,雖然是有重德的善心人士,但尚是惡者眾,善者寡,所以造成事無穩固,生無安定,有些事尚有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尚多矣,因之,才會發生時時無平靜,處處無安定,人人無保障。

依聖賢之理論,宇宙之定律,若每人能依規而行,天下得太平,必無問題,可是人性貪慾者多,私心者眾,故聖人之格言,因諸不受理,即變成虛偽,似此之下,欲求生活,坐而談,不如起而行,光談理論,於事無補,吾人欲能把握實質,得其貫徹之事務,就必須從力行做起,不要只談不做,終必落空,而力行之務,尚須有計劃,依其所定,不可再等,有此作法,自然就不會悲觀,不會消極,也不必考慮前途不前途,美滿不美滿,光明不光明,在心理上存疑之思考,那是另一回事,只要向正軌直走,即可獲其力行就會快樂,困難就會隨時間而過關。

世間人,天下事,有成有敗,成敗原因,因素很多,有之是受環境,有之是因智商,有之是有命運與背景,而行中之逕,有之難,有之易,反省之下,凡事不必與人作比,因人比人氣死人,要先自量其力,不必悲觀,也莫須消極,從數十年來自作考驗,小平民不必計劃作幻想事,因幻想與空談無異,只要將有可能做到的事,先作考慮一下,而後進行,至有成果,可能可獲事半功倍之效果。勤行的人,行可除雜念,忙可除悲觀,若獲得成果,樂自然而至,到其時,就有安慰,就有快樂。

然入社會之後,有些事情,必須隨即留意,不可馬虎,因社會者,往往會有知人知面不知心之事發生,你對他好,他不一定有誠,甚以有之會以有功欲搶,有過要推,做了出賣朋友,出賣同事也有,尤其假仁假義之欺騙者,實在可怕,故欲在社會上立足固基,必須步步紮營,處處有防,方免受惡人之陷害。因人心有貪、人性有之尚有惡,不作防範,就會自先受害,語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社會之事,看起來都是美好,社會者之言,聽起來都是甜美,社會上之廣告,似是很棒,很實在,很可靠,很有幫助,但有些內容,是壞人製造出來的假貨,一時信他,隨後上當,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聽言之後,尚須再考驗,否則,就會被騙,到最後,就會上當,就會吃虧。

體會有感,社會上為何會有此現象呢?不外乎是為生活,是為金錢,為了經濟,所以才會產生騙術,用方法想要爭取,這些都是那些不勤營,不走正軌之人造出來的,尤其那些小人之所作所為,常會採用無所不用其極,致使造成社會之混亂,國家之不安。以吾凡人,所受窮苦,因受環境之壓迫,造成缺乏經濟。而我們之補作法,是以加強忙碌,欲追求生活之改善,而所有之理想,往往都是患上無從登門,雖有理想的前景,而無實際之配合,終患上有其名而無其實,等於空白。

得著有崗位可服務的人,他的實際需要,多者只是為了吃飯,也不一定是他的理想,以一般之心態,雖然肯勞苦,還是為了金錢,因為有了富足的金錢,他就很容易解決一切的困難,所以社會大家才會拚命的追錢,因為生活要金錢,事業要金錢,甚以愛情也要金錢,常聞人言:「金錢不是萬能,無錢萬萬不能」,所以大家才會重視金錢。以我腦海中之想法,這似是不該的道理,可是假若沒有它,事行便不能通順了,為了需要,為了生活,所以造成思想也複雜了,經過複雜之生活中,就得了豐富的經驗,有了豐富的經驗,無論謀舉何事,就可得其順利和得意。

經此舉證,有愛發牢騷的人,有事情,也就會容忍了,其實,在社會上,經驗是最重要,吾人既知,於做事中,就要重視。憶我初出社會時,無論對人或對事,都有患上自尚不知,行中自無詳解,工作就遇到困難。一個初在人群中作事的人,若欠經驗,雖有忠誠之心欲待人,但因得不到對方之心理,所欲做之事,可能也是行不通。

感情之事,是出於人之內心,可是有之為了責任,就會用壓力去迫人做,被迫之人,有之因有個性,於事前會採用不理之態度,到進行中,會以心不甘情不願,在不得已只有勉強應付。

我之個性,我之想法與看法,在做法上,應養其待人以和,做事以勤,抱其修養才是人生之根本,但社會上的人,即未必然,只要以他自有順利之得,對於他人之苦勞,均無考慮,並且有之會採用軟土深挖,此種作法,不僅不得人和,且在工作中能使他人之受傷。

經過經驗與體會之後,對諸事之了解亦較清楚,歸納之後,責任比任何重要,在社會做事,若出了問題,其時是依法追究責任,沒有事前之防備,到那時候,向人求救,都很困難,故吾人凡事,都要有事前的計劃,有周全之考慮,有防患未然之安排,有遇危之準備。終結之說,就是要重視經驗。

但心理之安定,是行事之根本,因無定之心,事不能專,大學章句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既近道矣」。話雖如此,然社會上之人心,與人同謀,舉事之中,常有挫折,受挫之後,情即不定,無定之心,請則不靜,無靜之態,心則不安,不安之心,慮事必亂,因亂,至其終,成敗各半。遇有失望之心情,是成是敗,那就隨環境與時局之變化了。

余常自作反省,若自學驗不足,遇事必難解危,故勤磨多練,可解不定之心。凡事之行,必須專心,方能有得,否則,事必無法順利。余明知勤學必要,但若事雜亂,應付必難,患此者,習中從事,往往會患上一得一失,有此情,焉有樂乎?

環境之優劣,心情之憂樂,影響成敗,非常密切,在五十年前我之環境,非常惡劣,其時所受之痛苦,無論精神或物質,都是居於前無目標,後無後援,完全都是處於孤軍戰鬥,自力更生,又當時的金門,都是不停的砲戰,(國共之戰)個人謀生困難,居於其境,雖有志,而志不順,雖有理想,而理想似幻想,體會有感,人生之可行者,無論何事,是大是小,是公是私,只有樂觀奮鬥,面對現實,遇挫容忍,抱定希望,烏雲過後,晴朗就會自然而開明。

到了老年期,再與往前作比,別人就比不上我們這些過來人(痛苦期)的快樂了,因為他們是自幼居於優良的環境,只過著生活享受的一面,而無嚐過生活痛苦的經驗,憂與樂,苦與甜,滋味之別,他們無法認清。至於人生之究竟,他們沒有比較過,怎麼會知道呢?

無事閒思,往事之過,已五十年餘,這段時代,余有自覺,人生原來只不過是如此而已。

回想之下,深深體會,戰爭是罪惡,在五十年期,金門的民眾,都是受戰爭而圍困,跳也跳不出去,生活又窮於經濟,憑其勤耕種田,靠天下雨,才有地瓜吃,這種的環境,都是受時局所安排,受封鎖所控制,受戰爭所困守,做那時代的人,無論是生活、是生命,可以說都是聽天由命的可憐人。

回憶之中,從五十年前與今作比,現有小三通,外出無限制,交通無受阻,只要你有聰明才智的實力,你可以到處廣遊,自由發展,不必受那戰時戰地的出入限制,兩期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這些往事,以我之齡,都是親眼所見,親經閱歷,亦深深感覺,戰爭是罪惡,和平才有幸福,人民欲得享受,必須生於太平時期。

談其時局,現雖由危轉安,由苦轉甘,由憂轉樂,可享安康之人生,但現我已老矣,雖然,風雨交加過今歡,和平之日顯明光,心望長生不老福,唯限人壽無保專。說再多,想再廣,慮再遠,乃是一場空,因人之壽命是有限,雖然很想延長壽命,多得享福,但若無健康之身體,只有想,也是幻想,人到老,力不從心,想回青春,補個享福,怎麼補也是補不起來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