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長髮為君剪

發布日期:
作者: 楊若林。
點閱率:808

著名散文家張曼娟在「誰剪去我的長髮」文章裡,提到女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件解不開的夢魘,一是聯考,另一個則是髮禁。她甚至認為:曾經我和童年告別,必須剪去長髮;然後我成長為一個等待愛情的女子,必須蓄著長髮。

瓊瑤式的愛情故事情節,總把女主角描述成弱不禁風而長髮飄飄的樣子,女子在那燈火闌珊處等待白馬王子的愛情,所以林青霞、林鳳嬌或王祖賢,個個都是長髮披肩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以至於有很長一陣子,台灣未婚女孩子很多是長髮中分而漫步輕盈,此種形象引導所謂美的流行自不在話下。

「所以女孩子認為男人應該都會喜歡長髮披肩的美女」,有一位兩性專家為此下了註腳。雖然她的觀察與結論見仁見智,但是「美女與長髮」的確相互媲美,甚至讓許多女生對此審美標準深信不已,而且美粧產品也順勢推出系列滋養秀髮的保養品。

所以此種結果不管是否真實反映男人與女人的心情,至少應驗古人所說的那句話:女為悅己者容。只不過在兩性平權的年代裡,這種心理多少代表著男人沙文主義的遺毒仍然存在,因為很多女性已經不在乎是否要迎合男人而活,況且在活出自我的理念中,男性的評價根本不算什麼,甚至有人認為在某種層次裡,此種心態著實不僅讓人嗤之以鼻,更是失之於膚淺!

如果以這樣的邏輯衍伸下來,那麼主導長髮與短髮的審美觀,應該還給女性自己才對,所以不至於因為讓男人歡心才蓄長髮,當然也沒有那種長髮為君剪的浪漫了。

不過話雖如此,女人一輩子當中還是很在乎頭皮上的美觀,其實連男人都是如此,所以男人在步入中年之前照照鏡子,大都會為逐漸前禿的髮際而唏噓不已,甚至極力的想塗抹一些偏方讓黑髮重現,可是事實證明那些都是徒勞無功罷了,所以女子重視秀髮的心情便是極其自然之事了。

當然把兩性關係當作學理實驗加以分析是一件不浪漫的事,許多人還是願意相信愛情是美好而且浪漫的,所以心中有期許、等待和美好夢想,那麼生命也因此而顯得更璀璨而且多采多姿。

基於這樣的理論,我們相信女子在頭髮上所作的文章,應該有絕大部分是為了讓心上人欣賞與稱讚,其它一部份則是全然為了自己而粧扮。如果真的是這樣的心理來看待長髮飄逸與短髮俏麗,那麼女人一生中可以為秀髮所付出的心力將不在話下,而且是心甘情願的為百變秀髮而煩惱。

當女人發出「長髮為君剪」之嘆時,粗線條男人們應該也要多費一點點心思,在水泥叢林裡全力往前衝刺的閒暇之餘,偶爾回過頭來看看心上人為他們所努力的成果,才不至於讓那些長髮為君剪的女人傷透了心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