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武打仗去
民國三十八年阿伯回金門走金星電船(汽船),在農曆八月初六是大難的日子,去打南太武山,那時軍隊封船,阿伯他們的船在中午到廈門,兵仔跟隨下來,要他做支援軍,而那時的制度叫你去你就得去,在船上客人上岸離開後,兵仔就在岸上等你,機關槍對準你,不跟去做支援軍的下場就是一槍斃命。因為你行船人的服飾和搭船客人間有明顯的差異在,所以你掩飾不得下只得去當支援軍。
原本阿伯是駛船的人不用去打仗,但因為發生了一件事:阿伯掌船,船行駛到廈門半路時,他先請問團長,船要停泊內港或是外水或是靠岸,站在一旁的衛士就動手打了阿伯,讓阿伯的耳朵過了好幾個小時都還沒有知覺,阿伯接下來的動作就是閃躲,當時礙於阿兵仔有槍在身,否則憑他的本事,兩個兵仔他都不怕,更不會成手下敗將,被打一拳後的阿伯滿腹生氣,就讓船駛到沙岸上,衝力的結果使半艘船身在沙灘上,這是相當危險的動作,因為假若敵軍打過來沒得逃下就會被制伏。這層關係下,導致了阿伯行船人的身份也須當支援軍去。
在天入夜後,一個班長過來要他帶路,說阿伯是在地人路比較熟,這樣的指示,誰敢不從?不從著一槍就斃了你,在前線,人命是比螞蟻還不如的,當時只穿短褲汗衫的阿伯,被押著說走就走,沒有討價還價的議價空間,八月份時天氣的奧熱你可想像那份無奈。
在第一晚上,被押在前的阿伯被後面的兵將褲帶拉著,晚上黑淒淒下,被後面的兵拉下你就要蹲或趴下,拉起來你就得跟著站起來,推時你就得前進,沒有語言的溝通,有如傀儡般的聽那兵的動作語言,若有子彈跳來,中槍的必定是前頭的阿伯,但人算不如天算,躲藏在後用阿伯當槍把子的那短命士兵,竟然中彈身亡,這事後阿伯推論,有可能是子彈打到頭後反彈回去使那士兵中槍,而當時的阿伯也不知身後的人已中槍,只知他一拔阿伯就倒下,那時嘴乾肚餓下,一躺下就睡著了。但不太敢睡死,到天將亮時,和我國軍對戰的共軍總共攻擊我軍三次,一次在十時左右,一次在十二點過不久,而最厲害的是天將破曉那時刻,共軍無數全攻上,那時在打仗前線打死人無罪下,阿伯也解決了幾個共軍,之後向後頭的士兵問話「老蔣、共軍攻過來了,我們怎麼辦?」在沒回應下,阿伯在照明彈照得整個天空好似白天般的處境下,搖身後那老將蔣(註那時的士兵都用老蔣稱之),怎麼沒回音,再搖一次,還是沒回應,伸手摸一摸,摸到整手的血,阿伯知道士兵死後就想法子開溜。
因為算是前峰的阿伯就只好繞過跟隨而來的士兵旁邊,連跌帶跑的總算走到海沙墘,海沙整片白蒼蒼,空無一物,隨意一個移動物,很容易遭槍擊,而我方船上的人因視線不良下,很容易送你子彈吃讓你去見閻羅老子。阿伯利用地形地物,月光下的陰影慢慢趁著漲潮時刻跑回船邊,由於是臨時支援軍,沒有口令暗號下,分不出你是敵是友下是十分危險的,你不能大方的上船,阿伯就慢慢走近靠船些再下水用蛙式游泳法(儘量不製造聲音一游向船邊,然後再從錨索爬上去,他形容一到船上,喘了個比大砲還大聲的大氣來,感嘆命還在。曾經在南太武山上口渴下,山上墓地的「皇金甕」,先拜個三拜,口唸感謝詞後,就動手掏起皇金水來喝,喝兩口後,人骨頭就出現,說有多恐怖讓你難以想像。這是阿伯第一次的打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