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物、惜福
一大早,開著我的電動代步車,進城買東西,回程時,在靠近浯江大飯店時,看到兩包天工貢糖被拋棄在路邊的草地上,一包還未開封,一包已開包,有兩三個跌露出來。身後不遠處有環保工作人員在清理環境,想來不久就會清理到這裡,這兩包被棄置的貢糖就會被收進垃圾袋,丟棄!看到此情此景,使我興起兩個想法,第一個是:棄物者沒有公德心,破壞環境的整潔。第二個是:棄物者實在不知愛物、惜物。不管有任何理由都不該將這麼美味的食品丟棄。依地緣看,可能是來金門旅遊的觀光客,如果是不愛吃甜食,也可請同行的旅伴吃,或是帶回家請親朋好友嚐嚐。這樣的隨便亂丟,實在是很不對的!
在台灣有很多吃到飽的餐廳,如火鍋店、披薩店、牛排館、日式小火鍋等。只要付一定的消費額,餐廳中的沙拉、點心、水果、刨冰和杜老爺冰淇淋隨意吃到飽。我住在花蓮時,有一位好朋友小惠,她和朋友合開一家火烤兩吃的火鍋餐廳,一人199元吃到飽,我看她生意不錯,營業時間總是忙得很。有一次去用餐時,我打趣的說她生意不錯,賺錢囉!她搖搖頭說:「沒有!」我說:「怎麼可能?」她說:「你看那桌的人客,已經吃了將近2小時,甚麼東西都吃過了,就是捨不得走。好像在等肚子裡的食物消化完,好再吃一輪。」「那邊那桌老夫妻,看似吃不多,但是儘檢最貴的東西吃。」「那桌的胖太太每次來都帶3個小朋友,小朋友不收費,可是吃得可不少。」「每個來光顧的顧客,都像要撈夠本似的,那有甚麼賺頭?」「有些人客拿了太多食物吃不下,就勉勉強強地吃完或是留在鍋底,這麼浪費,看了真氣!」聽她這麼說,我不禁有點汗顏,因為我每次也是吃得飽飽的。但是,我是不會將食物留在鍋底,那麼浪費的。像這類吃到飽的餐廳都會在餐廳內掛上警示的牌子,說明食物剩餘太多要罰多少多少錢,但是一般店家也只是口頭上說說,不太會真的實行,因為還是希望顧客能再次上門光顧。剩餘的食物只得當廚餘處理了。金城鎮北堤路開了一家無煙燒烤的餐廳,只要選定主食,其餘的副食和冰淇淋也是自由取用。暑假女兒帶小外孫回來度假時,我們全家曾去光顧。依我看,還好,我們的鄉親還不至於那麼浪費。
我們絕不可浪費食物。日常三餐要計算好食量煮食,吃剩下的飯菜寧可留到下一餐食用,也不可吃得過飽。吃得過飽和丟棄食物都是會折福的。吃得過飽不僅傷胃,還會損壽致病。人的胃就像氣球一樣,氣球的氣打得飽飽的,經過一段時間,把氣放掉,氣球的彈性就會喪失了。同樣的道理,經常吃得過飽的人胃一定很差,消化能力一定不好。況且吃得過飽或者在肚子還沒餓以前就吃東西,一定無法感受食物的美味。
我們不僅在飲食方面要惜福,其他日常衣著和用具也都要惜福。不要看到東西就想買。因為如果買的東西不實用,再便宜也是一種浪費。每當百貨公司或大賣場舉辦促銷活動時,總是人潮洶湧,大擺長龍,東西不是便宜就好,總要考慮到東西的實用性和是否真的需要,而不只是貪小便宜。
有一位日本青年,名叫中島光藏,他為了學習彫刻佛像,就去拜訪日本優秀的彫刻家高村東雲,想拜高村東雲為師。高村東雲只教他到井邊學習汲水,並沒有對他說什麼話。
但他看了中島光藏的汲水動作以後,就破口大罵,叫中島光藏回去,不要學彫刻了。其餘的弟子看到中島光藏那副可憐的樣子,就留他住宿一夜。半夜時,中島光藏被人叫醒,帶去見高村東雲,高村東雲溫和地對他說:
「白天我大聲罵你,你大概不知道我罵你的原因吧,現在我解釋給你聽。 佛像是神聖的,因此彫刻佛像的人絕對不能沒有一顆虔誠高尚的心。雖然水不怎麼值錢,可是你卻不能隨便加以浪費。我看你汲水的時候,水潑到地上,你都毫不在意。一個把東西糟蹋而不知反省的人,怎能刻佛像呢?」 聽完了這一番話,中島光藏深受感動,痛改前非。高村東雲看他還是可造之材,乃准許他投入門下。後來中島光藏也成為有名的彫刻家。這是禪語百選中的一個很感人的小故事。總而言之,我們要時時養成惜物、惜福的心。
宋代高僧法演禪師說的好:『福不可享受到盡頭,假如福享盡了,幸福和快樂的泉源就會枯竭!』所以,我們理當好好愛惜我們現有的福份,絕不暴殄天物,隨意丟棄任何可用的物品。願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