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獲新生‧心聲

發布日期:
作者: 摳呆。
點閱率:574

深感健康的重要,是生了病後的體會。

十二月十三日在縣立醫院,我動了一個小手術,在外科陳醫師操刀與李小姐的協助下,將困擾我許久的小麻煩給取出來,亦恢復了健康。

第一次發現身體的微恙是在年初的一個十一點多的晚上。就像電視上常演的一樣:「我自己的身體我知道,我感覺我的情況不妙了」。

就兀自這樣無謂地想著──想著法國還沒有去、想著日記還沒有好好整理、想到還沒有囑咐些什麼(儘管也沒有多少財產):::。寂靜的漫漫長夜,在沒開燈的房間,頭一次感受死亡如此接近!一股不能掌握未來的壞情緒:::,在這個晚上,我竟無助到哭了。

一夜難眠後的早晨,眼睛腫到變成雙眼皮應該是一個晚上中唯一值得高興的事。為了避免過度高調渲染了病情而驚動到媽媽,我撥了通電話給三姐,在腦袋一片混沌的狀態下,第一個想到的是她。

「來台北看吧!」一貫理性的三姐,不假思索地提出她的建議。

似乎又不經意地再次提及記憶裡不忍觸碰的那一塊;在醫院的急診室裡我們失去了一生摯愛,一輩子都不能選擇承受分離與生病的苦,但至少還保有一絲絲可以不陷入椎心來源的能力。

適逢公司在職訓練之際,便掛號台北知名的大醫院就診。這般捨近求遠所得付出的代價,除了得花上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外,繁瑣的掛號程序與冗長的待診時間著實難熬;接近午時的片刻,外頭初春的太陽照不進在B1待診的我、的心;待診的人愈來愈少,遲遲未能看診了解病情的心情愈發沉重。待真正看診完已是約莫三個小時後的事了,原天真地認為能好好瞧瞧躲在身體裡那調皮的小玩意兒到底在搞什麼──還是得適應不同醫療環境求診的差異。

該到外頭等車了!等著下一次再掛號照片子,進而再周而復始地掛號確定開刀時間、開刀、覆診:::;想想得再經歷不下四、五次心理上的煎熬,壓在心頭上的不安凌越了我可能的承受,最後,我選擇回金門,再度面對一直以來逃避的不得不。

身體出狀況了,最憂慮的莫過於媽媽了。這次去了一趟台北卻沒能把身體治療好再回來,在媽媽的臉上,再度看到了媽媽乍聽我身體微羌時深鎖的眉頭,似乎愈發加劇些了:::在低聲自喃的那些片刻。自私如我,一直以來都只在乎自己的在乎,卻忽視了無謂的矜持背後繫著一顆媽媽愛護的心!於是,在新年開工後的幾天,毅然決定向那小麻煩開刀。

在外科陳醫師(以下簡稱為「老陳」)看診後,便安排好了下次照超音波的時間─在看診後的一個禮拜。

在翹班的一個禮拜四下午,我如期地到縣立醫院接受檢查。初踏上二樓,在超音波室外早已排了許多待診的人;我稍走近些,身穿制服的我引來周圍歐巴桑的側目:::,心想是被看穿我是翹班出來、還是因為我年輕卻得接受檢查的突兀?

「唉!我也不想的。」站在門邊,一種被決定未來的不由己挑起了蠢蠢欲動的悲情主義;不想讓人擔心的沉默,承受的支撐力量竟變得如此脆弱。

所幸有上天眷顧,在約一、二十分鐘的超音波檢查、替那小東西驗明正身後,證實它沒有那麼麻煩,醫生許我一個未來了:::;開車回公司的路上手仍不自覺地微顫著,但心裡頭是踏實的!

曾經如此貼近傾聽生命,就怕「不能」的積極人生態度,在做完超音波檢查後,心中的踏實取代了對生活的熱忱,仗恃已能掌控生命籌碼的自以為是──整整半年的時間,我輕忽了!我輕忽了媽媽呵護至極的叮嚀;於是,躲在身體裡的小麻煩慢慢擴大它的勢力:::;壞東西在我的身體裡,一點一點侵蝕的,是媽媽的心。

有時常在想:一向把情緒隱藏起來的媽媽到底承受了多少?幾絲明顯可見的白髮;似乎就可嗅出些端倪;若把母愛量化求個數字出來,我想就是──得把那顆比一般人多憂慮的心×可以湊兩桌麻將的小孩×每個小孩的年齡×小孩結婚後對另一個家庭的擔憂,最後再扣掉從沒像關心我們般關心自己的身體,得到的程度,一次加諸在媽媽瘦瘦的背膀上;儘管得到的數字並沒有一個正確答案,但卻能感受到媽媽強烈的愛。也就是這份來源,在十二月中旬,預約了老陳的夜間門診後的隔天便準備接受開刀,憑藉的就是這股力量。

開刀當天好冷,在往醫院的一小段路走得慢,我跟在媽媽的後頭踡曲著身體走;媽媽誤以為我冷得發顫便囑咐我走快些:::;那擔心的神情,一點一點的累積壓得媽媽的眼皮好沉,又何能對媽媽傾訴我著實害怕的事實呢?這一天真的好冷,緊抓著領口的大衣裡,有著媽媽滿滿的愛在裡頭!

雖說只是一個小手術,但在換上手術衣和在同意書上簽名後,卻煞有其事地緊張了起來。老陳真不愧是「走跳」醫療很多年的醫生──進手術房後,似乎一臉就看出了我的緊張,為了緩和我的情緒,在手術的過程中,嘴巴比正在動手術的手還忙,舉凡從和我工作領域相關的話題到最熱門的政治皆是手術中談話的內容:::;相較於手術前的怯卻,開刀時笑聲彌漫的氛圍是我壓根兒沒想過的;在二、三十分鐘的手術過程十分順利,儘管在要開個傷口把小麻煩取出來時,一股像用電蚊拍抓蚊子的燒焦味讓人頭皮發麻,但心裡頭就是有份篤定,就是覺得老陳能做得很好:::那無厘頭的老陳。

大約九點許開好刀,依循老陳的叮嚀壓緊傷口,以致走起路來像個佝僂的老人:::,我想看起來就像是個軟弱的病人吧?!媽媽堅持要請假的大姐開車來載,最後我還是自個兒開車回家了,就是愛逞強,麻藥退了的「體會」就深刻了。

慢慢地走出醫院門口。天好像才剛亮不久,在開完刀的此刻,似乎也看到了一點點可能的亮光在閃耀著呢!

一回到家,在媽媽的「護駕」下乖乖進房間休息;能於上班日在房間趟著看電視也是生病才有的奢侈。暖暖的棉被阻隔了寒冬的冷空氣,只有廚房炊煮的聲音傳進來,一陣一陣的。直到只剩下房間電視的聲音,媽媽打開了門,端了午餐進來;一會兒又拿了藥、倒了開水好讓我吃藥:::。麻藥開始慢慢退了,隱隱作痛的,已分不清是傷口、還是心疼讓媽媽難過了。

時間一點點帶走傷口的不適,也才能讓我走出房門,陪在客廳的媽媽看電視。閒聊中,提及爸爸之前接受些檢查和手術時的往事,娓娓傾訴的話語裡摻雜些難以啟齒的生硬;每個家庭成員的每一段,她好像都一起痛上一遭,細細咀嚼中才猛然發現──我已讓媽媽擔了多少的心啊?在我自認已做到身為子女的唯唯諾諾之際,卻沒有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直到受了點傷才真正領悟痛得深!想要一一實踐對父母親的承諾,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開刀後的禮拜六是我的第一次覆診。老陳專業且心細地檢視傷口復原狀況並換好膠帶,也沒忘了非常不客氣的自豪地說傷口開得十分完美;我翻個白眼、笑著沒有回應他,縱使心裡著實這麼認為。一位女性長輩看了我的傷口後,直說相較於她女兒,我的傷口縫合的非常好。(哈哈:::,老陳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耶!)猶記第一次掛老陳的門診時,我對他說我的病況時,他竟反問我說:「妳怎麼知道?」「:::」

開刀後的現在想起這爆笑的橋段令人玩味,孰知在開刀之前的惶恐與不安全感,我追問了一堆的同學與朋友有關老陳動手術的經歷,現在想來真是冒犯。能夠拂去停留心中已久的一片烏雲,老陳的專業讓我可以試著面對,儘管:::那「傷口」仍未癒合。

開完刀後的一個禮拜,恰逢大樂透的頭彩連續槓龜了好幾期,深信手術後運氣會不錯的我拿了開刀的日期時間簽了一組樂透。結果──還是一如往常的作了公益;雖然開刀的號碼沒能讓我中個樂透,卻讓我賺得了無價的健康。

2  是我傷口公分大小

4  是我一個月內至醫院報到的次數

13  是我因為開刀而沒洗澡的天數

千千萬萬 是我對老陳的感謝

今天是我開刀後最後一次覆診,在老陳的細心看診下,我過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平安夜;一樣沒開燈的房間,擁抱著大家的關懷,即使開刀的感覺十分不好受,但我知道我仍擁有很多!

重獲新生的心聲似乎都講不完:::;打個電話給miss楊吧,得叮嚀她早點到醫院做追蹤,還有下一個耶誕節在荷蘭過的約定!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