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祖父
祖父離開人世是在我高中畢業,準備參加大學聯考的那年暑假,距今已有二十二個年頭,但往日相處的種種景況,卻常常不經意的浮現腦海,隨著思緒自由飛竄,我喜歡沉浸在沒有感傷,只有暖暖思念的回憶裡,那是另一種幸福!我對爺爺的思念從來不因時間的流逝而稍減,因為我們爺孫倆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感,絕對不是一般親情可以比擬的,我常常在想:我對爺爺的感情應該遠遠超過父母吧!︿這麼說對父母有些不公平,但我確實這麼認為。﹀
爺爺的風骨和氣度是整個村子所公認的,聽爺爺說起在爸爸七歲,叔叔四歲的時候,奶奶便先一步離開人世,爺爺三十出頭便喪偶,一直沒有再續絃,但那種清心寡慾的人生態度,造就爺爺硬朗健康的身體,一直到九十一歲仙逝,走路仍健步如飛,吃起花生不輸給年輕人呢!爺爺一直是村中一位可敬的長者,記憶中爺爺是一位熱心公益,大公無私的人,村中的婚喪喜慶總少不了他,任何疑難糾紛只要他出面都能排解,因為他的心胸是如此的磊落和公正,大家都很服他呢!
家中務農,經濟狀況不佳,但爺爺仍然在能力範圍內,捐輸幫助比自己更窮困的人家,而且從不記在心上,直到爺爺過世多年,還有村民拿錢來還呢!爺爺曾經赴大陸拜師學藝︿武功﹀,所以練就跌打損傷的推拿術,記得童年時候,村莊有大批的駐軍,每逢行軍操練,總有一些跌倒扭傷的情形發生,在外島醫療缺乏的年代,爺爺就是免費的醫師,一瓶高粱酒,一雙萬能的手,替多少國軍將士減輕痛苦,記得童年時候,每當傷者由同袍攙扶著前來求診時,那一張張扭曲痛苦的臉,傷處腫得如「麵龜」,推拿時尖聲哀嚎的慘狀,至今仍歷歷在目,但經過爺爺的神手後,總在幾天過後看到一位神采飛揚的年輕軍人拿禮物前來道謝︿爺爺堅守分文不取,禮物退回的原則﹀,兩張不同的臉孔讓我無法聯想為同一人,所以爺爺一直是國軍弟兄們心中的英雄,也是大家共有的爺爺。
曾經聽媽媽提起,在傳統守舊的農業社會,男女關係的分際是要十分謹守的,在那個不太文明的農村社會,長老還可以動用私刑,而且不受法律的約束,村中有一對不是夫婦的年輕男女,被懷疑逾越男女尺度而被動用私刑,二人雙雙被綁在木門板上,推入大海任由自生自滅,也許上天垂憐,因為潮汐的關係又被推回岸邊,保住小命,但長老們依然不肯放過他們,認為他們傷風敗俗,罪大惡極,因此二度動刑,並在門板上綁上石塊,準備再度填海,在那個長老命令大如天的時代,爺爺不怕觸怒眾長老,硬是挺身而出,獨排眾議為二位說情,但仍是無力回天,二位年輕人眼見無法挽回,便用極為無助哀怨的眼光,深深的注視著爺爺,說了這麼一段話:「可敬的爺爺啊!雖然我們彼此陌生,但您肯為我們說話,我們已經很感激了,雖然今天我們還是得死,但我們一定不會忘記您的大恩大德,祝福您世世代代都出好子孫。」說完四眼一閉,絕望的任人擺佈,多悽慘的一段真人真事,我唾棄先人的無知和殘忍,對爺爺的義行更是感佩在心。
中國人重男輕女的觀念在早期的農業社會是很明顯的,媽媽生完大哥之後,為了再添個男娃兒,便連生了六個女兒,在灰心失望之餘,又要張羅七張嗷嗷待哺的嘴,簡直是心力交瘁!而父親呢?同樣有著威權時代大男人的本性,再加上農事已經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因此幫忙照顧幼兒簡直是天方夜譚。唯獨祖父開明的個性,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是珍貴的,從來沒有拿公公的權威來苛責媳婦︿在五零年代這是很難得的﹀,反而一肩挑起照顧孫兒的責任,家中七個孩子的嬰兒期都仰仗爺爺的幫忙,記憶中爺爺留著銀白色乾淨漂亮的鬍鬚,有如武俠片山中修行的得道高人。鬍鬚是嬰兒最喜歡把玩的現成玩具,總是把爺爺抓得哭笑不得,因此他老人家應變了另類的抱法,聽媽媽說起:爺爺將孫兒背對著自己的胸膛,一隻強有力的大手托住嬰兒小屁股,另一隻手環抱嬰兒整個身體,如此一來,爺爺的寶貝鬍鬚免受災殃,嬰兒也在安全溫暖的懷中,盡情欣賞四周的景物,視野開闊了,加上爺爺總是口中念念有詞,所以爺爺只要接過哭鬧的我們,大家立刻安靜下來,真是太神奇了,這是爺爺個人的魅力。
家中有七個孩子,雖然爺爺都是一視同仁的疼愛,但總覺得我和他的緣分好像特別深,那種感覺是除了家人的親情外,又多了份心靈的契合和心電感應,雖然爺爺已離我千里萬里,但至今仍然偶入夢中。記憶中我和爺爺從小就很有話聊,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窩在爺爺身邊是我一天中最幸福最開心的一件事!不管再累再忙我都不會放過,因為那是我心靈充電的最好方法!我家後方就是公車的總站,國中高中時,一早爺爺會站在巷口目送我上車上學,黃昏時只要公車轉入車站,第一眼就會瞧見爺爺的身影,六年如一日,從沒改變過,那是多麼窩心的感覺啊!說也奇怪,就在我高中即將畢業,必須遠離家鄉到臺灣就學的前夕,我竟然心思紊亂,多日食不下嚥、睡不安枕,自己卻不知道原因為何?直到船期將至的前兩日,爺爺硬朗的身子,毫無徵兆的預警,他老人家卻躺下了,這時我本想放棄他鄉求學的念頭,爺爺卻堅持要我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否則他會走得不安心,我只好強忍淚水順從了,當我告訴爺爺等我考完大學聯考,一有船期便會即刻奔回,爺爺卻又心疼的說:「傻孩子,爺爺年紀大了,也該回去了,你不必旅途勞累,爺爺等不到了!」當我轉身逃離,一陣嚎啕大哭之後,也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了,兩天後,告別家人搭上軍艦︿當時沒有民航飛機﹀,就在船隻航行在臺灣海峽的當晚,爺爺入夢來了,他走了!無病無痛的睡著了!當我船隻抵達高雄,再輾轉搭乘平快火車來到臺北,已是兩天以後的事了,收到家中電報︿當時並無電話通訊﹀,爺爺仙逝的時間和我夢中時間恰巧吻合,這是親人的心電感應啊!我終於了解幾天前無來由的反常行為,原來是冥冥之中的提醒吧!但平凡如我,如何能未卜先知呢!但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家鄉生活爺爺陪我到最後一刻,這是何等的緣分啊!
人的一生有各式各樣的緣分,我相信因果循環,年輕時曾經有一種想法,希望藉由催眠治療回到過去,了解與身邊人事物的關係,尤其是我與爺爺這段不平凡的緣分,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漸漸淡了,一切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