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學好書法之研究

發布日期:
作者: 溫仕忠。
點閱率:836
字型大小:

─兼談金門書法推展

  寫大字要結構好,間架要穩,得到自然美,古人有用掃把沾水在石上學寫字,或在几案上寫字,石和几都凹下去,學書法除有恆心外,還要用天份,才可以成為名家。

︽豐坊筆訣︾也說:學書者已知用筆方法,尤須博觀古今碑帖,對書法結構,全幅布白,行間疏密,字和字,行和行,照應起伏,正變巧拙,無不暗記於心,下筆時候,一點一畫,講求來歷,都從碑帖中出來,才能自立門戶,今人不聞古法,不見古帖,妄以自己小聰明,憑空創造,自己字體,有些偏鋒,字體乖戾,滿紙邪氣,畫虎不成,反類犬,所以古法就泯滅矣。上言確為時下流行風氣,提鍼砭之言。

從上列各名家所言,寫字身體要正,心正筆正,抓好筆,把好墨,用好紙,用好硯,以心指腕,以腕使筆,全神貫注,所謂「存乎之妙,全在一心」,持之有恆,每日練字,久而得之自然,自有成就之一天。同時多習古碑帖,玩索其精神,擴大書法領域,吸取各家之長,完成自己一體,一個書法家要有豐富學識,高享品德,不但會寫好字,也會欣賞書法,評鑑書法。

書法是分天份和努力兩方面,兩方兼修,才算真好,張懷瓘曾經說過,一要天份,二要自己努力。今讀︽書學格言疏證︾,不厭其詳撮其要義,提供愛好書藝朋友參考。

●金門書法推展

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金門仍處在烽火歲月期間,但對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不遺餘力,民國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金門政務委員會,在朱子祠辦理「四書講座」研讀聖學,每周一次,在晚間舉辦,有軍公教二百餘人參加,由政委會秘書長蕭政之將軍主持,戰地掀起讀經風氣,絃歌之聲不輟,經二年始停辦。

民國五十九年,金門地區愛好書法人士,有姜炎、陳楷、柳濟川、曹燮堯、田嘯秋、廖世覺、孫法一、李廷南、許啟明、黎光表、蔡爾誠、唐慕玲、溫仕忠、縣籍王觀魚、張奇才、張榮強、傅維德、傅子貞、楊禮周、李贊發、李世琅、王俊凱、薛祖森,由湖中老師王俊賢等發起,成立籌備委員會,得金門縣立社教館王館長之輔導,於同年十月三十一日,成立「金門書法支會」,由王俊賢當選首屆理事長,總幹事薛祖森,秘書溫仕忠,經年餘王俊賢調回台灣任教,理事長一職,推選張奇才繼任,續蟬聯任,當年因經費短拙,經一二年始辦會員聯展,唯對社會服務如市招、寫春聯,社教活動繕寫標語,同時在金城國小選擇五、六年級學生開辦書法班,每周給予二小時書法教學,由傅子貞老師等任教,書法向學校紮根。

民國八十六年,本會依人民團體法改為「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由張奇才當選,總幹事王林進接任,九十一年任滿改選,陳添財當選理事長,總幹事洪明燦接任。在張奇才理事長任內,除經常舉辦會員書展外,曾參加台北中日書法展,派員參加「中國書法學會」主辦「書法研習班」為期四天,探討古碑帖,及古代各家臨碑精神。曾參加廈門、泉州、福州市,兩岸三地聯展文化交流。在陳添財理事長領導下,秉持本會一貫精神,每年參加總統府新春開筆揮毫大會,會員到各鄉鎮為民眾寫春聯,本年元月會員二十人,受邀參加廈門市,新春寫春聯揮毫大會,三月舉辦會員「澄懷觀藝書法展」相互觀摩,提高會員書法造詣,培養更多愛好書法人才,不讓呂世宜、洪作舟等書家,專美於前。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