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讀詩札記

發布日期:
作者: 謝輝煌。
點閱率:961
字型大小:

二十多年前,在國軍文藝中心交誼廳,見過一幅為黃杰將軍祝壽的畫,畫上有一首題畫詩,最後兩句是:

  太平時節英雄懶

湖海無邊草澤深 

只此兩句,一幅大將功成,「泛五湖,戲滄洲」,隱居市塵草澤之中的畫面,已躍入眼底,動人心絃。

唐朝以詩取土,煉出了不少詩人;民國近百年來,內憂外患頻仍,熬出過不少鐵血英雄。黃杰將軍,湖南人,黃埔一期,從東征、北伐,到抗日,戡亂,身經百戰,間關萬里。軍書旁午,不忘詩書。每有興會,啣杯賦詩填詞,不乏感慨悲歌之作,被人譽為儒將。民國三十八年冬天,他率領三萬多來自各個不同部隊的「殘兵敗將」,進入法屬越南。懷著「憂讒畏譏之情,去國懷鄉之感」︹黃將軍語︺,不卑不亢,與法軍苦纏三年多,終於「不辱使命」,在法軍戰盤鳴放禮炮聲中,如蘇武歸漢,率師回台。這個歷史鏡頭,令人至今不忘。

黃將軍於民國四十二年七月三日返台後,歷任台北衛戍司令、陸軍及警備總司令、國防部長、總統府參軍及戰略顧問、台省主席等軍政要職,建樹良多,政聲斐然。退休後,曾邀約學術界重要人士如陳立夫、楊亮功、羅光::::等,修︽中國子學名著集成︾一百零二鉅冊。而追隨他從越南金蘭灣、富國島返台的官兵,遍佈各軍種各階層,為當年的軍經建設,做出了流血流汗,甚至捐軀的貢獻,他們「吃台灣的米,喝了台灣的水」,但可俯仰無愧。黃將軍在滯留異域期間,除了要法國政府及軍方週旋,確保我方尊嚴並爭取我方利益外,還要教導官兵自力更生,並在體能和戰技方面勤加鍛鍊。另外,還辦了油印小報來調劑官兵生活,滋潤官兵心靈。他的詩詞,官兵用日記本抄著,在夕陽晚風中朗誦。其中四闋︿憶江南﹀,官兵多能背誦默寫。原詞如下:

其一

  南國夢,異域莫勾留。檻外笙歌空度曲,關山難越使人愁,月滿望鄉樓。

其二

南國夢,夜靜露華濃。壯志未酬歸未得,千愁萬緒付千鍾,獨坐明明中。

其三

南國夢,望斷是斜陽。西貢城頭燈似錦,暹邏灣上月如霜,扶醉立蒼茫。

其四

南國夢,長憶故園秋。何日金陵逢故落,秦淮河畔月當頭,橫笛泛中流。

  這四闋︿憶江南﹀,他的同鄉南京師大老教授吳奔星︹已故︺讀後來信說:「黃杰將軍︿憶江南﹀,鄉愁滿紙,真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感:::四十年代中期曾見於金陵,中年英俊,以為僅是『武將』,不圖文墨清麗,至於此極,於李後主亦不多讓也。余讀其詞,亦唏噓久之也。」

英雄只合亂世生,湖海草澤,山崗林莽,是他們的家。他們活躍於斯,戰鬥衝刺於斯,歌哭於斯。虎嘯龍吟,念念為救國而犧牲,時時作衛國之準備。山被磨成平路,石被踩成泥沙。肝腦塗地,鮮血染紅征衣,無怨無悔。然而,天下平靜︹含冷戰時期︺時,他們只好像啼破五更天的公雞一般,隱身於池畔草叢,溪邊樹下,尋找昆蟲充饑,或閒散於衖外巷內,做個看人忙的閑人。縱家鄉田園荒蕪,他們也使不上半點力了。而「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稼軒︺的落寞,就伴著他們走進黃昏了。想黃將軍九泉有空,重賞那畫,重吟那詩,恐也無心再重讀自己的「回想當年,匹馬縱橫河洛,時勢豈全非?」捲土重來當有日,狂瀾待挽,舍我其誰?」︹鎖重闈︺了。︹按:黃將軍的︽留越詩稿︾收在他的︽海外羈情︾一書中,他的︿憶江南﹀和︿沁園春﹀,留越國軍官兵多抄錄傳誦,筆者於四十四年在浙江海外的南麂島服役時就曾抄來熟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