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訪問—咖啡的滋味
「家庭訪問」這件事,現今社會都採用電話、聯絡簿、電子信箱或家長日當天進行,再不然就是遇事家長親自到學校溝通,甚少老師主動到學生家中拜訪,除非是特殊孩子、特殊事件必須行之,為了安全起見,也要大費周章的請求協助,女老師需由行政人員或男老師陪同,更重要的是要和家長一再的協調溝通,時間相互配合才能成行,因為現在社會大家都太忙碌,也對師道專業的尊重度慢慢變淡了,讓我不禁回想起民國五、六十年的那段童年時光,那種濃濃的親、師、生關係,那件每學期必須進行的重要事件,也是讓我又愛又怕的一件事─那就是家庭訪問。
家庭訪問在鄉下學校是每學期必須進行的大事,每逢此日,家家戶戶都會用慎重恭敬的心來看待,因此全鄉婦女皆會休息一天,放下手邊的農事、雜務、家事等,全心全意在家等待老師的駕臨,並且一早起來全家動員大掃除、梳洗乾淨、穿戴整齊,有如過年前除舊佈新隆重的心態來歡迎老師,由此可以看出農業社會對老師的禮遇和尊重,已經不下於對神明的敬畏,這是大人的部分。至於小孩子嘛!已經忐忑一晚睡不著覺,一大早起床表現是更加勤奮,對於父母的指令更是戰戰兢兢、唯命是從的賣力演出,盡量當一個乖孩子︿雖然平常已經夠乖了﹀,目的是希望搏得父母的嘉許,能在老師面前美言幾句︿當時保守的民風,父母常常會在老師面前貶抑自己的孩子,以示謙卑,但是那是孩子最不願意看到的,卻也是無力反抗的行為。﹀,那就阿彌陀佛了!
在貧窮的農業社會,白開水是唯一的飲料,但是老師訪問日是如此的重要,總是不能太寒酸,因此飲料就必須是最特別的,猶記得小學時候,喝咖啡是一種極時髦的享受,常常聽說隔壁的大哥哥相親之後,如果對女孩子有意思,便會邀對方去喝咖啡或到冰果店,這是我對咖啡最早的印象,但也僅僅止於想像而已!直到上小學的第一次家庭訪問,我才真正和咖啡相遇,當我小心翼翼打開包裝紙,外型大小酷似現在方形鳳梨酥的咖啡便以炫燿的姿態出現眼前,那個裹著雪白糖衣的外表叫人驚艷,剝開後內層才是近乎黑色的咖啡,這應該是現今所說的二合一咖啡吧!從廚櫃中捧出家中最漂亮的一只磁杯,燒好開水,當一切準備就緒,就只待老師的大駕光臨了!在等待的空檔,每家孩子都會頻頻往門外張望,直到老師的身影遠遠出現,便極速奔回家中通報,滾熱的開水沖入杯中,那股濃濃的香味,真是只有天上才有,叫人口水直流!整個訪問的過程我早已沒有心思去聽,心中期待老師不要將整杯咖啡喝完,通常老師也是禮貌性的啜飲一小口,好不容易送走老師,好戲就登場了!徵求媽媽的同意,美妙的時光終於到來,這時誰管得了衛生問題,眾姊妹一擁而上,一人一小口,馬上杯底朝天,天啊!那種苦苦甜甜的滋味,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
現今喝咖啡已經成了時下稀鬆平常的事,這段潛藏內心的童年記憶也早已模糊,不知為什麼?今年元宵節,隨著園長和同事們拜訪八里十三行博物館館長時,一場盛情的招待,一段感性的分享,一杯香濃的咖啡,突然喚醒了我童年的回憶,這件又愛又怕的往事,明亮清晰的浮現腦海,因此拾筆留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