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洲場與金門開拓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振良。
點閱率:1,126
字型大小:

(八)保林埕:︽福建運司志︾︿浯州場晒鹽灘團﹀圖上對保林埕所標的名字是保林堡,從地圖上明顯看出它隔著一個小「內海」與湖下村相對,故保林堡應位於今日古寧頭的慈湖沿岸(一九六九年建慈堤之前,慈湖是一處海灣),且明代洪武十四年所立的十四倉中,古寧和寶(保)林前後排列,互為近鄰,由此推斷當初的保林埕極可能是古寧頭、林厝至西浦頭一帶,西浦頭的鹽埕到了國軍駐守金門之後,西浦頭還有少數居民從今慈湖岸邊挑海水汲鹵曬鹽,民國三十九年國軍修復西園鹽場後,礙於鹽不得私曬之規定而停產曬。

(九)東沙埕:如果從地圖上的相關位置看,其位置在「後浦民城」和「金門千戶所之間」,顯然和今日東沙的相關位置相去甚遠。但以今日東沙村前的地形,在民國五十年之前,這裡還是一處每有驟雨必淹水成災的低窪地,當地居民稱其地曰「東沙溝」,再比對於今日的金門地圖,東沙附近海岸是金門島南海岸地形上唯一也是最大的一個小凹點。林焜熿在︽金門志︾上描述這道水在「東沙澳入潮,通東沙村後,沙壅成田。」由於在明代已經「沙壅成田」,可見東沙埕是最早廢除的一處鹽埕。由於時日相去甚遠,今日附近村老們,都表示不知東沙早年有「鹽埕」這件事,鹽埕的確切位置,到底在東沙前或村後,也不能確定。

(十)烈嶼埕:據洪曉聰的論文︽烈嶼發展過程中消失之聚落分佈圖︾上所示,從上林至上庫,包括今日的陵水湖一帶,以前都是海面。烈嶼當地有一則諺語說「上林蚵仔坪,上庫曝鹽埕,青岐大石埕。」因為上林較接近外圍海面,水較深可以養蚵,而上庫位在海灣內,海水較淺,適合曬鹽。

再據︽金門縣縣定古蹟烈嶼秀才厝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載,陵水湖一帶,以往是深入的海灣,是整片鹽田,清末秀才吳文長家正是因為販鹽致富而興建此宅第。民國初年鹽田廢除,三十八年國軍進駐後,外築海堤,內建道路,欄水而名曰「陵水湖」。所以說,今日的陵水湖一帶,正是舊日「烈嶼埕」的所在地。

如以今日的行政劃分來看,十埕中,前七埕都在金沙鎮範圍內,其餘分別是金寧、金城、烈嶼各一,金湖則沒有。正如林焜熿︽金門志︾所說:「三都中為太武山,十八都在太武之東(東南),十九都在太武之南(西),濱海皆為溶沙,絕無生鹽之地;至十七都在太武之西(北),出鹽之地亦只居其半。」

十埕中有七埕在沙美附近,所以管理鹽事的辦公處,就設在附近高地上的東浦,︽福建運司志︾書中所附浯州場圖,在「浯州場」下方有一個「東浦村」的村莊,旁邊還註明「官賃民房」和「年久損壞」。再對照於林焜熿︽金門志︾︿卷三賦稅考﹀鹽法一節中所述:「浯洲場鹽課司,在縣(同安縣城)東南浯洲東埔石鼓山下。元至正十六年,置管勾司。至大二年,改為司令司。洪武元年,改為踏石司。二十五年,改為鹽課司。嘉靖間,司舍頹廢,汰革。」簡短的一段話,把浯洲場課政管理敘述得很清楚。

如果再對照於陽翟陳達奉父命管理浯洲鹽場,卜居地陽翟與辦公處東埔的距離,也是極為理想的地點。從浯島開場產鹽到元代建場徵鹽,辦公處一直都在東埔,到明代嘉靖年間,司舍毀壞後,官方租賃民房作辦公處所之用。

三、鹽業與金門科舉、民生:

金門是位處亞熱帶的海島,據近代考古發現,在距今八千至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島上活動的遺蹟。未開發前的浯洲,地表上必然是一個草木繁盛、人煙稀少之地,從對岸同安遠望,太武山如一位浮臥海面上的仙人,故稱浯洲為仙洲,視太武為仙山,並形容浯洲的形勢如「仙人臥地」。唐代牧馬墾殖時期,島上到處草木繁茂,宋代立都圖之後,泉州的世家梁克家、曾從龍、傅世德三大家族,更舉眾開發浯洲,那段時期的浯洲,人煙既少又有山海之利,所以是福建沿海居民心中「避亂世之桃源」。但隨著大環境的改變,這樣的時間並不長久。

(一) 宋明時期島上人口大增:

到了宋室南遷之後,中原移民南下福建,造成人口爆增,金門島自然會有為數不少的移民入居,到了南宋淪亡之際,帝室沿浙江、福建南逃,跟隨幼帝南逃的宦家,許多不仕異族者,渡海定居浯洲,從此島上的居民日益增加,許多姓氏的始遷祖,都在這段時期入島定居的。此時的金門,人口數已將近飽和。

金門是一個山地多、耕地少的島嶼,且耕地多為紅土、砂質的旱地,尤其年降雨量稀少,不適農耕,初期入島的民眾,多半定居於海岸地帶,依採蚵、拾貝兼事農作維生,根據舊志及各姓族譜記載,初期居民多定居在北、西海岸(面向同安、廈門方面)一帶,這裡有大片的泥灘地,潮間帶廣闊,多兼營農耕與採集。在金門的東北角(今日的金沙鎮),小海灣(金山港)深入內陸,既有濱海潮間帶的蚵貝可以維生,又有可以築埭製鹵產鹽的大片灘地,其獲利勝過農耕,故早期移民依曬鹽維生的人很多,這點點滴滴,在各姓氏族譜的記載上可見一斑。

金門是福建東南方的海島,控漳泉門戶,明代成為防禦倭寇、海盜的重要據點。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年),周德興築金門千戶所和烈嶼、陳坑、峰上、田浦、官澳五處巡檢司後,金門及福建東南沿海防務堅強,生活安定,移民及戍軍在此定居落籍者,更日益增多,所以宋明時期的金門人口數,已經達到和。

(二) 科舉成就與金門鹽業:

唐代金門之開發,從牧馬墾殖開始,蓋因當時島上係一處女地,林森草茂,但以島上地表岩石、沙地所佔的比例,適合牧馬的草地,僅有紅土地面而已,因此金門的牧馬史並不久;貧瘠的耕地、嶒崚皆石的裸露地表,更不是良好的農耕環境;島的東、南兩面是風勁海闊水深的海峽,只有灣內有限的海域可事漁撈。早期先民們以何為業?較可以依賴者,唯西、北海岸潮間帶,是拾貝、養蚵、產鹽的理想地而已。

在這個生活拮据、連簡單生活條件都難以維持的環境裡,金門卻又是一個文風鼎盛,歷代科舉人才輩出的地方,從北宋淳化三年(九三二年)開始,宋代金門就有六位進士,元代的金門人不仕異族,到了明代,金門更有文進士二十八人,而僅是明代,金門就有九十六名舉人,創金門「無地不開花」的科舉盛況,當時更有「無金不成銅」的諺語。

以金門這麼狹小的一個島嶼,要創造那麼高的科舉成就,不外要有幾個基本條件,一是普及的讀書風氣,二是安定的生活環境,三是最基本的民生。金門的早期移民,原本多係「中原衣冠士族入閩」,許多家族原本多係官宦世家,讀書風氣一項當不是問題;明初金門千戶所及五處巡檢司設立後,金門及福建東南海疆平靖,人民也有一百多年安居樂業的時間;至於民生問題一項,以金門當時的環境,農、牧都很難維持一個平凡人家起碼的生活,一家人為求溫飽都有困難,那還能夠奢想在此拮据困頓的生活窘境中安心讀書、擠身士林呢?其中必然有某項經濟力量支撐著。

金門地方志書上缺乏經濟生活有關的文字及數據記載,不過我們試著從宋、明兩代這三十四名進士中的家庭背景分析發現,宋代六名進士中,有四人是陽翟人,其餘二人(陳姓,從兄弟)住地不詳;明代二十八名進士中,居住在今金沙鎮境內及瓊林者佔二十一人,金城鎮佔五人,金湖鎮一人,大嶝島一人,換言之,宋、明這三十四名進士,住家分布在金門東北岸鹽埕密布區內者至少有二十五人,後浦和賢厝有四人,其住地也有鹽埕(賢聚北郊今空大指導中心附近,早年有一個地名曰「鹽埕尾」,證明也有鹽埕)。

再查明代金門有稽可查的九十六位舉人名錄,住地在金沙境內者佔五十一人,瓊林九人,金湖鎮八人,金城鎮區內十六人,金寧鄉二人,烈嶼五人,大嶝島五人,其中二十八名進士當然大都包含在這這九十六人名單中。

由前述這項統計數字中,青嶼籍者其科舉年代都在明弘治之後,也就是眾所周知的青嶼太監張敏家族獲得皇室恩榮之後,其家族之經濟當與金門本土較沒有直接關係,其他佔三分之二以上的人,住家都分布在東北角的鹽田密布區內,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宋、明時期金門居民生活上對鹽業的依賴性之大,以及鹽業對當時金門經濟的助益,必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四、鹽業與金門的風害:

(一) 開發初期的金門:

唐代置牧馬區時期的浯洲,還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島上到處可見青蔥翠綠的林木,南宋大儒朱熹於紹興年間任同安縣主簿時(一一五三至一一五六年),相傳兩度蒞臨島上,見林木蓊鬱,曾以「今日之山林,來日之儒林」來預卜金門島未來人文科舉之盛況。

根據近期陸續從地表下挖掘到的資料顯示,金門島上早期有幾個較密集的林區,包括島東的鵲山林區、島中的雙乳山林區、島西的豐蓮山林區,這三大林區裡,大致以樟、柏、相思樹為主要樹種,島中央部分的瓊林,更因為「其地勢低平,所居多樹木,遠望森然若蓋,而得名平林」,之後才得到熹宗皇帝御賜里名瓊林。由此可知早期的金門,雖然年降雨量不多,但因為是位處溫帶的島嶼,開發初期必然是一個到處可見樹木草叢之島。

因為在明初之前,海鹽的生產還是採取「灑水汲鹵,取鹵煮鹽」的技術,林焜熿在︽金門志︾︿賦稅考﹀鹽法中說的「編民丁充戶,以十丁為綱,共一?,歲給工鈔煎鹽,每丁日辦鹽三升。」開發初期的浯洲,因為有這麼多的草木,才能在那時設立了許多鹽場。

(二) 明代至民初:

元代浯洲場成立後,島的東北海岸一帶鹽田密布,雜草樹叢枝椏被砍伐作為煮鹽燃料,接著將原本的雜林地開闢為農耕地,於是林地縮小,農地增加,明初金門千戶所成立後,居民更見日增,經濟更形繁榮,人文環境的良性循環,造成自然環境的惡性循環,到了明代中葉以後,東北部一帶的林木漸被鹽田和農地所取代,這時候的金門,已經漸漸進入科甲鼎盛時期,在此同時,居民也逐漸意識到秋、冬季節東北季風的強勁,這是以往少見的,於是將其原因歸咎於「東北方對岸圍頭海邊建了一座廟,廟址建在魟魚穴上,每逢魟魚展翅,必造成金門東北風砂強勁」,當時金門雖然有「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的西洪村,又有權傾一時的青嶼張太監,在朝中的勢力依然敵不過圍頭的一位皇后,所以才有「金門十八支,不值圍頭一個膣」的地方傳說。

金門強勁風砂的形成,實則導因於建場徵鹽之後,先是雜草樹叢被大量砍伐煮鹽並闢為農地,結果造成環境破壞帶來自然反撲的一個實例,這是金門林木第一次浩劫。

明代中葉尤其是嘉靖朝之後,朝廷政事日非,沿海盜寇復熾,明初制訂的防禦體系破壞,東南沿海倭寇猖獗,島上的富裕,每成倭寇盜賊窺伺的對象,嘉靖二十七年及三十九年,海盜、倭寇、相繼結合上島肆虐五十幾天,燒殺擄虐,陽翟、瓊林兩個富裕的村莊受損尤其嚴重。萬曆至天啟年間,倭寇與紅毛夷出沒於浯嶼、料羅,時而上岸燒擄,從此金門一蹶不振,這段時期也是金門林木的第二次浩劫。

明室的衰微,造成清室入主,明末鄭成功以金廈兩島作反清基地,在鄭清兩軍對峙拉鋸的年代,金門再度受害。鄭成功準備東渡台灣時,又在島上砍伐大樹造船,造成金門林木的第三次浩劫。

清兵佔金門後,下達「沿海三十里之地不得住民」的禁海遷界令,使金門島在「不得住民,又犯強風」的情況下,許多村舍頓成廢墟,許多聚落竟成廢村,是第四次浩劫。

經過四次較大規模的破壞,明末清初的金門,已是「隆冬海風焱驟,飛砂滾塵,東方海濱家,沙壓與室埒,夜棲宿房廬,旦已閉塞,群除之,始得出入」(五十七年版縣志)的慘狀。東半島幾乎村村有風獅爺,大致就是這段時期的產物。

清初後的金門,科甲鼎盛的現象不再,海疆的不靖加上貧困的生活環境,使居民無法再安心讀書,轉而棄文從武投身軍旅,時勢造就了清乾隆、嘉慶年間金門「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的武功盛況。

(三) 民國四○年代後:

金門島上「每到秋冬,只見漫漫黃砂,往往一夕之間,屋舍幾為砂土掩埋」的景況,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年代國軍進駐金門之後,大量造林、挖水塘、築水庫、作水土保持工作,才逐漸改善。到六○年代之後,終於使金門林木處處,不但成了當時的海上公園,更是今日賞鳥人士的天堂,這樣的成果,早年農林專家的指導與歷年戍守官兵的努力之功不可沒。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