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365》景氣
經營旅行社12年了,我常常聽到同業說:『不景氣』,旅遊市場很大,卻也很競爭,網路的發展讓旅客四面八方來,帶來了商機,也使得客戶流失,微利時代已經來臨,跟隨微利而來的便是服務、特色,夕陽工業仍然有人獲利,熱門行業也常常有人收攤,問題在於創新、恆心、毅力。
有一句話說:『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堅持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很重要的,專業往往跟隨堅持努力的人,轉變方向努力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就是不能輕易放棄。經營民宿常常接觸各方精英好漢,有的人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過的快快樂樂,有的人栖栖皇皇就說不景氣,成功者的臉龐總是多了一分專注,心思總是多一些用心,他們的特質與溫暖往往令人印象深刻,他們會去尋找方法,以敏銳的眼光去冷靜分析,包容更是他們的特質,重要的是體諒別人,就像李安說的,拍片拍的好,並不代表愈拍愈輕鬆,是啊!每一次演出都是不同的執著。
沸沸揚揚的古厝民宿在金門形成了一股熱潮,任何新的東西很容易引起關注,我常想第一年的經營成績是運氣,第二年的成功要靠實力,第三年的高峰要靠整體努力,常常有客人告訴我,民宿一直開,最後你們會很競爭,是的,任何事情只要擺上檯面沒有不競爭的,有客人說,你們要趕快有一個組織,大家不定期分享、協調,將競爭變成一致對外,提升整體的競爭力,因為不止金門本島,還要面對整個旅遊市場的變化。有客人會跟我分享其他地區民宿的做法,如花蓮的沙漠風情,房子蓋的很特別、主人很神秘,生意卻很好,因為她的理念被接受。民宿的形式在於它的另類想法,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人,自有獨特的客源群,你可以很瀟灑、隨意經營,也可以很溫馨、或很專業,當然也可以採被動,滿足所有型態的客人,只為了提供他們一次歡樂的旅程,很慶幸古厝民宿的誕生,讓金門旅遊多了一個窗口。
金門目前的旅遊市場,也不能說它不好,雖然夏天熱冬天冷,比起澎湖的一年休息六個月,我們該慶幸金門的人文史蹟生態幫了很大忙,旅遊主題的鮮明度是我們該深思的,到金門看什麼?提到金門旅客會想到什麼?包裝是無可避免的,政府提供給媒體的整合性行銷更是重要,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夠組織一個旅遊小組,撥些經費,結合縣政府旅遊局、國家公園、旅行社、飯店、民宿、導遊、遊覽車業者、商家等與旅遊相關的人員,不定期蒐集資料、開會,整合出的方向提供政府參考旅遊方向規劃,跟隨季節不同提供市場旅遊主題,讓觀光客可以事先計畫年度旅遊,更希望觀光客可以一年隨季節主題來金門一次以上,我總認為金門隨時都很美,我們要規劃不同主題的旅遊滿足不同的旅遊族群。
金廈小三通了,帶來的旅遊效益似乎不如預期,如果可以藉由團進團出給團簽的方式,只要前後天住金門,中間可以安排廈門住一晚,一定可以再造金門旅遊高潮,團簽限定5人以上,事先送名單審核,既不同於金馬證限制,也不牴觸法令,大陸珠海剛開始就是以團簽方式取代台胞證,由澳門進出,成功推廣了廣東行程,也帶來了珠三角的發展。我們不能小看旅遊市場的影響,他往往帶來投資者的跟進,常常有客人問我,金門有什麼可以投資?我很擔憂大三通後的金門,會不會被邊緣化,所以我們要加快腳步,鞏固金門旅遊市場,這是當務之急啊!
五點以後的金門,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遊客中心關門,街上蕭條零零落落開著門的只有幾家,旅客來金門通常有兩晚的時間,模範街又太短,很有特色,但一下就逛完了,老街再造──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結合商家的意願,規劃出金門特色商品,吃喝玩樂是旅遊的重心,如何滿足觀光客的需求,同時也是我們的商機,唯有一個機制健全的旅遊市場,才能有正面的循環,帶動本地就業,帶來觀光客人潮。雨天備案──也是我們要思索的,如何開創一些室內景點,除了遊客中心影片欣賞,可以播放一些戰爭片,碉堡可以提供實景還原,藝術品展覽,聚落可以規劃整體生活型態體驗,家庭就是店街,傳統手藝就是商品,如果金門是台灣人的後花園,是歇息的好所在,空氣好交通單純,一個小時的交通決不是問題,放鬆─是現代人迫切需要的,金門是放鬆的好所在。
自從下南洋以來,離開家鄉是金門人無法避免的宿命,離開也是充電的好方法,讓學有專精的子弟回巢貢獻所學,政府是否可以有一套補助方法,整體規劃,我常常覺得很可惜,金門的一些建設或研究,常常是台灣來的學者、專家、廠商,金門人呢?是否有足夠的環境讓他們貢獻,短期長期都好,我相信一定有許多人很願意回鄉參與,對於一些學有專精、有使命感的在地金門人,是否可以有一套方法,提供給他們機會呈現,例如補助展覽、作品呈現、老街店面提供,專款專案研究,其實只要給機會,就會留住人才,就有善的循環。
回鄉半年了,我也一直在適應家鄉的一切,也在觀察家鄉的變化,對於長期在金門發展的鄉親,多了一份崇拜,他們的堅持是我所激賞的,金門的環境優美,文化資源多,文史工作者的付出,令人動容,遊客來到金門常訝異於金門出版品的豐富,可惜在台灣的書店並不多見,如果可以行銷台灣,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項鼓勵,我想可以有一個專櫃來擺了,如果金門機場提供一個書店,在濃霧等機時、台商過境時、旅客回台時、有一個短暫的接觸,也是一種行銷金門的方式,文化的金門也就呈現了,機場是門面,應該可以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題,有些台商說,常常過境金門卻不知金門有什麼?真是可惜,說了這許多,只是這些日子的一些感觸與想法,拋出來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