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遊記之二體驗水鄉
揮別了杭州這美麗的城市,我們懷著留戀的心情繼續接下來的行程。
小橋、流水、人家是周莊給人的第一個印象。這樸實、幽靜的水鄉古鎮,使我的腦中浮現了「中國的威尼斯」這個名詞。
依河而築的屋子,街橋相連;綠波中的小船,如同水中的落葉;船夫嘹喨的歌聲更使這裡被染上了一層清閒。咫尺往來,皆須舟楫的情形讓這裡的每一處都透著這中國第一水鄉它獨特的魅力。
既然來了,當然不能不看看聞名天下的雙橋囉!
陽光下,由兩橋聯成一起的雙橋堅強的豎立在水波上;一方一圓的橋洞偶有幾艘船隻經過。這醉人的一幕好似一張無形的網,網住了遊客的眼光,也捉住了畫家筆下的色彩。它不只是居民行走的通道,更是一座令人驚艷的藝術品!也難怪古樸的雙橋會是這裡的象徵了。
想到沈廳的主人,不曉得大家是否記起些什麼?呵呵,想到了嗎?別懷疑,就是你心中所想的那個答案。不錯!他就是聚寶盆中那位男主角沈萬三啦!現在,我們正是要到這個鉅富的家沈廳來參觀一下。
「哇!真不愧是富商的家,好華麗喔!」進門,這些話語便起此彼落的響了起來。光從廳內的擺設來看,不難看出當時的主人是多麼享受,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磚雕門樓,那可是蘇式磚雕的傑作喔!有空來周莊逛逛時可別錯過喲!
來到這裡,你有沒有聽人家說過:「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這一句話嗎?想知道原因,不妨來張廳體會這句話的含意吧!
張廳原名怡順堂,清初?張姓所購,後來才改稱為玉燕堂。旁邊還有二十公尺長的「備弄」專供僕人行走,由這條窄而簡陋的走道不難看出當時的尊卑觀念是多深植人心。
進入廳內,細心的朋友應該會有些疑問:「為何沈廳跟張廳的廳堂都會放置一面大理石啊?」可別小看這面大理石喔!聽說當時的人要判斷天氣好壞,只要摸一摸石頭,就能知道會不會變天,天氣晴朗與否?像氣象預報一樣神奇。但最令我感興趣的還是「船從家中過」這句話的來源。
原來張廳還有一條水道可以通往外面,入口處擺放著一艘可讓僕人們搭乘去採買物品或做為逃生用的小船,雖然那艘小船已經不在了,但還是可以從旁邊壁上的痕跡來想像當時的情形。
遊覽完了這裡的景點,肚子就像鬧鐘般,提醒大夥兒「吃飯的時間到了唷!」
在往餐館的途中,我看到有幾位老人家在做女紅。她們彷彿是魔術師,幾塊布在她們的手中變成了一雙雙小鞋,一團團的繡線成了布上精美的圖案,令人驚歎的能力讓我捨不得移開視線,直到我們憶起自己正要去品嚐這裡的特色菜餚「萬三蹄」才把不聽話的雙眼喚了回來。
萬三蹄?沒錯!它就是以鉅富沈萬三的名字命名的!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它還有一個小故事喔!聽導遊說,這是有一天,朱元璋到沈萬三家時,沈萬三為了避免與『朱』同音的『豬』字招來殺身之禍,而臨時想出來的名字。自此,大家都叫這道菜為萬三蹄,它也就成了這裡的名菜了。嗯!吃起來真是色、香、味具全呢!
經過導遊的解說,我對這裡又多了層認知,也了解了一件事,就是「電視真的會誤導人!」因為,在看古裝片時,我常看到一些刺客用手指在窗上一戳,就可以偷窺屋內情形。可是這裡的窗上都不是紙,而是絲綢,要戳也戳不破吧?
瞧!我怎麼扯到這裡去了?言歸正傳。下次來大陸玩時,可別忘了來這裡看看,品味一下道地的菜餚以及「中國版威尼斯」它與眾不同的風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