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春秋
2002 12 7 星期六
北高市長選舉今投票,有人比喻為類似美國的期中選舉,對執政黨施政滿意度的民意檢驗;因此,在野黨最後訴求「不信任投票」,拉高到總統大選的前哨戰,結果如何?值得政治分析家觀察。
2002 12 8 星期日
市長選舉結果揭曉,維持北藍南綠的局面,國民黨未勝,民進黨未敗;阿扁執政兩年半,經濟凋敝,失業率飆高,民眾生活困苦,但並未反映在南部的選票上,有一點出乎意料之外。
不過這次選舉結果,有幾點值得觀察:
1、台聯黨慘敗,證明李登輝的魅力減低,已逐漸被邊緣化;即使有人預測他2004年可能重出江湖競選總統,看這次的選舉結果,即使真的有這種想法,也可能要重新評估了。
2、馬英九高票當選台北市長,拉抬國民黨的聲勢,也奠定黨內新生代問鼎2004年總統大位的領先者,除非連戰親自出馬,否則馬英九應該是國民黨的不二人選。
3、宋楚瑜有被邊緣化危機,馬英九已取得泛藍新共主的地位,只要宋不要執意參選,捨我其誰,整合就比較容易,如果重蹈覆轍,就會成為千古罪人。
4、民進黨穩住高雄,避免產生崩盤效應。阿扁不僅避免黨內的檢討批判,也消除爭取連任的黨內競爭者,光這一點就凌駕一切。
2002 12 9 星期一
北京順口溜:「學士不如狗,碩士滿街走,博士還能抖一抖」。顯示時下就業的困難。台灣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應屆大學畢業生有七成找不到工作,還有很多人延畢或者投考研究所,以免畢業即失業。大陸流行順口溜,這種投射很有創意。
2004年大選現已逐見浮上檯面,根據全國公信力民調公司選後民調顯示:「民進黨如由陳水扁搭配呂秀蓮,四成三認為連宋配會勝選,三成四看好水蓮配會勝選;如換連馬配則以四成九勝過水蓮配的二成八。民進黨若推出陳水扁搭配游錫,四成二看好連宋配,三成四看好陳游配。泛藍如推出連馬配,有四成六人看好,超過陳游配的三成一。」從這份民調來看,宋楚瑜的聲勢已減弱,只能當配角不能當主角,而且還不是最好的配角。
2002 12 11 星期三
報上今日有兩則政治預言:
一、施明德說2004年總統大選連宋不可能合,陳水扁仍最具總統相。他感慨:「陳水扁三年內敗光台灣的資產,現在連清廉度都出問題」。他誠懇呼籲陳水扁作總統而非總統候選人。
一個三年之內敗光台灣資產的人,仍最具總統相,不知甚麼邏輯?好像一個兒子沒能力,把家業耗光了,但是堂兄弟有人有能力,卻不肯請他來當總經理,寧願用一個能力不足的人,只因為相信他是愛這個家的,怪不得陳水扁要自稱「台灣之子」;但是他究竟是興業之子還是敗家之子?大家把身家性命跟阿扁一起賭了。
阿扁做了兩年總統就買斷了我的老年,使我無法輕鬆的安養;如果再做四年,會不會買斷許多年輕人的前途,看看現在的就業環境,想想將來,難道還有甚麼快樂、希望可言?
二、高雄市長謝長廷及太太游芳枝仍相信宋七力可以分身;前宋七力顯相協會會長張乃仁表示,謝長廷一家被催眠才相信他。張乃仁說:「宋七力曾說台灣與中國如果統一的話,第一任總統會是謝長廷,甚至連謝在天安門演講的景象都出來了。」
這則預言有幾點意義:1:台灣統一中國,而不是中國統一台灣,因此大家不要怕。2:謝長廷的前途看好,是不是因此他相信宋七力有分身,我們不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3、如宋七力預言成真,那麼一旦法官定他的罪,到時豈不成為最大的笑話;現在鄙夷謝長廷或宋七力的人,到時都會啞口無言,不但佩服宋七力先知,也佩服謝長廷的先見,我們沒有他的智慧,所以做不了兩岸統一後的總統。
2002 12 15 星期日
昨日連宋會,連戰說了一句饒富意義的話,他說:「分裂的太快,合作的太慢。」這是後見之明。其時他們當初只是李登輝的兩顆棋子,李登輝才是真正玩棋的人,現在如果覺悟了還不合作,那真是太蠢了;他們今天要合作來對抗李登輝,也應聯合對付李登輝的代理人陳水扁,所謂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
連宋決定2004年總統大選,國親兩黨共推一組人馬角逐,屆時到底是連宋配或者是宋連配,或是中生代出馬挑戰陳水扁,目前還言之過早,不過可以想見是連宋與扁李的大對決,恩怨的總清算;阿扁如再當選,李登輝就可以保持令名,假如是泛藍勝選,李登輝恐怕要應了他說的一句話「皮皮挫」。
連宋學了一次乖,再不推誠相與,那就器量狹小,太缺乏政治智慧了,也不配再出來選總統了;其時台灣今日政局的混亂,經濟的凋敝,人民生活的痛苦,連宋與阿扁都有責任。阿扁的責任在無能,不懂治國,整碗端過去,但是又吃不下,吃下也消化不良;連宋是造成這種結局的幫凶,如不悔悟,台灣只好繼續往下沉淪。
2002 12 24星期二
前總統李登輝批評蔣經國的「吹台青」政策是利用、收買台灣人;不過他不會被「買收。」李登輝講這種話,被認為有欠厚道,因為吃果子要拜樹頭,這是他以前講過的話,現在怎麼都忘得一乾二淨呢?基於春秋責備賢者,李登輝講這一句話不論動機如何都是不明智的,政治是一時的,作人是永遠的,人世間是非還是有公評的。
2003 1 13星期一
民進黨執政興革座談會昨天落幕,阿扁提出五大施政重點:「整頓治安掃除黑金、教育改革、促進就業、振興觀光與投資招商」。阿扁最後強調:「不要看扁阿扁,我們一定會贏。」阿扁還在使用選舉語言,如果阿扁贏了,但台灣二千三百萬同胞輸了,那又有甚麼意義?何況誰看扁阿扁呢?台灣今天搞到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到底誰造成的呢?只要你拿出一點政績,民眾感謝都來不及,怎會看扁你呢?阿扁現在講這種話,好像晚上過墓仔埔,吹哨子壯膽。
其實阿扁應該看一看今天中國時報的社論:「讓台灣走出『治理危機』的焦慮」。了解輿論與民眾的心聲;假如還不夠,我建議他看昨天的中時:「根據親民黨政策中心昨天公布一項民調顯示,67%的民眾認為經濟與失業是國家面臨最嚴重的問題,53%點8的受訪民眾對民進黨政府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沒信心,有40%點3有工作的民眾擔心明天就可能面臨失業問題。」民進黨的治理危機反映在民眾的失業危機之上;因此,不要看扁阿扁,可以,但是請拿出一點能耐。否則民進黨只會選舉不會治國;陳水扁只會讀書考試,卻沒有治國能力,受害者是好幾代的台灣老百姓,豈只是維護總統個人虛矯的自尊而已?
經濟不景氣,日子難過,就容易讓人聯想過去台灣錢淹腳目的日子。今天是蔣經國逝世15周年,在野的國民黨,趁機擴大紀念活動,以古諷今,喚起民眾對過去政治廉明、生活豐衣足食的追憶。這是李登輝眼中的外來政權,理應遭到民眾的唾棄,怎麼還有神主牌的魅力;說穿了,套句鄧小平的話:「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現在有人口口聲聲喊本土化、喊愛台灣,因失業而自殺的人不知凡幾,可謂殺人不用刀。
施明德的名言:「李登輝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搞垮國民黨。」不曉得李登輝今天的心情感受如何?其實施明德還忘了一個重點,李登輝撕裂族群,讓今天台灣國不成國,擾攘不安,會不會成為亡國之徵,雖然還不敢說,但我總不想有一天把這個功勞記在他的頭上。
2003 1 17 星期五
日本學者大前研一在一本新書預言,兩岸將在2005年以中華聯邦的形式統一;他說台灣唯一的機會是在下次總統大選,如果再拖下去,就會從「台灣錯失」演變到「台灣盡失」。
大前的理論很大膽,兩岸統一沒這麼急迫性,但經濟的消長卻暗伏危機,台灣處理不好,恐怕真的會籌碼盡失。我們從中共最近一次全國台辦主任會議,制定「二十年對台工作計畫」看出端倪:「隔置兩岸政治爭議,全力推動直接三通,擴大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繼續加深兩岸經貿依存度,使互利互補的兩岸經濟關係更擴大與深入。」
現在中共全力發展經濟,只要台灣不宣佈獨立,他就不理你,你也跑不掉,所謂控弦不發,以靜制動。中共把台灣繫住,然後厚植國力,兩岸問題到時水到渠成,自然解決,致於台灣的政治發展, 2004年陳水扁總統是否會連任,中共認為是台灣內部的事,「就讓他自己去折騰」,「小凳子就給他自己坐」。
2003 1 22 星期三
今天有兩則新聞值得觀察,一是阿扁異動總統府高層人事,被解讀為阿扁就戰鬥位置,啟動競選連任機制;一是泛藍還沒整合跡象,國民黨有些迫切,親民黨的宋楚瑜說這需要時間,不要逼人太急。連宋分裂失掉政權,如果不能記取教訓,都寄望別人讓步、成全,豈不是很可笑的事,其實時間沒站在宋楚瑜這一邊,宋要搞清楚。
宋已沒三年前的條件,他如不甘心當副手,坐令整合破局,可視為全民公敵;今天台灣政局混亂,阿扁雖難辭其咎,宋楚瑜分裂了國民黨,讓全民付出慘痛的代價,同樣的也不能卸責。因此,宋要做謝安還是殷浩,只有靠他自己的抉擇。我們小老百姓只感覺生活愈來愈苦,壓力愈來愈大,口水解決不了肚子的問題,面對大陸的崛起,台灣還有多久的競爭優勢呢?
政客們應該用小腦想一想。
2003 1 26星期日
連戰說2004年總統大選,國親決共推一組人馬,他說「沒有作不成局的打算與考量」;連戰說:「國國配很不好玩」,「我們不能再重蹈覆轍」。宋楚瑜回應國親合作而非合併。
連戰有一個觀點我深表認同,就是台灣兩黨政治現已「略具雛形」,國親合,台灣的政治才會比較穩定,否則都成為政閥,各據山頭,即使短期合作也是各懷鬼胎;宋楚瑜如果真為老百姓著想,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最怕假親民之名,滿腦子都只想到權力。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但退一步多難。
雲林縣政府錄取27名看墓工,17人報到,兩個人一聽到看墓工扭頭就走,有一位大學經濟系畢業,55歲,曾做過管理幹部的黃先生,為了生計願意屈就。這就是退一步。我相信黃先生的能力絕不止於看墓,但當景氣不好時,為了活下去只好退一步,何況還要擔心,如果政經情勢繼續壞下去,政府沒有錢,無法拯救失業,恐怕想謀得一個拿錢看墓的工作而不可得,豈不更悲哀?
黃先生不是沒能力,為了生存不能擺身段;連宋不是沒能力,為了生存發展與個人前途,同樣不能擺身段,否則有一天只能去作政治上的看墓工了。
2003 1 27 星期一
春節包機,開啟兩岸通航新紀元, 這是時勢的演變,自然的形成,最初不是政治力有意的安排,可見潮流是擋不住的,即使擋的了一時,也擋不了永遠。
2003 1 28 星期二
連宋怎麼合、怎麼配?這兩天下面的人又開始再放話,真是搞不清楚民意。宋楚瑜抱著四百多萬票的包袱,認為自己的能力比較強,民間聲望比較高,因此理應宋連配;國民黨認為宋是嫁出去的女兒,及基於政治倫理,目前看來是堅持連宋配。老狗變不出新把戲,人民真的看煩了。
老實說,宋楚瑜應抱著贖罪的心情,自願居副二,此話怎講?毀了國民黨,平心而論,李登輝是第一罪人,宋是第二罪人,今天宋應以戴罪之身,捐棄前嫌,跟連戰合作,贏回政權,再談國親合併,這是上策。宋如不肯屈居人下,連宋配破局,國民黨被迫世代交替,推出中生代逐鹿,國親分裂,這是中策。連宋誰也不肯讓,重演四年前的戲碼,國親絕裂,這是政治白癡,下下策。其實連宋不趕快談攏,泛藍選民會沒有耐性,到時即使整合成功,也已時不我予失去先機,於事無補。
為何必須連宋配,道理很簡單,國民黨失去政權,有責任把它收復,連戰不選還有別的人可以出馬,絕不能由一個「叛將」代為收復江山,否則國民黨豈不被人譏笑沒有人才;假使宋楚瑜代為贏回政權,他又不願國親合併,國民黨豈不仰承宋楚瑜的鼻息,那麼李登輝毀黨,連戰亡黨,這個罪名可擔待不起,何況國民黨還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大黨呢?
2003 1 29 星期三
早上看電視新聞,國民黨召開記者會,為宋楚瑜的興票案澄清,「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在政治上亦然,連宋就上演一部寫實劇給我們看。
國民黨此舉斧鑿斑斑,為連宋合營造氣勢鋪路,太過於明顯;三年前國民黨陣營丟出興票案,要置宋於死地,又找槍手大登報紙廣告抹黑宋,手段不敢恭維,現在都變成過去式,又要握手又要聯姻,簡直在玩我們老百姓;你們兩個不合,讓台灣人民選出一位不適任的總統,付出慘痛的代價。不過你們兩個也有一點貢獻,讓民眾了解民進黨的執政能力與改革的魄力,到底有沒有符合人民的期望;否則民進黨一直上不了台,又自認很有能力,充滿改革的理想,天天批評國民黨黑金,現在國民黨分裂,提供民進黨一個實驗的舞台,借用陳水扁一句競選口號,到底他執政以來,台灣是「往上提升,往下沉淪」?
宋楚瑜昨晚在親民黨的尾牙宴說的一番話,讓人覺的宋楚瑜已甘願屈居副手。他說國親合不爭取他個人的權位,也不是利益交換,更不是為了黨的香火或者他個人的政治生命,「而是延續台灣的希望,給民眾一個未來的願景」。這話講的有一點大氣,如果真的為台灣老百姓著想,宋應該贏得歷史的肯定。
宋說:「過年之後,會有好的消息」。為他的進退留下伏筆。
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招考兩名工友,三百多人報考。這次招考只要國中學歷,卻有三十四名大學生報考,錄取兩人有大學學歷的考生。這兩人合起來有十張執照,沒有這些技術執照還不會被錄取,可見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想當工友,還必須有兩把刷子。
2004 1 10星期六
阿扁公投宣達團赴美緊急喊停,依照官方的說法:「台美溝通密切而有效,我方是主動延期,絕非因為美方疑慮或反對而無法成行。」
明眼人一看是一種飾詞,阿扁處心積慮要辦公投,一直得不到美方的諒解與首肯,想派員溝通與解釋,人家聽都不聽,可能教他乾脆不用來了,以免自取其咎。
赴美宣達團成員之一的立委陳唐山說,美國國務卿鮑爾態度從「反對」公投變為「理解」,可見台美協商管道暢通,情勢漸趨樂觀,民眾無須感到不安或疑慮。但國安會秘書長康寧祥卻要「全民應一起幫總統脫困」。兩人的說法顯然有矛盾,既然「情勢漸趨樂觀」,怎麼又需「幫總統脫困」,總統既陷身「困局」,又怎能要「民眾無須感到不安或疑慮」呢?
阿扁善於選舉,想用公投牌「綁架」美國,與中共對抗,玩到布希頭上,布希又不是笨蛋,怎麼會為阿扁背書呢?
阿扁的兩手策略,挾美國以對抗中共,逼死泛藍,沒想到作繭自縛,玩到牆角,這下看他怎麼「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