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后盤山的大榕樹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標。
點閱率:686
字型大小:

從報端知道有兩棵「朱子榕」移植多年國校成活了下來。什麼是「朱子榕」?那是對從「朱子祠」裡移植來的榕樹的稱呼。是不是朱子種的?為何移植?這些我倒沒多大掛意,卻關心的是樹活了過來,人也為之歡喜一陣。類似這樣的喜悅,好一段時間每當經過莒光湖畔時,心裡頭就這樣滋生著。那兒,也有一棵移地來的大榕樹。剛移來時,枝葉盡鋸,只剩一人半的樹高,兩人合抱的樹身,孤憐憐地立在綠草地中,顯得冒突些。光禿禿的樹幹身披一條紅布,在湖畔晨昏裡,進行一場生命存續的拔河賽。乍見此景,想到先前見到一些移植失敗的窘例,不由得驚駭,也不禁懷疑了起來:這大樹能活過來嗎?在擔心和懷疑之中,每當路過那兒,總到樹下繞繞,撫摸著粗糙的樹皮,期望探尋到一絲發芽抽綠的消息;自己真的不忍見到這麼一棵大樹消失不見。

2003年初,我在吳厝練習畫樹。那是一棵大榕樹,雖葉子稀疏枝枒光禿,卻不難猜見早先樹冠也是蔽蔭參天的。如今一身枯瘦立在村緣的土坡旁,映照身旁幾株木麻黃樟樹的綠,更顯得憔悴。這棵應也是常綠的樹種,不該有這等狀貌;尤其那幾片樹皮剝落垂吊在樹枝間,隨風搖晃著,更給人一種不安的感覺。氣數已盡了嗎?但看著樹頭仍泛著淺淺的慘綠和濕潤,讓初見的我又抱著期待和信心。這棵老榕樹應該不會死吧?手拿著八開大的紙張,就來個樹頭的局部特寫,寄予那淺淺的慘綠和濕潤點起生機,讓大樹再生意盎然。那幾天在樹下,一邊畫著一邊期待著。

隔一年後的夏天再去村莊,樹不見了,看來枯木發榮是無望了?探詢村人,大家都嘆息已枯死了。再瞧瞧那樹原先種植的土臺,樹去臺空,人滿腔悵惘。

有了這事之後,對於湖畔異地移植來的大樹,心中總是默默祈禱能活下來。一天,已記不清是春陽下?或是南風中?我看到樹幹的頂端冒出了一叢叢幼嫩的枝葉,在陽光照耀下,透亮鮮嫩,炫耀著生命的光彩。真是令人感動的一刻,掃去心上的陰霾,整個人稱快多了!如今,樹像戴頂蓬鬆的假髮,樣子有些滑稽,卻惹人憐愛。

一株老樹所以能成其大成其久,那是件不容易的事啊。想想那圈圈的輪痕,是多少餐風飲露的滋潤?那斑駁龜裂的樹皮,是多少風吹雨打的蝕刻?那盤根錯節,又是多少歲月的累積?歲月,滋長著高聳的樹身,壯碩著粗蠻的樹幹,也使人們起了敬畏之心──敬畏老樹,那是對著歷經風霜的生命的一份敬意。而不滿百的人生,何其短促!何嘗能倖免於風霜呢?生命的旅途始終遍佈著挫折、苦難、殘缺、遺憾等荊棘,這些或可讓人愁困頹唐,但這些不完美,不正也是堅韌的生命力淬煉的機會?人生的意義不也就藉以顯示出?這麼一來,敬畏老樹,疼惜老樹,那是對生命惺惺相惜的本心啊。

老樹是動人的。山裡有著老樹,是百年也好,是千年也好,這山總是莊嚴幽邃;村裡有著老樹,是十多年也好,百來年也好,這村總有著歷史的風韻。

2005年秋天一棵老榕樹引我們進入后盤山。

就是去年,暑假過後,幾乎都在沙美老街一帶活動。車來來往往在環島北路上已成習慣了。經過后盤山也無數趟了,然進入村莊,那應該是突然心意一轉。此心意一轉的最大主因猜想是路旁那棵大榕樹,才使開車的明燦毫不猶豫地轉了方向盤,也在我毫無準備下駛進村內。可不是嗎?在秋季乾爽的陽光照拂下,村口處這株老榕樹生動的韻味流漾,怎不使人欣然起行?

后盤山,記憶中,多年前曾因赴喜宴進了村莊,宴罷匆匆離去,心中沒多大的印象。如今不請自來,就先到各處溜溜,認識個村莊大概,也找找寫生的對象。村莊各處起了許多樓房。眼前有幾棟樓房,雖只三層高,但地勢較高,有巍然的氣勢,加上掛著科技公司的招牌,讓人恍若置身在城鎮之中。其餘則散佈在舊矮的屋宇之間,有一些則在建造之中,相信不久村莊的形貌更是截然不同。雖是如此,但週遭喧嘩全無,如島上其他村莊一般,在這秋日的午後,一逕守著陽光,守著寂靜。

在村內繞了一回,終究還是踅到老榕樹下。盯視著十來公尺遠的大樹,發現主樹幹硬壓著頹圮的古厝望環島北路傾斜,枝柯盡往那兒開枝散葉去,好去湊湊那人車來往的熱鬧?可能是樹基周圍填土的關係或是老屋地層下陷,整棟屋宇的屋頂已不見了,竟成了一個「ㄇ」字型的支架,穩穩當當將樹撐得枝繁葉茂。

我在村舍旁坐下來,身旁堆著石條石柱石磨石臼。陽光從我左側照了過來,也大方撒在樹上,樹容光煥發得可以清楚地看見大小枝椏的錯綜走勢以及葉子疏疏密密的變化布置。在榕樹的遮覆下,村民闢出幾畦甘藷田,薯葉盈盈孳蔓,在周圍都是水泥鋪地的灰白中,給了綠意,宛如一池綠水。當畫筆磨磨蹭蹭在紙上描畫著枝葉,沉浸人樹交融之際,一位阿伯走了過來。我頷首和他打招呼,他就靜默地立在我身旁,屏氣看著。待我處理了一陣子之後,他滔滔說起這棵大樹。

「樹原先不是生這款!」斬釘截鐵的語氣似乎要讓我這外村人立即有個明顯的印象。然後又說樹原本有三杈,像三尾龍那般往三個方向長著,有一杈向我坐的地方伸過來。當我順著他的話揣測樹的大小,他已熱心地往左走又往右走,站定位置具體地告訴我樹曾經衍生到的範圍。

「小漢的時陣就這麼大叢。」這頭髮斑白的老先生看樣子應該也有七八十歲,那麼推算起來,樹齡也該有百歲以上吧?當我說出這推算,老先生連說不只,竟往前推到兩百多年之久。「兩百多年?」我心裡有些許的懷疑,但我更好奇的是樹從那麼久遠怎一路活了過來?

老阿伯似乎看出我心中的「好奇」,但他也無法為我解答,反而為我說些囝仔時在樹下嬉戲的情景,並說向我這兒長的那一杈是戰亂的時候兵鋸去等等的事。他生龍活虎描述著,回憶的匣子一開啟,悠悠的過往,讓我這外村人也聽得出神。說完,他伸手遙指樹上一個疤痕給我看。順著手指方向,一下子就看到了。這痂疤顏色深而明顯,半掩在一簇小枝葉後。

人們聚居成村,篳路藍縷,奠立基業,有棵大樹木陪伴,共在土地扎根,共有著刻骨銘心的記痕。樹輪一圈一圈生成著,村民一代一代綿延著,這生成與綿延交織的情味,使樹成了村莊地標,在地人共同的記憶。

久久停下筆,好像越過了許多的春夏秋冬,要去想像大樹如何一路走來與村莊寫著歷史,以及村民和老樹的種種情誼。等回過神來,老先生說不再叨擾了。我再抬頭看看,一樹平靜的顏色,在夕陽裡。

這下午之後,又來到樹下留連了兩個午後。風平,樹靜,只聽畫筆沙沙。當畫成之後,有人看了,感覺在那些枝枝葉葉中,好像隱藏著許多東西,好像要說些故事。這真是出乎意料,讓我不禁疑惑是手畫得多還是心畫得多?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