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聚書與書房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慶元。
點閱率:498
字型大小:

我們先後光顧三家廢品店,有的順利些,因為賣廢品者與介紹信的主人是同派;有的冷漠些,害怕干系;到了第四家,則全然不理睬。在精神文化饑渴的歲月,用稱磅論斤買書,天下真沒有比這更快意的事了!當然,這是在極為秘密的狀況下進行的,因為買了書,還得考慮書藏到何處去,公開提著扛著回宿舍無異於自我出買。想了半天,只能暫寄在某些可靠的︿根正苗紅﹀親友之處。現在想起來,這種︿地下活動﹀,風險還是很大的,好在其時激進者們忙於派戰,爭權奪利,無暇去︿關照﹀︿一小撮﹀嗜書者了,故有此活動空間。

介紹信用完了,可以去的幾家廢品店也都去過了,黔驢已經計窮。那時節,如果你不主動投入,如果也沒人惹你,也是挺逍遙自在的,多數時間我都呆著老家廈門。讀書之外,另一項功課是鍛造體魄:游泳、舉重、登山,在烈日下曝曬,在暴雨中狂奔。不到一年,皮膚黝黑,肌肉發達,理個平頭,斯文一點,常被誤認是軍人;粗獷一點,又被看成拉板車、蹬三輪的能手。無事還是逛到廢品店,偶然看到小攤販到那兒買廢書回去包小魚小蝦。一陣的興奮,真是柳暗花明呵!何不也稍加︿化妝﹀一下,也到廢品店買些︿廢書﹀呢!其實是不用化什麼妝的,穿條褲頭,光著膀子,額頭留點汗漬,加上本來打的就是赤腳,誰知道誰是誰呢?以前有介紹信,冠冕堂皇,書你是可以挑的;這種場合,你是不能挑的,記住,眼前這一捆一捆的不是書,是廢紙、廢物,你看準了一捆,過磅,付錢,就得走人,不然就要露餡,也會惹出麻煩。一捆書,對我有用的也許只有三四本,運氣好一點,五六本。二角三分錢買來,挑剩下的,再讓弟弟以一角七分錢賣還給他。實踐幾次,效果尚可,樂在其中,這種樂趣真是局外人無法享受的,也是現在我的學生們很難理解的!

數千冊的書中,師友贈送的書有大幾百本。就說自從動手寫這篇文章的三數天中,就有南京大學莫礪鋒教授贈︽莫礪鋒詩話︾、山東師大杜貴晨教授贈︽數理批評與小說考論︾、工程學院朱曉慧教授贈︽詩學視野中的宋詞意象︾和省文史館盧美松館長參與審定、曾江主編的︽閩侯清廉人物譜︾數種。師友贈書日多,去年下半年,心血來潮,想寫一本︽師友贈書錄︾的書,︽師友贈書錄‧小引︾說: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讀研究生,已經二十多個年頭過去了。二十多年來,師友贈書數以百計,一本書往往有一段作者的學術經歷,一本書常常有一段往事;讀一本書往往也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感想。如果寫出來,既可各自成篇,集合起來就是一本︽師友贈書錄︾了。述往事,記學術,敘情誼,當是人生一大樂事!

斷斷續續,至今只寫了五六篇。回想起來,我得到的第一本師友贈書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吳調公先生贈︽李商隱研究︾。吳先生此書出校樣時,我曾按吳先生的要求,引文一一核對原書,幫他校對過。贈書的師輩中,一些人已經過世了,吳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我非常敬重的曹道衡先生,去世已將近一周年。我在南京做研究生,曹先生是答辯委員會主席,初見曹先生,只見他個頭高高瘦瘦,溫文儒雅。陪他和沈玉成先生(也已故去)去見段熙仲先生,一見面,曹先生對著段先生就是深深一鞠躬,那一彎腰,幾乎有90度,長長的手臂幾乎觸到地面上。段先生時年八十五,曹先生也五十好幾了。曹先生贈我的書有十來種,題贈必稱兄,自稱弟。我說,曹老師,千萬不能這樣。他總說,叔祖和段先生是同窗,他是段先生的晚輩云云。我治六朝文學近三十年,得益于曹先生的教誨的提攜良多,睹書憶師,常常讓我熱淚奪眶。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的洪順隆教授也治六朝文學,所贈予的個人著作也有十來種,洪先生故去數年了,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紀念他。洪先生于學術善辯,為人爽朗,書房成排擺著他的書,音容像貌也會不時浮凸在眼前。

︽師友贈書錄‧小引︾還說:

友者何?友者,同學、同窗、同輩學者、作家也。1989年,我開始帶碩士生;1994年在山東大學協助張可禮教授指導博士生(1999年後獨立指導)。這些碩士、博士,他們既是我的學生,但我向來也以朋友視之,雖然年齡有等差,其實在師友之間,故︽師友贈書錄︾有書贈我的學生亦在其列。

贈書者以同輩學人為多,有的已往來切磋往數十年,他們的著作對我有很多有益的啟迪和幫助;有的則是神交多年,但尚未謀過面,但睹書如見人,或可想見其人的風采,或可記瞭解其人的佚事。同輩學人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中都有所建樹,著作一本比一本厚重,他們大多都是當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界的中堅,如果把他們贈與的書連串起來描述,也許可以寫成一部近二十年的古代文學研究小史。學生中,王玫、江浩、安琪、健青、林怡、小榮、建萍、楓宇、胡序、徐華、怡音(粲然)等,也都有著作贈我,書房為之增色增輝。師友贈書可述可記者多矣,只好請讀者將來讀讀︽師友贈書錄︾了。該書原計劃寫百篇左右,看來可以寫到兩百篇以上。

在我所聚書中,還有一百多冊來自金門縣。我是金門人,自二○○一年廈金恢復通航後,多次回過金門。金門的友人贈書不少,從明代蔡獻臣的︽清白堂稿︾、盧若騰︽留庵詩文集︾,到當代的作家詩人的文學集子,林林總總,羨煞那些專攻臺灣文學的中青年學者。本月中旬,再次回金,在長春書店拜訪了︽走近烽火歲月的金門特約茶室︾的作者陳長慶先生,陳先生一下子又贈送八部自己創作的小說。就所聚金門圖書而言,如果自傲一點說,目前祖國大陸大概不會有哪一個學者搜集得比我更多了。

平生擁有第一間獨立書房之時,已經五十又五了。五年過去之後,書房中仍然既無宋槧元刻、善本珍本,也無秘笈寶典,都是些平平常常的書籍,何敢言藏書?幾十年來買了一點書,無非為了讀、為了用而已,讀得開心,用得方便,足矣。倫明教授書藏多了,︿則思構樓以貯之﹀,我輩聚書無論數量或者價值,都不可能與倫明先輩同日而語,也無經濟實力構建藏書樓閣,但是就目前的生活狀況而言,換一處更大的住房也不是辦不到的事。我期盼能有一個很大的書房或書廳,能容納二三十架的圖書,也許,那就有點兒坐擁書城的樣子了!但是,我又反問自己,一旦有那樣好的讀書做學問的條件,自己還會不會還像早年沒有書房那樣努力,那樣勤勉?這又是不能不驚醒的!(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