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明代人物故事十之九洪旭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炳洳。
點閱率:554
字型大小:

———天地會義膽忠肝

 明末崇禎年間,有山西太平縣人殷洪盛,又名洪英,練達而有賢名,講義氣,有俠腸。各地英雄豪傑,都慕名來歸。當時大家都尊稱他住的地方為「集賢館」。崇禎皇帝殉國後,滿清的軍隊入關,明朝忠臣史可法在揚州督軍抵抗,為國殉難。之後,洪英和部將分路突圍而出,共同約定今後見面的時候,以「洪」字為聯繫暗號,大家繼續奮鬥,力圖恢復明朝天下,這也是《洪門》由來的傳說。  

 《洪門》對外的稱號就是《天地會》。當洪英轉投到明朝將領黃得功那兒後,不久黃得功又被清兵打敗,自刎而死,洪英繼續率師和清兵作戰,最後也被清兵擊斃。洪英的兒子名洪旭(字念衷),率同其餘部屬到杭州投靠潞王,那知潞王又投降了滿清,洪旭只得率領洪門部將蔡得忠、方大洪、胡德帝、李式開、馬超興等前往投奔鄭成功。 

  鄭芝龍降清後,洪旭等九十餘人追隨鄭成功在南澳附近招兵買馬,並且隨即佔領金門、廈門二地。在永曆八年(西元1654年),漳州千總劉國軒開城歸降,鄭成功派遣洪旭入城安撫百姓。永曆九年,成功設置六官,授洪旭為戶官,五月份即拔擢為水師右軍。當鄭成功於永曆十二年進兵南京時,以洪旭為兵官,留守金廈。當成功率軍攻打被荷蘭人佔領的台灣,洪旭因為留守有功,累升中提督,封太子太師忠振伯。 

  鄭成功的長子鄭經,因為和乳母董氏私通生子,東窗事發後,治家甚嚴的鄭成功派遣兵官楊都事奉令箭到思明州殺董氏及其長子鄭經。洪旭等不肯遵命,反而殺了楊都事;事後,謠傳周全斌奉密旨要殺十餘員大將,於是人人自危。洪旭讓周全斌回廈門港,隨即將他拘捕。鄭成功因諸事憂煩攻心,故而病倒。但每天還是勉強起身手持望遠鏡觀看澎湖各島。一日,成功再度登高臺,脫了帽子,讀著明太祖的祖訓;讀到第二篇,忽然感嘆說:「我還有什麼臉面見先皇呀」?隨即兩手掩面而逝。 

  成功死後,洪旭等擁立鄭經為嗣,稱世子。清軍攻取金廈二島,鄭經退守銅山,洪旭說:「金廈剛剛淪陷,銅山定難以防守,不如退防臺灣,以謀東山再起」。鄭經聽從他的建言。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鄭經聽聞施琅準備攻打台灣,召集諸大臣商議。洪旭說:「以前荷蘭人會丟掉台灣,是因為他們只會憑著火砲,守著港口要塞,而不知道防備澎湖。因此,我軍能夠一舉拿下台灣。因為澎湖是台灣的門戶,沒有澎湖就沒有台灣」。因此,他在台南修築安平砲台,並派遣總兵顏望忠守澎湖。後施琅調兵攻台,果然受挫。 

  永曆二十年,鄭經建孔廟,率文武百官吃齋行禮,到處廣設學堂。洪旭進諫說:「重文事固然好,但也得加強軍備。如今施琅雖然暫時受阻,但時刻都有窺伺的企圖。我們應該不斷激勵將士,加強操練、嚴陣以待」。

洪旭跟隨鄭成功父子,可謂忠心赤誠。金廈二島被清軍攻陷後,文臣武將降清者多不勝數。洪旭只領著二十艘船,擁護鄭經退守臺灣。永曆二十三年,洪旭憂勞病故,鄭經痛悼不已,親自為其治喪,並授其子洪磊為吏官,兼管戶部事務。洪旭與《洪門》天地會兄弟的義膽忠肝、戮力延續明室國祚血脈的傳奇,至今仍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