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在小金的日子

發布日期:
作者: 朝霞。
點閱率:772
字型大小:

那已是五年多前的事了,離開小金至今又匆匆過了數年,回首在那裡的點點滴滴,實在令人難忘,而重提往事,心中則又百感交集,因為那其間發生的種種,足以使我成長,使我體驗人情冷暖。

說來真奇,在這之前,我對所謂的「烈嶼」、「小金」全無概念,當第一年跟著眾人去考代課,幸運的可以有個暫時的工作時,我翩翩然的來到了小金,而更奇的是這一待,待了六年,後來當別人問:「你為什麼要離開」時,我總愛笑笑的答說「我應該要畢業了」,是的,是到了該踏上另一個里程碑的時候了,雖然是習慣那裡的生活,但早晚我要走上自己該走的路。

以校為家的日子結束了,這麼些年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在那裡,我真實的體會到別人無法替代的經驗。在教學上,我開始展開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他們伴我、我伴他們成長,是的,教學相長,而每年異動的人事,我無心的成了少數固定者,漸漸的,一年一年的輪替,我成了無名的班長,為每年來此走一遭的準老師做引領,我漸漸的在那裡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我後來花師進修的日子,這裡是我的三個家之一。

接了行政工作後,每學期的校外教學我是如此規劃的,一次走東半島,一次走西半島,而一步一腳印,我對小金的情感融入無形中加深了。東林,是我與日常生活最為貼近的地方,因為我得去那兒找我的糧食,而西宅、西路、后頭、羅厝、湖下則因為是學區,不得不常常造訪,九宮碼頭是我出入的地方,我常常是靠著雙腳踏實的走向它。

其實,我還常在放學後,騎著腳踏車遊走,在大小村莊間流連,有時會經過一片芋田,就和田間老牛打個招呼,小金的芋頭可是出名的,有時也到海邊撿拾「燒酒螺」,小小、小小的,多得很;偶爾來到烈女廟,請求王仙姑保佑諸事平安,而後來更知大金門南山的「仙姑廟」和這裡的淵源,而這二者還與表舅有關呢!再不然,就是下班後跟著一群來自大金的同學、學長、學弟妹騎車來到后頭、青岐、羅厝的卡拉OK去盡情高歌,說實話,他們都天生一副好嗓子,我自嘆不如也!

我時而早起,走過八達樓子,沿著小金有名的中央公路走,經過烈中、加油站,來到陽山,陽山,記憶中清楚的記得,我在小金的日子,見證過它的過去與現在,那小一號的「毋忘在莒」是新建的,而蔣經國先生依然笑笑的在哪兒供人拍照留念,我們還曾在那兒辦過隔宿露營呢!後來的我總愛爬上最高點,俯看整個小金門,彷彿一副「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勢,而那時總會有一股感覺,天地之大,我身為凡人到底何所求呢?不妨真誠的與自然同在吧!

在那段不算短的日子裡,記憶深深的除了與小學生的相處,再來就是與成人之間的互動,因為幾乎以校為家,因而必然的接下了晚上的成教班或補校的課,大人,不同於小孩,許多方面其實是難以改變的,但是其中不少人有感於時代造成的遺憾,所以那股求知慾挺讓人感動,雖然也不乏對自己的記憶極端沒有信心的人,說是「今天教,明天就忘」,我們年輕人都會這樣,何況是上了年紀的人呢?事實上,態度最是重要,而看到他們可以樂在其中,倒也是成就感之一吧!

因為曾經把小金當成了第二個家,因而對那裡的感情也特別濃,許多學生家長是熟得可以,常常是天南地北的聊,而即使不是家長,久了也算是朋友了吧!回到大金,常常遇到小金的家長、朋友,他們親切的邀我再回去小金玩,我自然的應「好」;真的回到小金,總是自然的走過,到現在我還不曾把自己當成是小金的過客呢!好特別的一段緣!

久而久之,我成了小金的小小導遊,同學帶朋友回家,自己的親朋好友來,我總是無可避免的引著他們來到我自認為可以好好一遊的景點,即使是生平第一次回到金門的自己的舅舅,我也不例外,事隔多年,他們依然懷念我這個嚮導喔!午餐,我喜歡帶他們來到「新大同」,不吃大魚大肉,我們吃點不一樣的、經濟實惠的,炒飯、炒麵、麵線湯,加點小菜,然後我會告訴老闆「夠我們幾個人吃」的,有經驗的他們總會煮得「不離譜」。

說起那店,最難忘的一次是:一個颱風夜,我們提早來到了學校,而常常我們是吃飽了再來的,那晚特別,我們是有些驚險的來,船始終搖搖晃晃的,即使走到了學校前的大馬路,也得花點力氣跨過那橫在路中的、攔腰折斷的大木麻黃,進入房間,天啊!滿滿的水,見到床下滿滿的是水這是頭一遭,於是開始動手「整理家園」,一番辛苦後決定慰勞一下自己,在那停電的夜晚,放下手邊的工作,我自告奮勇的來到西宅,因為那兒是難得的光明,我走進店裡,開口點了些水餃,說是要拿回學校享用,摸摸口袋,才知自己忘了帶錢,糗得很,不過也創下我生平第一次「賒帳」的記錄,事後再請小朋友拿回去還,這也得因為關係不錯才做得下吧!

船,始終是來往大小金間的唯一交通工具,雖然建不建金烈大橋始終沒個準,而說到現在連影子都未見到,倒是浮動碼頭先行建好了,也方便多了,幸運的我只坐過一次老式的船,以後就是復國號、浯江號了,也曾因颱風的擾亂而混入觀光客中坐上快輪,更曾坐上軍船,體驗有著不一樣身份的滋味,而現在偶然會見到太武輪出動,少數幾次見到機車騎士直接把機車牽上船,時代是改變了,以前手拿一張船票讓剪票員剪,一張用完再換一張,如今進步到用電子IC卡了,用前只要去儲值說可以用許久,真的不同以往!現在最不同的就是小三通,出入水頭碼頭的人多了起來,相形之下,也就複雜了起來。

雞飯,相信是不少人的最愛,或者是離開這個學校之後最為懷念的,即使事隔多年,曾經有人要我記得的話幫她帶一些回來,曾經有同事大言說要跟廚房阿姨學,學到功夫了沒有我不知道,不過能夠讓這麼多人嘴饞、想念,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每回到了村莊裡有熱鬧,廚房阿姨親手煮的硬是跟別人家的不同,常吃流水席的我們最為明智的抉擇是:先到她家吃飽了再說,尤其她常常會變出不同的花樣來。

在小金的日子,我除了代課,也因貴人的相助,我跟著走上了進修之路,每年寒、暑假,我總得自動的背起行囊,來到花蓮當學生,開啟了「狡兔三窟」的歲月,寫在這裡,我漸漸的感受到生活的極端充實,因為要代課、要進修、還要趕回來考試,再趕回去考試,常常笑稱自己是「空中飛人」,坐船、坐車、坐飛機,常常是數個小時前在某個地方,過幾個小時已到另一個地方,因為這一番努力,我才得以在後來有了穩定的「職業」!

在小金,發生在我身上的,我難忘,我見證過的,更是人生旅程中的重要經歷,爸爸在我第一年代課的時候走了,我永生難忘;因為騎車和他人擦撞而心中始終一個陰影;學生好的表現讓我會心一笑,學生偏差行為在我努力之後效果不明顯而讓我想要退縮;我眼見一個生命的漸漸消逝,心生感嘆;我,想要記得應該記得的,我,想要忘記應該忘記的,可是,何其不易!

一次機會,我遇到了第二代的學生,她開口便問「老師,你為什麼後來不教我們了?」我竟呆了幾秒,然後用我那一貫在用的回答說「因為我也該畢業了!」是的,緣起於不知不覺中,而這段緣卻已深植心中!又到烈中研習,已上國中的學生和我說道:「老師,小時候我以為你很高!」已到一個階段的我不得不這樣回答:「是啊!我小時候也以為我們的老師很高!」師生能在一起,總是有緣哪!

當初決定離開,是不習慣了好一陣子,而我這算是悄悄的走嗎?也許吧!只是覺得該是走的時候了,不曾像其他的老師離開一個學校受到特別待遇,我反而是來得自然,走得輕鬆。曾經努力的,日後必會有所回應吧!猶如我常常聽到的「有空來小金門玩啊!來我們家坐坐啊!」

也許,別人對我這平凡人在小金到底多久了末曾在意,數字也只是表面上的罷了,真正經歷的是我,那九二一大地震的夜晚,我不是正躺在宿舍的床上,只覺得不尋常的床晃了晃,沒想到隔天竟是一次大得足以在歷史上留下一筆的天災。如果真是「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那麼小金在我的生活裡早已留下不可磨滅的一段!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