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歐陽柏燕圖像文字個展許水富嫁女兒詩情畫意

發布日期:
作者: 金台人。
點閱率:898

●許水富嫁女兒婚禮詩情畫意

  「陽台有我們晾著的笑聲,日子有我們構築的和弦節奏,親愛的密碼寫在溫馨相知的臉龐,這盈盈的祝福。譜下今生最美麗的婚約,願衣食無缺。而世間安穩,我們歌詠因緣亮出璀璨,我們學習真愛肥沃人生,玫瑰和味蕾。永恆和諾言,脈脈的。叫出滄海結盟的喜悅。」女兒要出閣了,詩人許水富以做父親的心情,為小倆口寫下〈歡喜‧結緣〉的詩情,印在請柬上。許水富、陳君英伉儷赴美取得碩士學位並留在美國工作的獨生女許禹萌,六月十八日星期天中午要在桃園尊爵飯店與她一路愛情長跑從台灣到美國的蔡孟勳結為連理,這將是一場「詩情畫意」的婚禮,詩人羅門、蓉子、古月、管管、林煥彰、方明、張國治、顏艾琳等,畫家李錫奇、王士朝、翁清土、黃世團、張輝明等,作家朱振藩、沙究、黃克全、楊樹清、吳鈞堯等,以及許水富就讀寧中時結拜的義兄弟李炷烽、許加發,都將出席這場婚宴,管管差三十餘歲的夫人梁幼菁是許水富在振聲高中教過的學生,多重因緣,管管將誦詩〈春天坐著花轎來〉獻上祝福。一九五○年生於金寧榜林的許水富,台灣師大藝術學院畢業,集詩人、書畫家、廣告人於一身,著有詩集《叫醒私密痛覺》、《孤傷可樂》、《許水富短詩選》、《多邊形體溫》,另有《廣告學》、《廣告經營》、《基礎設計》、《POP基礎》等專著,水墨書法作品在華視藝廊個展,書法作品曾獲日本國際書藝大賽七次大獎。許水富於一九七六年間返鄉回到母校金寧國中任教美術兩年,油畫家楊恭國(已故)、視覺藝術設計家翁翁(翁國鈞)、現任《金門日報》代編輯主任暨浯江副刊主編翁維智等,都是他美術課的學生;一九七四年,許水富在台北與王士朝、黃世團、翁清土、吳鼎仁、唐敏達等十七家成立「金門畫會」,並任創會理事長。功在金門美術教育,詩、畫亦自成一格的許水富,始終保持創作能量,詩、散文、散文詩散見《浯江副刊》、《幼獅文藝》、《創世紀》等刊物,元月三日亦在《聯合報‧聯合副刊》發表四行詩〈很吵的國家語彙〉。全方位詩人、藝術家許水富嫁女兒,也相當於一場藝文盛宴;又因女兒、女婿婚禮後將趕返美國,不另回金門設宴。

●管管腦袋開花新書鄉親捧場

  詩人管管於「醉愛噶瑪蘭二○○六端陽詩酒會」與攝影家鐘永和、金門藝術工作者盧根陣「蘭陽三結義」後,六月十日在台北時空藝術會場的「腦袋開花—管管的奇想花園詩畫展」,立即展現了金門人氣,「義弟」,鐘永和、盧根陣送來盆花,金門藝文人士李錫奇、古月、許水富、翁翁、許玉音、洪世國等十餘家都前來捧場,三度軍旅金門、服務軍中電台的管管,寫過〈吾的碉堡〉、〈前線的百合〉、〈金門一個明朝小村裡的那棵梨花〉等散文、詩;繼《荒蕪之臉》、《管管詩選》、《管管世紀詩選》後,已多年未出詩集的管管,此回推出彩色精印的詩畫合集《腦袋開花—奇想花園六十六朵》,有趣的〈管管小傳中〉直書「中國山東青島膠州台北台灣金門桃園花蓮左營中壢楊梅大直新店人。」

●歐陽柏燕推出圖像文字個展

  歐陽柏燕要返鄉開畫展了。「歐陽柏燕圖像‧文字個展」,六月十八日星期天上午十時三十分在金門文化局賓觀廳展出酒會,配合展覽,同時推出由金門交通旅遊局執行策劃、出版的《島行記憶—歐陽柏燕影像文字作品集》。一九六○年生於金城歐厝的歐陽柏燕,金門高中畢業來台,寫詩也寫散文、小說,著有詩集《飛翔密碼》、《歐陽柏燕短詩選》、《燃燒的箭矢》,散文《魚與鳥的對話》、《不再搖擺的夜》,小說《失去季節的山丘》、《變心季節》、《砲彈擊落一個夢》、《走出一場戲》、《水果人》,其中《砲彈擊落一個夢》二○○五年由人間衛視改拍單元劇。這些年來,歐陽柏燕再投入繪畫創作,畫冊有《伸縮自如》、《提琴鳥》,另以《童話發芽了》繪本獲國語日報兒童文學圖畫故事組牧笛獎。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散文獎暨年度最佳作家小說獎、耕莘青年寫作會小說獎等多項文學獎的歐陽柏燕,創作之外,近來亦積極投入搶救、保存台北縣新莊樂生療養院的社會運動,六月十日在《聯合報‧聯合副刊》發表〈文學的社會事件簿—隱匿的樂生已然甦醒〉專文,六月十一日在台北參加五百餘人組成的「呼喊正義,捍衛樂生六一一大遊行」,以六步一跪的方式,呼籲政府將七十年歷史的樂生院區全區保留。搶救樂生遊行結束,歐陽柏燕又要趕回金門,為自己首度舉行圖像與文字個展,多位看過她詩與繪畫作品結合的友人透露,非專業畫家出身,但她的繪畫語言綺麗夢幻,處處流淌異想世界,像那件風獅爺與鱟、動物、彩色面具混合的作品,也隱藏了她的鄉情密碼,由翁翁視覺設計、精編精印,充滿拙趣的彩色文字影像書《島行記憶》,金門縣政府也計劃送給島鄉的小朋友閱讀。歐陽柏燕自教職退休的父親歐陽揚明,通過金門地方文劇輔助的作品《憶舊金門》,亦趕在六月出版,形成父女同時出書的佳話為迎接這個歡喜返鄉的日子,歐陽柏燕感性寫下:「從開始畫畫,周圍的景物便自動跑進畫中,以奇妙的感知和超然的想像,交會成我珍惜的內、外在風景,他們一次又一次陪伴我飛回原鄉,捕捉不曾褪色的記憶,我是多麼感恩並且歡喜,想要一直一直畫下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