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換個島嶼住住》巴哈的早晨

發布日期:
作者: 張雨。
點閱率:438

「只要母親能欣賞音樂之美,兒女也會跟著感染幸福的氛圍」

 考完研究所的隔天,由於重視考試推掉了民宿的訂房,我享受了一個難得的、幸福的早晨。

籌備加上實際經營民宿,這一年來,提筆的機會變少了。有客人的時候,忙得連睡眠時間都不夠;沒客人的時候,也忙著整理古厝;偶爾帶女兒出去遊玩;夜晚還得上網關心自製的網站………,我陷入莫名的忙碌之中,我形容自己:「像一匹被無形之線綑綁的馬,困在有限的圓周裏,一圈又一圈地疲走,週而復始。由於戴著眼罩的緣故,還以為自己已經走得很遠了。在草原上馳騁?只是自己誤認的自由假象。」

這天是母親節,這匹剛打完仗的疲馬,卻幸福地擁有一個巴哈(註)的早晨。不必幫客人準備早餐,為自己放一張古典大師巴哈的精選集,之後,小提琴協奏曲跟愛樂交響樂團在古厝正廳奏起動人的旋律。

泡一杯住宿旅客留給我的拿鐵咖啡,可愛的她們在權充便條紙的衛生紙上寫著:「對身體不好,但很好喝的咖啡。」許多令我懷念的客人,是我經營民宿的最大收穫;別老是說「我照顧他們」,其實在許多方面,他們也照顧了我。

外子(哈,他終於出現在我的文章裏了,許多人都猜想我是可憐的單親媽媽呢)說的沒錯,我的爵士練習鼓,黑色的小小鼓面,是最適合放飲料的地方。我曾經不爽他「輕浮」我的爵士練習鼓,如今我也學他,把咖啡放在上面,將小鼓移到主人椅旁邊。

「主人椅」,很重要的一件東西。每個家裡面,應該都有一張主人椅,它是主人的最愛;造訪別人家裏,一眼就可以認出那張特別受到主人垂青的主人椅,除非交情夠,否則別貿然一屁股坐下去!我的主人椅是張藍綠色的舊藤椅,這是我最愛的顏色,是擁有珊瑚礁海岸的夏日海水的顏色,其中還混著一些刻意「作舊」(像復古牛仔褲一樣)的白漆。

它購自高雄的一家藤椅店,老闆自己使用的,當初已經有點歲月痕跡了,可是我卻愛得不得了(喜歡老東西的無藥醫個性),一直求他賣給我!為了避免老闆後悔(他一定會後悔的,因為這是他的主人椅),付錢後,我馬上拿了就走!老闆還是從後面大聲喊我,而且追了上來,我心想:糟了,他這麼快就後悔了!結果——他揚著手上的草編墊子,說這是那張椅子附帶的。哇!好險!

配著巴哈,我一邊吃麵包喝咖啡,一邊閱讀外子送我的母親節禮物(天蠍座心口不合一的臭個性使然,當初拿到這本書還虧他「我又不是你媽」、「這本書玉米家也有,一模一樣的,我已經看過了」,好傷人啊)。這是一本國外海濱度假屋(住屋)的攝影書,包含大溪地、墨西哥、巴西、美國等。建築材料多取材自然、重視景觀(可欣賞美麗的海景)、獨特的創意、使用跟藍天碧海綠樹協調搭配的豐富色彩(如銘黃、鮮黃、純白、紅、藍),更重要的是,維持自然景觀之美(看不到台灣海邊普遍堆放的碎坡塊),房屋只是海邊的過客似的。那迷人的大海,讓人看了好想跳下去!

跳下去!是的。當我二十歲時,搭船在澎湖的離島間遊玩,發下「每到一處海邊就要跳下去游泳」的宏願。而我差不多也作到了——東吉嶼、望安島、吉貝島、險礁嶼、員貝島、姑婆嶼、目斗嶼、西嶼、馬公島、中屯島、白沙島、雁情嶼………。自從國中時期,看到大弟連很深的漁港都敢跳下去游泳,從此我也效法之。我最喜歡浮仰在海上,身體跟四肢悠閒地放鬆,視野寬廣地欣賞大自然,偶而感覺快沉下去了,才微微揮動一下四肢,這種很懶散的游法,家鄉稱作「放死囡仔流」(跟「水母漂」不同,它的游法看起來像是個溺死的小孩,漂流在海面上,因此得名)。我也曾在越南的下龍灣「放死囡仔流」,在那片平靜而美麗的海域,真是人間至大享受!看看四周那些游得很賣力的外國觀光客,不禁心生同情啊!

巴哈把我的思緒從越南帶回金門。我認為,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音樂、咖啡、書籍,頓時就能成為人間天堂!擺在一旁的咖啡,傳來陣陣香味,不啻是最佳的香料!聽覺、嗅覺、味覺、視覺,精神與生理,全都得到了滿足,不亦樂乎!

巴哈也讓我回想起國一那年,我們搬到媽媽新建的五樓透天屋,我很難得擁有了自己的房間(之後我搬過二十次以上的家,漂流的個性不是沒原因的)。那年可能也是母親最快樂的一年,因為早晨我常被媽媽播放的音樂喚醒。我認為,只要母親能欣賞音樂之美,兒女也會跟著感染幸福的氛圍。

當年,我的母親播放的是流行音樂,像是鳳飛飛的〈我愛秋蓮〉之類的。我假想,如果我父親(他幾乎不曾出現在我的文章中)還在世的話,他應該會播放古典類的音樂。因為他喜歡演奏小提琴,當年入殮時,他的小提琴也陪著他一起入土。他們靜靜地躺在中屯島無人地帶的海邊小丘上,欣賞大海跟夕陽美景,直到「土公」(道士)跟撿骨的人到來,把他倆分開,父親進了納骨塔,小提琴的形骸已不像小提琴,據土公形容:「看得出是一種樂器,但不知是什麼。」

那時期我們家族的墓「一次作業」,陸續撿骨,大約撿了五、六個墓。除了父親外,撿了一個清朝祖先(應該是曾曾祖父吧)的骨,裡面有個金屬的古董煙斗,像一件藝術品,由此可看得出香菸是他的最愛。另外,跟我父親一起欣賞海景的曾祖父棺木裏,撿出一個女用手錶。由於祖父已罹老年痴呆症,叔輩又不知由來,這個女錶成為一個謎,由此觀出我們的家族史因乏人關心而早夭,不甚健全。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思緒在澎湖、台灣、越南、金門等地游走;我的記憶除了幼年時期,還遠溯清朝;我也首次突破自己的禁忌,提到了內心經常懷念的父親;我一下子在澎湖離島游泳,忽焉又來到下龍灣嘲謔老外;我想起二十歲的狂妄,又回到現實裏四十歲的中年期;我想起家鄉海邊的土地,那未竟的海濱小屋美夢;然後,回過神,繼續謙卑地、踏實地在金門島生活。

謙卑是件好事,因為明瞭「這裏畢竟不是自己出生的島嶼」的道理,對於人生的過客來說、就這片島嶼願意容納我們這一點來說,就值得我們衷心感謝了!我已不是二十歲那個呼風喚雨的張雨,我已隱身在「為人姊」(繼續留在澎湖的弟弟,人脈已遠超過我,我現在澎湖被介紹的身分是「阿川的姊姊」,阿川已不必被介紹為「這是張雨的弟弟」)、「為人母」(我的女兒常吸引人們的眼光,我相信在金門的人們,大多是先認出她,然後再認出我)的幕後。

我很高興來到非出生地的金門,在這裡認識的人不多,不必隨時提高警覺跟熟人打招呼;不必在搭載村婦便車時,面對她們對父親早逝的惋惜聲,被勾起難過的情緒時,還要忙著安慰她們;我也不必再回答她們好奇地詢問:母親改嫁後又生了幾個小孩?(三比三,平手,很公平吧)你是叫他爸爸還是叫他叔叔?(喔,叫爸爸。好想把你們趕下車,真後悔讓你們搭便車。不過我已經習慣了。幾十年來都是這個話題)我來金門的原因有很多,這些只是其中之一。很久以後我才讓你們知道,因為這是我內心深層的秘密。

感謝巴哈,還有起床後不斷打擾我寫作的女兒,讓我游走的思緒,回到了金門。

附註:巴哈(1685-1750),德國人,巴洛克時代的音樂家、管風琴家、教育家。跟韓德爾、泰雷曼等懂得經營自己的人相較,巴哈不見得是當時最具聲望的作曲家,可是他的音樂藝術在屢經更迭的樂壇上,最終被證明是最持久且經得起考驗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將巴洛克音樂的所有作曲技法和音樂藝術觀,作了最完整的呈現。自他以後古典音樂漸漸以旋律取向為重,巴洛克以前所承繼的對位技法逐漸失去地位。因此,巴哈被稱為近代音樂之父,且被視為總結巴洛克音樂藝術的大家,其地位是古今之冠。

邀月齋 2006母親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