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生態筆記〉曠野中的彩色精靈──栗喉蜂虎

發布日期:
作者: 周志強。
點閱率:1,619
字型大小:

在金門夏季最具代表性的鳥類莫過於顏色鮮豔、體態優美的栗喉蜂虎,牠們有著夏日精靈的美譽。牠們的英文名字為blue-tailed bee-eater,字義上的意思是「一種擁有藍色尾羽的蜜蜂殺手」,這與牠們的食性有關,請容我稍後再述。由於牠們屬於蜂虎科且喉部為栗子色,所以我們稱之為栗喉蜂虎。

蜂虎科的鳥類全世界共計有廿六種,牠們的共同特徵包括:鮮豔的羽色、高超的獵蟲本領(特別是擁有致命毒針的蜜蜂等)、挖洞築巢以及育幼的行為等。栗喉蜂虎的頭蓋和背部為綠色、喉嚨為黃色至栗子色、腹部則是棕色,往下延伸成蘋果綠的顏色。此外,牠們還拖著一根長長天藍色的尾巴。牠們的身材相當流線而優美,從嘴喙到尾部全長約卅公分。

研究顯示這一科鳥類起源於非洲的洋紅蜂虎,後來逐漸演化成現在的廿六種不同色彩、體型的蜂虎,現在的所有蜂虎科鳥類大約在一萬一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時形成的。每年夏天來到金門繁殖後代的栗喉蜂虎的學名為Meropssuperciliosus/philippinus,主要分布從非洲、中東、印度、中南半島、中國、菲律賓至新幾內亞。

栗喉蜂虎在獵食之前會先在樹枝、或電線上停歇,並且搜尋、鎖定飛行中的昆蟲,再以流暢的飛行技巧進行空中截擊。大部分的鳥類對於黃蜂、胡蜂等這些危險昆蟲都敬而遠之。但是蜂虎科的鳥類發展出尖銳且細長的嘴喙,讓牠們在捕獲這類擁有毒針昆蟲的時候,可以讓昆蟲在嘴喙的尖端就將牠們掐死,避免昆蟲掙扎時刺傷自己的眼睛。在金門蜜蜂、黃蜂、胡蜂等數量及種類並不多,相反的蜻蜓、蝶、蛾等數量豐富,所以栗喉蜂虎選擇的食材也略有不同。不過這並無損於牠們的美名,在夏季的藍天之中只要觀賞過牠們流利的英姿,就能體會到造物者所賦予牠們的神奇本領。

就像大部分的蜂虎科鳥類,栗喉蜂虎會在土質鬆軟的崖邊集體築巢。挖洞築巢的習性是佛法僧目鳥類的共同習性,金門島上屬於這一目的鳥類計有:戴勝、數種翠鳥以及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會在崖邊上挖出深達一、二公尺的巢穴,並且洞口略低於內部,以增加排水性。這樣深的洞穴一則可以維持洞穴的恆溫性,避免夏季的烈日讓巢穴溫度過高,其次可避免獵食者入侵危及幼鳥。在適當地理環境的崖面上,少則時數十個、多則可達上百個孔穴。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巢穴中都有鳥蛋或雛鳥,根據研究這些巢穴有百分之卅以上是空穴。部分學者認為這些空的巢穴是因為挖掘中遇到大石頭或阻礙而放棄,或者受到干擾而不願再繼續進行。但也有部分研究顯示,這是有計劃的閒置,目的是為了迷惑獵食者。

此外,並不是所有栗喉蜂虎都會參予繁殖後代的工作。根據研究,每一年大約會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已經性成熟的成鳥不進行繁殖,而是去為其它生殖鳥充當幫手,這些由十至數十不等的數量組成生殖群。生殖合作群越大,生殖成功的機率也越大。這些生殖群會在金門島四處尋找適合繁殖的場所,利用一整個夏季在金門島繁衍後代。除此之外,繁殖群中的部分個體又會和其他繁殖群的個體有密切的互動關係,就像家族與家族之外的聯誼活動。在金門數個繁殖群會集合在一起過夜,所以在盛夏時分的傍晚,當太陽即將下山時,許多繁殖群的栗喉蜂虎會從自己的繁殖地起飛前往晚夜棲地。目前金門已知的大型夜棲地大約有三、四個,這幾個重要的夜棲地每晚聚集了上千隻的栗喉蜂虎,是金門重要的自然資源。

而相信讀者對於栗喉蜂虎的婚姻狀況一定甚感興趣,究竟栗喉蜂虎的婚姻制度為何?夫妻之間的感情又是否堅貞如石呢?從外表看來,栗喉蜂虎似乎採取一夫一妻的制度,不過許多研究報告都顯示,幾種蜂虎科的鳥類對於配偶的忠誠度普遍不足。調查結果顯示,每一個巢穴所孵化出來的雛鳥中有百分之廿五到五十並非流著另一半的血緣。而雄鳥也總是利用各種機會,對鄰近的雌鳥擠眉弄眼、處心積慮的勾引。這幾年拜基因檢測技術的發達,鳥類社會中複雜的繁殖行為與婚姻關係,有越來越多的例證被揭發。目前已知的研究結果顯示,除了丹頂鶴與幾種猛禽,還擁有令人稱羨的婚姻關係外,大部分的鳥類為了讓自己的基因得以遺傳下去,都採取了多重配偶的關係。

鳥類社會及個體行為並無所謂的對與錯,也非人類的道德倫理所能規範。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切莫片面解釋這些現象。人類畢竟不同於其它物種,並未受限於由人類所歸納出來簡單的自然法則。在大自然中最高層的消費者,例如:猛禽、大型肉食性動物等,往往數量極為稀少。並且受食物鏈的限制,讓這些高級消費者的數量得以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因此使得自然的循環可以維繫。但是人類這種食物鏈中最頂層的消費性物種,因為智力的發達使得人類如脫韁野馬擺脫了這個限制。人類的數量並沒有因為身處食物鏈頂層而受到應有的限制,相反的憑著科技的發達,使得人口不斷膨脹,並且平均每一個人所消費的資源更是直線增加。這樣的態勢發展,如果人類片面的解讀其他物種的社會或生物行為,因而過度放縱自己的慾望,則環境的平衡秤將嚴重傾斜,倒向無法回頭的滅亡之途。

觀察大自然並非為了讓人類找到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解套。相反的,透過對大自然的欣賞與了解,了悟自己之於大千世界的渺小。讓自己在面對茫茫的物質慾海所產生的無端波瀾,在獲得一絲清涼的微風後,得以安撫心胸。古往今來許多大智慧者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言,或許他們正處於人生的低潮,又或許他們正當意氣風發之時。這些不朽的人生哲理,莫不因古之智者受浩瀚自然激盪而成。吾人具備的知識基礎更甚於古人,身居金門的自然世界之中吾人能不更有所體悟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