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坑道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563

洪尚為跟玩伴,一起守著九宮碼頭。渡船還沒來,但見黑點一個,像箭頭,穿破海,徐徐挺近。船靠岸,著西裝的年輕男子走出來。西裝體面,卻不習慣,他聳聳肩,拉外套,踏上浮板,伸出手,挽著新婚妻子。新娘一身旗袍,臀、肩皆圓,姿態婀娜。一少尉看看岸,又看看新人,嘆一口長氣。

胡璉將軍掌管金門,按月為新人證婚,並贈賀儀。新人坐上禮車,碼頭路窄多坑,車速慢,洪尚為等人追著車跑。鄭寶芸突然想到什麼,拉開提袋,抓糖,朝窗外灑,洪尚為等人笑做一堆,忙著撿。鄭寶芸輕輕一笑,車子經過少尉旁邊,兩人視線交觸。鄭寶芸身體一震,洪榮吉捏了一下鄭寶芸的手心,看著妻,點點頭。

洪尚為拿了糖,不急著吃,跑到日據時期挖的沙坑,跳下坑口。坑道是他們的遊樂基地,全長原有二、三千公尺,洪父說,當時他被日軍強押,跟青岐、上林的人,一道挖墾。監工在地上打樁劃線,每天每人都要挖四立方土方。洪父以腳拖地,在地上拉出長兩公尺、寬兩公尺的土方,跟兒子說,哪,就這麼大。監工凶狠,常揮扁擔打人,洪父撩開右邊頭髮,裂傷結疤,正如閃電凌空。日據舊事,洪尚為剛出生,賴父母敘說,國軍撤退金門時,洪尚為三、四歲,隱約記得國軍拆宗祠、毀宮廟,移去石頭砌牆,橫排樑柱,蓋上門板,最後再培上水泥,就成碉堡。

後來,駐軍多了,宗祠、宮廟都拆,卻還不夠,國軍便打房子主意。有一天正在午餐,忽來一群士兵,不管洪父、洪母請託,跳上屋頂,扣住樑脊,往下一拉,瓦片、灰塵半空倒落。洪母抱洪尚為逃到屋外,見著屋頂陷了個大洞。部隊聶姓教官,出面制止,卻遭士兵十來人,拖著走,一頓痛打。拆完一戶,還輪著下一戶,青岐村父老研商對策,向尹俊師長陳情說,青岐二百多戶人家房子被拆,老百姓要住在什麼地方呢?洪母轉述說,師長聽完報告,逐一望著陳情民眾。不知師長是好是壞,人人屏息,她的兩隻手,也在衣擺裡繞啊繞。師長臉色難看,忽然,洪尚為嚎啕大哭。洪母被這一哭嚇呆。還在想,是那一家小孩哭鬧?師長朝她走近,洪母看見懷中兒子,像被捕的蟬,直直躺,抖啊抖、哭啊哭。洪母想起日軍士兵,曾拋高嬰兒,再以刺刀戮斃,面容驟白。洪尚為一哭,其他嬰兒竟跟著哭,營區裡,愁雲慘霧,師長走到洪母前面,咧開嘴,笑問,這是你的孩子啊?洪母點頭。師長問完話,旋即轉身,臉色更臭,大罵他媽的雞歪,找到負責工程的軍官,大聲訓斥說,再拆房子,老子就斃了你。洪母每回說到這裡,都微笑,誇他是福星。往後幾年,軍紀改善,不拆宗祠、宮廟,反倒起建新廟。

洪尚為等人,吃完糖,在坑口磨蹭,玩伴慫恿,不如就趁今天,入內冒險?幾人踏進、再踏進,入口透光處,變窄、再變窄。沒有風,但黑而深邃的歷史跟苦難就是風、就是陰風。幾個人,被茫然不可知的黑暗逼得喘不過氣。領頭的那人止住腳步,其餘站定,一齊望向熟悉土地上,這段陌生的歷史,默契地,逐一後退,再一起跑出坑道。

他們站在坑口,喘大氣,直到這時,才覺冬日逼至。坑道上,木麻黃樹苗剛剛栽種,高度及膝,樹前俱皆編號。洪尚為等人都知道,政府推行綠化,每戶每人規定栽種,看護樹苗成為大事。冷風吹,身抖擻,他們卻跑開,站在各家的樹苗前,扯開褲襠,撒尿。洪尚為等人務農,都知尿液鹹,澆多了,反害死樹苗,對準第一株,撒一些,再移到下一處。撒好後,大夥兒起鬨作鬧時,見著少尉走來。

少尉半年多前,來鄉宣導「建鑑復仇」計畫,鼓吹學生從軍。軍官多愛逗孩子玩,少尉卻對孩童視而不見。這次,少尉走過去,卻頓了下,轉過來問洪尚為,叔叔結婚,高不高興啊?洪尚為點頭。玩伴一起看著少尉,倒讓他不自在,少尉清清喉嚨說,喜歡吃糖果嗎?洪尚為又點頭。少尉訕訕拿了兩包薑糖,遞給洪尚為後,突然覺得氣餒而累,猛回頭,往村子走。洪尚為拿著糖,瞧了玩伴一眼說,筵席快開始,糖留著明天吃。一夥人,小跑步,日當中,風輕吹,沒多久,趕過少尉。第一串鞭炮,已經響起,筵席就要開始了。

根據習俗,筵席開始到結束,鞭炮聲不能停。鄰居大哥,幫忙點鞭炮,洪尚為沒事,就跑去看。洪母跟他說,別亂跑,待會叔叔、嬸嬸敬酒,得權充花童,提襯婚紗,免得嬸嬸絆倒。少尉也吃筵席,見新人敬酒,嚷說,根據他們老家習俗,新娘得在筵席開交杯酒,新人害羞,不肯順從。少尉少搭理人,遇事、談話,都溫文有禮,不料卻高聲嚷嚷,非讓他們喝了不可。新人不知交杯酒怎麼喝,手忙腳亂,新郎的酒潑著新娘衣裳。少尉大笑說,喝交杯酒都不會,我來教你。說著,拿酒杯,跟新娘臂扣臂,喝了一杯。喝完,臂還勾著,一雙眼,望著新娘。洪父趁著幫少尉斟酒,順勢撥開,左手揹在屁股後,搖啊搖,示意新人快走。洪尚為個頭矮,正好看見,回到叔叔房間,不解地問。叔叔苦著臉,嬸嬸淚直流,擺擺手,讓他走。

幾天後,洪尚為在沙坑附近,看匠工蓋廟。烈女廟,一蓋多年,眼看著,就要落成。民國四十三年六月,海濱飄來一女屍,守軍戰士劉某扶屍上岸,安葬。傳聞,女屍姓王名玉蘭,十七歲,廈門人,家境清寒,賴拾蚵維生。一日,在海邊撿蚵,恰被匪兵撞見。匪兵見其姿色誘人,淫念陡生,王女抵死不從,匪兵獸行難逞,一怒之下,將她殺害。洪尚為在私塾學過幾年書,跟玩伴讀碑石上的字,不識的字,大夥兒七嘴八舌,總還湊得齊全。洪母跟兒子說,王仙姑很有感應,蓋廟祭祀,保佑更多人。他問母親,王仙姑怎麼靈驗了,洪母說,村裡嬸婆頭痛,到香爐前,問了一包香灰,回家泡水喝,就好了。洪尚為聽得咋舌,也想問些香灰嚐嚐,洪母敲他頭,讓他別胡說。

洪尚為聽見少尉喊他,還以為錯覺。少尉如日前,開口就問,要不要吃糖?問完,又是兩包薑糖。少尉神情忸怩,把他拉到一邊,拿出信,讓他交給嬸嬸。洪尚為剛走開,少尉又叫他回來,拿起信,瞧了瞧,確定信口黏好。洪尚為想起這事,還笑少尉笨,信口黏好有什麼用,這一撕,不就開了?洪尚為十一、二歲,對男女一節正感好奇,少尉信上寫著,半年前巧遇鄭寶芸,即已傾心,常給餅、給糖,表示好感,鄭卻不解風情。一趟公差回來,與鄭同船,不料卻已嫁人。行文至此,愁腸寸斷,旋即精神振奮說,幸好那天,也跟鄭喝了交杯酒,算有「夫妻」名份。

洪尚為隱瞞信件,旁敲側擊後得知,叔叔、嬸嬸雖已訂婚,卻沒這麼快婚娶,少尉不斷示愛,才促使他們早日完婚,免生事端。洪尚為了解來龍去脈,細思少尉神情,才恍然大悟。不過,從接了信後,洪尚為就躲著少尉,在村裡、或沙坑,遠遠看見少尉,一溜煙就跑。十一月天,花生、地瓜都收成,洪尚為跟玩伴烤蕃薯吃。蓋好土空窯,一夥人散開,尋柴火燒。洪尚為往坑道走,照例在木麻黃樹苗,逐一撒尿,再躍下坑道口,找枯草。洪尚為才跳下,就感到身後一股壓力,回頭瞧,少尉竟似埋伏多時,專門逮他。洪尚為想爬上去,心一急,滑了下來,少尉逼近,他只好往坑道裡走。

少尉低著身,追進來。洪尚為怕被抓,走得急。初時,坑道還高,還能矮著身子走,接著,坑道變矮,只得爬行。坑道都是泥沙,剛開始是乾,沒走多遠,就一片濕濘,再往前一探,他的手伸入泥沼裡,吃一驚,忙收手停下。洪尚為想都沒想過,會如此深入坑道。眼前一片黑,手跟膝蓋都濕了。水,滴滴答,像一絲絲的癢,搔著黑。洪尚為想起日軍殘暴行徑,想起這坑道,肯定有死人,心裡發毛。他聽見少尉窸窣爬在後頭,倒感到安慰。他不敢再爬,少尉喘息聲越來越近,觸著他的腳ㄚ子時,少尉嚇了自己一跳,差些開口問他,怎麼不爬了?腳被觸著,洪尚為反而不發抖,倒轉身子,滑溜溜地,鑽過少尉的胸、腰、腹,往洞口走。少尉不了解,這一來,他不就被逮了?但是,洪尚為不在前面後,眼前就是一片黑。沒得商量的黑。黑得濕濡濡,黑得濡狠狠。他凝視前頭,整個人,像要栽進去。

洪尚為、少尉,一身狼狽,跑出洞口,兩人互看一眼,哈哈笑。少尉年長,又是軍人,恢復得快,按住洪尚為不放。洪不掙扎,只顧著喘氣,搶先問少尉,有一個字,他沒讀懂。少尉吃一驚,問他,是信嗎?洪尚為搖頭,稱是碑上的字。洪尚為領著少尉,走到烈女廟碑石,少尉瀏覽一遍,問他不懂那個字。洪指著「包圍污辱」的「辱」。

少尉正要解說。話沒說出,卻滿身大汗。像有火花,在坑道裡,眨兩下。只兩下,卻見著王玉蘭、卻見著鄭寶芸,後來,照著他自己。他心一凜,卻什麼都明白了。少尉哈哈大笑。也不問他,信交或沒交。玩伴沒找到洪尚為,都覺得奇怪,聽見少尉聲音,紛紛趕來,見他身上污泥,都感驚訝。少尉還開口大笑,見著少年一字排開,邊走邊敲他們的腦袋瓜,一個一個,叮叮鼕鼕。他們摸著頭,不知道,少尉這會兒怎變得這麼親切?

沒多久,蕃薯就該熟了。洪尚為等人,圍著土空窯。日西斜,風輕吹,蕃薯卻燙手。洪尚為左手、右手來回捧,隔了一會兒,才掰開。蕃薯肉,熱騰騰,洪尚為左吹、右吹,好不容易,才把那一口亮晶晶的蕃薯,送進嘴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