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鄉音〉連接家鄉的海

發布日期:
作者: 路雲。
點閱率:467

午後來到布袋漁港。漲潮時分,有一點風浪,專程趕來,為了探望小白鷺的家。

竹筏原本沒有船身,經過改裝在四周架設圍桿,套上透明膠布,可以擋風又可阻浪,看起來有些不牢靠,但勉強讓人有船的感覺。老船長似乎瞧出我們的疑慮,邊叮嚀登船小心邊笑著說:「不用擔心,我們的航程都在內海,絕對安全。」海的浩瀚傳遞著不確定的訊息,老船長的保證,確實安了大家的心。

馬達啟動,船緩緩離岸。滿臉風霜卻不失書卷氣的解說員手拿麥克風站在船頭開腔了:「布袋漁港內海遍佈離岸沙洲,上面長滿紅樹林,林內棲息大白鷺鷥、小白鷺鷥及俗稱暗光鳥的黑鷺。目前鳥群以小白鷺為主,粗估數量已超過一萬隻,景觀特殊風格獨具,全台灣找不到第二處。絕對讓您看到以往所沒見過的。首先,來個有獎徵答。」他作勢在口袋找獎品,摸呀摸也沒拿出什麼東西,接著提出問題:「大家到南部來,總會看到南鯤鯓北鯤鯓的地名,有誰能告訴大家,鯤鯓指的是什麼東西?」環顧全船無人舉手,等不到答案,他笑著說:「大家都不答,我的獎品就省了,我要宣佈答案囉。平埔族人稱鯨魚叫鯤,鯨魚浮出水面隆起的背部叫鯓,遠觀沙洲像鯨魚浮出水面的背,所謂的鯤鯓,答案當然就是即將浮現在各位眼前的沙洲。」我認為這段開場白已經很獨家了!

遠離岸邊的海堤被潮水淹沒,一個著雨衣雨鞋的人,孤立於海中垂釣,手中一支釣竿腰纏一個竹籮筐,四周什麼都沒有,大家一陣驚呼:「他是怎麼來的?天色暗時要怎麼回去?」沒想到他老兄似乎有順風耳,那麼遠就聽到大家的議論,竟朝我們瀟灑地揮手,好像在訴說他的無恙。不禁想到,難不成要等竹筐滿載時才游回岸?海中傲然的獨行者,多叫人豔羨他的率性啊!

進入沙洲群時,解說員關閉麥克風,輕聲要求大家,驚呼聲讓自己聽到就好。船的馬達迅即停止運轉,因為我們已經來到小白鷺的家,萬萬不可以驚嚇到牠們。

無動力的狀態下,一葉孤舟隨波漂浮,時而貼近時而遠離,但總在紅樹林梢的浪花中。每個人的眼睛睜如銅鈴,真怕不經意的瞬間會漏失什麼,或錯過一次再也不會重現的畫面。面對這樣場景,只能用眼睛吸取叫喊不出的悸動!

紅樹林在浪裡不停地搖擺,林梢滿佈群聚的鳥巢。巢巢都有不同的戲碼,傾吐不一樣的故事。瞧瞧這裡在打盹那邊忙孵蛋,此起彼落捉對的嘻戲追逐,餵食的母鳥嘴角吊著一條小魚,對著三張小黃嘴,不知該放進誰的嘴裡,耳鬢廝磨擦出愛的火花,大方做著愛做的事………,人世間所做的事,鳥的世界亦然。以往只有影片或畫片才看得到的,頃刻展現在你兩三個手臂遠的距離外,貼近到讓你甚至可感受出鳥的體溫。此情此景,驗證了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鳥可以活的地方,就適合人的存在。

西部濱海公路的夕照,被烏雲遮蔽了,無緣一窺倦鳥知返的美景。短暫的造訪,總要離去。北向返航,逆風吹襲浪花越過圍籬,臉黏黏的唇鹹鹹地………

以為沒什麼可留下的行旅,腦中卻裝滿鳥的身影。回首遙望小白鷺的家,竟想起金城湖下慈湖的長堤,湧現南北山雙鯉湖水草漫漫的濕地,跳接回太武山麓龍舟競渡的太湖,那邊跟此地一樣,也有數不盡的海鳥啊!急於想向群群高飛的白鷺吶喊:「在連接家鄉的海上翱翔,路過我家時,別忘幫我捎來家鄉的訊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