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萬里風煙入罨畫」導覽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647

為了這次畫展,準備一百零七幅彩墨畫,並出版我個人第十三集畫冊。文化局給我展出的展覽室那麼小,只能掛四十多幅畫,所以臨時到小金門金瑞成藝廊,再另闢展場,同步展出,也只能掛二十幅畫,剩下一些橫幅大畫就收起來,我畫作中最精品卻無法展出,只盼來年再安排一場。

從事大半輩子繪畫藝術,水墨、彩墨三十多年創作,在技術上頗能得心應手,且能漸入佳境,另闢蹊徑。一個好的畫家不一定是一個好老師,不管我是不是一個畫家,我的美術課教得卻糟透了,所以趕快退休,以免一再貽誤蒼生。「美感的享受是一種社會責任」當年的理想,不知還在不在?為不再「獨恨無人作鄭箋」,這一次把自己的畫作個導覽,算是盡一點社會責任吧!

就從我這第十三集畫冊作一個導讀,畫冊是收集近六年來(2001—2006)所有的新作品,其中2003年全年沒有畫一張畫,因為我的碩士論文《呂世宜書學風格研究》二十五萬字,整整花掉我一年時間,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敲打出來;另外近兩年瘋狂迷上絲竹樂,每天不是簫笛就是二胡,常常左手笛右手筆,也耗掉我不少光陰,退休生涯卻過得「有聲有色」。

色與墨齊揮,是我彩墨畫的一大特色,中國畫重墨色,不重設色,我常常想:中國畫以墨色為主,墨分五色「濃、淡、乾、溼、焦」,即使設色,也是在墨繪以後淡淡上彩。受了敦煌壁畫的重彩重墨影響,我也漸漸活用了彩色,在色與墨之間做了適當的調配,不俗不艷,恰如其分地掌握每種物象的色感與質感,多年經驗,獨有心得,所以畫出與眾不同的風格。每次畫展動不動就是一百幅畫,每集畫冊也就收編百幅以上的畫作,每冊我的畫分出幾個不同的系列,也同樣是「萬里風煙入罨畫」的幾個系列,臚列如下:

一、本土系列:描繪金山浯海,三十年前就開始鼓吹,響應者較少,自己卻默默做了三十年,把金門畫遍了,畫我金門故鄉已有一百幾十幅彩墨畫吧?記得過去只畫過小金門一幅而已,近兩年多次遊小金門,尋找作畫題材,所以有「四維坑道」、「破湍頭」、「小金門民居」、「秀才厝」、「和平之旅」。坑道橫幅是採用中國畫特色移動視點(左右多視點,不像西畫每幅畫只有一個消失點,中國畫的觀念宇宙是無窮大,所不喜歡有消失點),全圖做了一百八十度環視,並不是幾張照片所能拼湊得來,當然我有拍照作為構圖參考,但是有一大半是我的想像空間,「翟山坑道」也是同理心。我也去過馬祖北海坑道,很想畫它,但始終缺少一份感覺。小金門寫石寫海景,生痕化石美不勝收,畫海邊廢棄戰車,憑空添上兩隻白鷺洲飛來的白鷺,款題:「昔時兩岸堅壁壘,砲砲相擊,彈彈相投,今日炮聲歇,白鷺洲白鷺來儀,太平有象」,是時連戰首訪大陸歸來,有感而命名「和平之旅」,金門五十多年的兵凶戰危也該結束了!感於時事的畫另有911「自由女神軟腳」、華航空難「澎湖灣的折翼」,想像的時空,抽象的彩墨。此外,乘漁船繞了「北碇島」,也畫了「微風細浪」、「建功嶼」的夕照、「小青島」、「閩廈漁」、「鼓浪前進」、「民族之光」、「綠島」無心又多出一個海島系列。就食沙美二十五年,臨去秋波,臨別一瞥,畫了「沙美番仔樓」、「石隘門」,「燕尾雙飛」是我在沙中美術教室製作最後一幅畫,便告別誤人子弟的生涯。

二、大陸系列:大陸行腳,江山萬里情,也是「萬里風煙入罨畫」的主題,多年來遊遍大江南北,中國畫,畫中國,俯拾盡是詩情畫境,窮畢生也畫不完中國的美。才登武當山,又從西藏歸來,武當、西藏的影像被深深灌頂,已迫不及待神遊在我的藝境,等忙完畫展,即將開始漫筆天高水長,彩墨雲霧靉靆。曾登泰山,歸後作「登泰山」描寫十八盤雲梯登南天門,過天街、升中門而上岱頂。長條掛軸,一畫兼具三個視點—上段仰視、中段平視、下段俯視。中國畫的透視觀念,可以移動多視點,把近景推遠,把遠景拉近,眼睛像是放在雲端觀想。也作了「登泰山望齊魯」、「岱頂春寒」、「岱宗殘雪」、「玉皇頂」。並謁曲阜作「孔府重光門」、「聖府孔門」、過濟南有「大明湖之春」,春寒料峭,湖面結冰,雪白林木,覆霜花圃露出斑斑雪中紅,春天來臨了,旁立一乞翁,危顫顫拿著鋼杯伸手向人,他的春天還有多少?雖然描寫的手法稍誇張,但寫出我內心的悲鳴,大同世界的理想在哪兒?九寨溝、黃龍、岷江、峨嵋、成都之行歸來,作了「岷江畔羌族碉樓」、「岷江畔氂牛」、「杜甫草堂」、「疊溪海子」、「都江堰」、「珍珠攤」、「黃龍溝」、「峨嵋金頂」。行腳遠至東三省,瀋陽故宮,滿清的龍興之地,畫了「景陽宮井是何人」、「宮院深似海」、「偽滿國務院」、「旅順口」。

三、土樓系列:閩西龍巖、南靖,三次出入,豐富我的題材,「土樓人家」、「閩西土樓」、「龍巖土樓」、「客家母親之河」、「培田古民居」、「西川樓」、「春美樓」、「樓外樓」、「同心圓」,客家人、閩南人聚族而居,樓閣自成方圓,堡寨森嚴。土石牆灰白色調,烏瓦木窗墨色表現,乾筆皴擦,質地厚實,如閩南建物,熟手快製千磚萬瓦。「趙家堡」、「東方鉅障」趙宋遺族南遷漳浦,自圍城堡,塊石堆壘是我拿手絕活。

四、絲路系列:去夏絲路之旅,從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敦煌—嘉裕關—酒泉—張掖—武威—西寧—青海湖—蘭州—西安,收穫良多,沙漠邊關一幕接一幕,一眼看不盡,雙手畫不完。首次見到沙漠景色,沙漠意境要移入畫中,卻有困難之處,幾經深思熟慮,決心用自己的手法構圖、試驗,效果還不錯,大膽使用白色原料加色彩,濃粧厚塗,但還是要應用傳統的留白,才不致把畫畫死,否則窒息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潑墨、撞粉、噴水,使畫面交融不易,往往要期待意外效果。「在那遙遠的地方」騎在巴里倫草原馬背上,指著停雲望不見故鄉,太遙遠!動人的歌聲流傳很久、感動了三毛要嫁給作者,八十多歲的王洛賓,無力享受黃昏之戀而作罷。「毛驢車」穆斯林異國情調,迷人的吾維爾,可口甜蜜的瓜果。「火焰山」在絹布上七彩印染八百里火焰山、雅丹地質紅色砂岩,紅色天空加強火熱氣勢,虛與實之間強烈表現自我的觀想。「高昌故城」、「古城春夢」僅餘殘垣斷壁向黃沙,繁華事散逐香塵。「莫高窟」敦煌四百九十二窟僅畫得一窟最大的大佛洞,應該像張大千住個三年五載,才能畫個夠。「沙嶺晴鳴」、「月牙泉」沙漠奇觀,鳴沙作響,沙泉共生。「懸臂長城」、「塞上風雲」、「雄關駝鈴」邊關要塞,駝鈴響處,塞上風雲接地陰。「春風不渡嘉裕關」細研平面圖,塑立心中天下雄關,重重關卡,軍機要塞,要表現的是,關外平沙萬里無人煙,關內林木蔥翠綠滿陂,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觀,一牆之隔,春風不渡。「馬踏飛燕」、「張掖大佛」「塔爾寺」、「青海草原」、「青海青」、「日月山」,路經張掖、武威、青海的景致,青海草原遍植油菜花,一派金黃的地,藍天白雲,青色的湖,使人無法不用水彩的顏色來用入國畫。「經幡瑪尼堆」也出現在青海湖畔,藏文「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刻石,堆壘成山,五色風馬旗隨風招展,青藏高原藏傳佛教無處不在。「蘭州水車羊皮筏」水車之都,水車有如摩天輪空聳立黃河畔,乘羊皮筏順黃河而下,謂之漂黃。「出土」、「始作俑者」、「兵馬俑」第二次遊西安臨潼看秦俑,臆想兵馬俑出土見天日,驚醒地下兵團。臆想陶匠製作現場,偉大工藝,世界奇蹟。

五、裸女系列:人像畫也是我平常喜歡的題材,「 良宵」自畫像,上半身裸像叼根雪茄,退休生涯快樂似神仙。「照無眠」、「聽松」自我寫照、寫境界,不在乎像與不像。「英姿」、「木馬欲飆」馬上英姿,馬是裸體的,人不裸。「小紅低唱我吹簫」畫的是白石姜夔的詩意—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小紅是范成大送給姜白石的歌伎,畫中吹簫者自畫我粉墨登場,小紅乃從網路抓來的紅衣女,艷羨古人,過過古人乾癮,畫餅充飢。「春睡」、「紅顏」、「離愁似個長」、「未譜完的戀曲」、「百鳥朝鳳」全裸上場,是美感是色情,隨在你去想!翻出以前速寫本,尋幾幅姿態撩人的速寫,作成彩墨畫。在師大修過藝用人體解剖學,修過人體炭筆素描,師大美研所也修過人體寫生油畫。利用速寫簡單線條構圖,轉成完整彩墨畫不是難事,技術本位,憑過去經驗,假以血肉,賦予感情,就成一幅嬌滴欲語的裸女圖,在這火熱盛夏清涼一下,望梅止渴又何妨?

我的彩墨畫首重意境,構圖標新立異,為追求質感,過度皴擦,層層塗抹,往往宣紙起了毛球,改用絹布就可以任意狂掃。如果把天上的雲畫得比鉛塊還重,如果把海邊的岩石畫的像一堆堆的牛糞,如果把厚實的閩南建築畫得像茅房一樣輕浮,那像話嗎?創作的方式非常多,不一而足,沒有唯一,沒有絕對。創作是無法教的,我不希望別人學我,畫得跟我一模一樣,那就沒啥意義!但三十多年累積的一點繪畫經驗,多少該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就仔細琢磨體味一番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