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許獬與徐的交遊———讀徐《祭許子遜太史文》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慶元。
點閱率:619
字型大小:

許獬,字子遜,一字鍾鬥。同安後浦(今金門縣)人。生於隆慶四年(1670),九歲能文,十三歲淹貫經史。萬曆二十五年(1597)舉於鄉,二十九年(1601)會元,廷試第二,授庶起士,尋授編修。獬性至孝,望雲成病,三十四(1606)年告假歸,六月望病卒。有《叢青軒集》(據池顯方《許鍾鬥先生傳》,崇禎本《叢青軒集》卷首)。《叢青軒集》所收詩文不多,許獬享年僅三十七,加上金門僻在海隅之故,他書載述亦不多見。因此,我們對許獬的生平和交遊只能瞭解一個大概,留下許多缺疑。近年讀徐 《紅雨樓文集》(鈔本,藏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得見徐 《祭許子遜太史文》一文,文云:

大輪名山,嵯峨撥秀。毓產人,才高德懋。先生挺出,幼稟淵姿。駿發之器,深沉之思。當世修文,乍離乍合。摽竊餖飣,味如嚼蠟。先生落筆,爾雅不群。鏡花水月,流水行雲。早赴公車,禮闈首薦。上苑看花,瓊林賜宴。明廷大對,名姓傳臚。蜚英史館,振藻木天。台閣篇章,詞林名法。譽滿皇都,聲騰魏闕。石渠金馬,方待操觚。上書請告,畫錦裏閭。天靳才賢,夭壽不貳。正當策勳,忽爾遐棄。明珠照垂,俄墜重淵。寶劍藏匣,化不逾年。嗟呼先生,雕龍繡虎。每讀遺文,曷勝悽楚。某於往歲,振鐸同魚。十年往復,情好如初。聞訃傷情,薄修一奠。三歎臨風,精靈如見。尚饗! 徐 (1570-1642),字惟起,又字興公,閩縣(今福州)人,有《鼇峰集、《筆精》、《榕陰新檢》、《紅雨樓題跋》、《紅雨樓文集》等種數十。父木昂(1513-1591),永寧令,有《徐令集》(今佚);兄徐熥(1561-1599),字惟和,舉於鄉,有《幔亭集》、《晉安風雅》。徐氏父子善藏書,先後築紅雨樓、綠玉齋、宛羽樓貯之,聚書多達五六萬卷,且多善本秘本,不少書又經徐 精校,其目則編為《徐氏紅雨樓書目》。

萬曆三十四年,徐 游金陵,許獬卒於六月望,訃至金陵當已入七月,故此祭文當作於七月或稍後。大輪山,同安山名,祭文開篇說許獬為同安人(時金門尚未建縣)。次說許獬幼年駿發,後以文名世:當世之文「摽竊餖飣,味如嚼蠟」,而許文如鏡中之花,水中之朋,又行雲如水,卓然不群。再次說,許獬中會元,廷試為傳臚,授編修。再次說,許獬台閣諸文,為詞林之法,譽滿皇都。再次說,正當許獬有進一步作為之時,上書告假還鄉,竟然化去。再次回憶萬曆二十五年(1597)許獬到省城應舉與許獬結交,十年間的情誼。最後,祭許。徐 善作駢文小品,此文文筆清秀雅潔,諷誦再三,頗可回味。

萬曆年間,福州為東南一都會。萬曆二十五年前後,福州一地,除徐熥、徐 兄弟之外,還有鄧原岳、謝肇淛、曹學佺等十詩數人活躍於詩壇,《明史》稱之為「重振閩中風雅」。許獬到福州與他們有所交遊並切磋詩藝,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讀《紅雨樓文集》,特將許獬與徐 交遊一事拈出,以饗同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