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創造力生命之旅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龍安。
點閱率:666
字型大小: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創意是生命感動的泉源;

一個好的創意是用心用新,有愛也有感覺;

創造力可以教也可以學習,而且一經學會終生有效!

成功的秘訣是讓創意與生活結合,讓照亮你的生命,堅持走下去,必會心想事成美夢成真!

壹、創造力是我的最愛,在我活著的每一天,我都會為創造力奉獻

如果有人問我:哪件事是我這輩子最引以為傲的事?我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一生都以推動創造力教育為志業,從未放棄過創造力的學習與研究工作;我許下承諾:在我活著的每一天,我都會為創造力奉獻。

根據學者的研究從生手到專家大約要歷經十年的工夫,我雖不是個「很有創意的人」,但長年與創造力為伍,現在常被別人稱呼是「創造力專家」,算一算我投入這個領域大概歷經三十餘年,現在仍繼續學習創造力。

回憶數十年來,人生就像旅程,一站又一站,如過眼雲煙,稍縱即逝,人生真的短暫;記得高中快畢業時,一位李姓的體育老師告訴我:你將來一定會很有成就,到時候可以用「旅」當題目寫一篇回憶的文章。雖然我現在不算有成就,但從小學到拿到博士學位,從一個賣油條的小子到擔任大學教授,從國內到國外各機構的邀約講座顧問訓練,我已走出自己的天地,回首來時路,崎嶇坎坷途,從突破困境到否極泰來,點點滴滴在心頭。

「一個人的生命有限,知識卻浩瀚無涯!如果能窮畢生之力量,專注於某一個領域,資料蒐集得比別人多,看的、想的比別人多,研究也比別人深入,而又有自己一套的人,就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看看我的學經歷琳瑯滿目的俗氣頭銜,你相信這曾是一個從小資質愚鈍,木訥、自卑、沉默寡言,嚴重腦傷而學習障礙的孩子,長大後的表現嗎?

新加坡新聞曾報導:「為什麼小時候是庸才,長大變高才?」中學時老師給我的評語是:「做事積極認真負責,可惜悟性不夠」,因為小時候一次墜樓造成嚴重的腦傷,使我面對學習困境,九九乘法到高中還背不熟,學生生涯每考必敗,但屢敗屢考,而今「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茫茫學海中我只研究創造力」。

當我研究創造力以後發現:強烈的熱情可以彌補原始天賦的不足,創意始於對某種事物的喜好,就像是戀愛一樣。如同R. J. Sternberg(1999)提到創造力的重要部分是:「深愛(deep love)」工作、享受工作之「愉悅」。愛因斯坦在小時候還被誤以為學習障礙的孩子,他對工作的投入卻可以連續好幾個小時,甚至是好幾天,思考同一個問題;他的口袋裡放著一本筆記本,以方便他隨時記下所想到的概念;最近日本策略專家大前研一他的成功是不斷的練習思考,樂此不疲,數十年如一日,「樂在其中才能成功」。

貳、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創造力與環境有關,每個人面對困難努力克服,都可成就自己。

生於金門,長於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及八二三的洗禮,在窮困的環境成長,醞釀了艱苦卓越的性格。《家庭月刊》1996 年第一期由記者王恨報導我的成長故事,其中有一段文字:「他絕對不是一位『先知』,他執著地認為凡人只要抱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及『不信蠟炬盡成灰』的態度,那每個人均有拓展自己生命空間的實力。」那正是「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的真實寫照。

1949 年5 月我出生於一個金門窮困的農家,在剛有記憶時,便需跟隨父母下田幫忙農事,父母大字不識一個,爸爸種田、媽媽幫人洗衣服;特別重視七個兄弟姊妹的教育,以期他們能光宗耀祖、出人頭地。「父母親在我幼年時,會去向農會貸款,並用貸款的錢去買幾頭小豬回來飼養,待豬養大之後,再將豬變賣。」但倘若豬隻不幸染上了豬瘟而死去幾頭的話,家中馬上便會陷入愁雲慘霧中。因此,任何人都無法相信,幼年時期的我們一家人,曾用盡了全部的精神來「養豬」。

小學時為了家用及學費,每天清晨叫賣油條。由於年紀小身體瘦弱,無法與另一位壯年人競爭,年少的我就想出「送貨到家的服務」的行銷觀念;每當有人買,我就會問他隔天是否也要,以有計畫的預約方式讓顧客方便,也讓另一位競爭者大嘆後生可畏。

中學時,我面對學習困境以圖像記憶的方式及點燃廟宇撿來剩餘的微弱香火映著課本逐字閱讀,渡過學習的瓶頸;不但如此,為了賺取微薄的稿費,每晚站在書店,大量閱讀有關當晚要寫作主題的專書,以「小神龍」為筆名在《金門日報》發表散文,忝為年齡最小的「戰地文藝作家」之一,還曾與當時的名作家管管及鄭愁予交流。

1967 年高中畢業,遠渡重洋到台北參加大學聯考名落孫山,準備返家種田,碰上金門中學特別師範科招生,僥倖敬陪末座;埋頭苦讀一年後,以學業及操行雙冠畢業,分發到多年國小服務,第二年轉調烈嶼上岐國小;那時雖未有創造思考教學之名,但用了許多創意方法輔導學生在學業與藝文活動屢創佳績。「特別師範專科」求學是我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也因此從事教職成為我終生的志業與專長。剛畢業到「多年」與「上岐」兩所國小教書的經驗,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使我堅信:每個人在困境中會努力奮發求上進,也是發揮創造力的大好時機。

記得在多年國小,十九歲的我,因為最年輕,被指派負責教小朋友參加全縣的舞蹈比賽。可憐我一個土里土氣的鄉下孩子,若要玩「人仔標」或「賭銅板」就簡單多了,怎麼辦呢?苦思了幾天,突然靈光一閃,啊哈!我要藉助於小朋友豐富的想像力和可愛的肢體動作,每播放一段音樂,小朋友可以隨性的聞樂起舞當音樂一停,姿態動作最有創意的小朋友,就要出列表演給大家看,並且當小老師,孩子們樂不可支,我則負責指導小老師和挑選音樂曲目,很快的,一首集師生創作大成的舞曲誕生了。比賽結束,我們獲得全縣第二名(第一名從缺),為什麼不是第一名呢?我想是因為:我們其實是「雜牌軍」的緣故吧!因為這一次的獲獎,我又被選赴台灣參加康輔人員訓練一個月,也打通了我「怯場」的任督二脈,練就一身隨歌起舞的神功。

為鼓勵孩子們提早到校讀書,我會在桌子上放一份禮物,留一張紙條寫著「給第一位到教室唸書的小朋友」。很快的,話傳開來,第二天多來了四五位,我就準備更多的獎品,後來孩子們越來越早到校,最高紀錄有人四點就來了。禮物不勝負荷,於是改成「名次簽到簿」。看孩子們發奮努力,那麼早起,我就把美援的牛奶加稀飯煮給他們吃來禦寒,孩子們吃得開心,也養成了唸書的好習慣,在全縣會考的時候得到優異的成績。輪調到上岐國小,因為環境不同,鼓勵的方式改變成以「家」為單位。也就是挑選村莊裡屋子比較寬敞的家庭為基地,請附近的同學集中到這幾個「家」裡去,然後我再騎車到各家去巡迴指導功課,孩子們有團隊的激勵,同樣在會考時得到優異的成績。這些經驗也為我多采的人生,增添新的一頁,兩年後我獲得保送師大深造的機會。這段經歷也驗證了創造力與環境有關的研究,「具有創造力的人,都有一種超越困境的人格特質,越是困苦的環境就越能激發鬥志;靠著毅力達到目標、完成希望。」我的指導教授毛連塭博士在推動創造思考教學時,常期勉我們境教的重要。老師出生於台南市的偏僻農村,從小在困苦的環境中成長,憑著一股毅力與環境搏鬥力爭上游,老師常說就因為環境的關係,養成他一生勤樸克難與創造思考的精神與態度,我從老師在生病期間永不放棄的與生命搏鬥的過程,尤其在病床上還不斷寫作,對學術傳承的執著,對創造思考教育的關心,都令我好感動。與命運搏鬥的音樂奇才—海頓,在困苦的環境依然創作不懈,范仲淹斷虀畫粥、苦學有成的故事,都深深讓我們感受「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的道理,「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每個人面對困難努力克服,都可成就自己。(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