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福爾摩莎之殤

發布日期:
作者: 李不韋。
點閱率:443

「不是我喜不喜歡的問題,夫君,難道你不知南京只有『亡氣』,沒有『王氣』嗎?建都南京的朝代命運都很坎坷,非亂即弱,是衰亡的餘緒,可見南京不是一個好地方。」福爾摩莎說:「你還忘了西帝打東帝,打得血流滿地的事嗎?」

  介翁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福爾摩莎在胡扯甚麼?就問:「甚麼西帝打東帝,恕我孤陋寡聞,願聞其詳。」

  「這個事情這麼大條,你真不知還是假不知?」

  「請妳明說,吾愛。」

  「洪秀全以西帝二子之名,一路從廣西金田村北上,用血肉之軀建立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來演出一場驚天動地的大鬥爭,諸王自相殘殺,血流天京,用鮮血把自己淹死。你知道南京冤魂有多少,陰氣有多重?」福爾摩莎用手輕掠髮梢,端視介翁:「這是一個鬼哭神號的地方,你怎麼對它還情有獨鍾的呢?你一步錯,步步錯。」

「為何又說西帝打東帝呢?」

  「西帝是耶帝,東帝是玉帝,洪秀全打著西帝的名號,一路過關斬將,他要是不定都南京,一路揮軍北上,真會把東帝打倒,可惜他有點沐猴而冠,因此取敗。」福爾摩莎侃侃而談。

  「異哉此說!我心愛的南京,真的這麼淒慘、不堪嗎?」介翁想要相信,又有一點不信,心想:「我魂夢中的南京,我仍然與你有難分難捨的遺命。」因此,他在金門太武山的大石頭上,刻下了四個字:「毋忘在莒」。

介翁跟福爾摩莎情愛日濃,他答應她說不回去就不回去,他說到做到,男子漢大丈夫,不能食言而肥。所以他漸漸不說反攻大陸,他把過去的家業難捨能捨,都讓給人家了,他不計毀譽,忘記了過去的榮光與不凡,身與心,魂與靈,跟鄭成功合而為一了。

鄭成功在反清復明的大業中,無可如何之際,誤打誤撞取得了台灣,這是他曠世的功業,張學良讚譽有加:

「孽子孤臣一仔儒,

填膺大義抗強胡;

豐功豈在尊明朔,

確保台灣入版圖。」

 介翁也是無意中收復台灣,辛辛苦苦打了八年的仗,這不是為福爾摩莎而戰,是為中國生死存亡而戰,終賴皇天不棄,眾志成城,力殲頑敵,光復了台灣。對於台灣入版圖,鄭成功光耀於前,蔣介石光耀於後,可以等量而齊觀了,兩世一身的愛戀,情深比酒濃,都為了福爾摩莎的愛,可說驚天地而泣鬼神了。載之金石,播之聲絲,誰曰不宜?

  (註七):根據陳潔如的說法,原載於<海內外讀者精華>一九九五年。

第三十章

  只因玉帝天命催,

四百年來一輪迴;

是非成敗何足數?

莫使台灣歷劫灰。

這是介翁的遺愛。他要大去的前夕,還深愛著福爾摩莎,寫下這首「絕命詩」,希望後人能跟他一樣愛福爾摩莎,不要使她再遭危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