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南僑口述歷史記思之四 大馬鄉僑常民文化

發布日期:
作者: 鎮伯。
點閱率:484
字型大小:

最值得關注的金門家鄉語言,在大馬地區,由於時空變異,鄉僑們的語言,雖仍保有金門本土味,但亦有因西化,馬來化,異地化而形成異變,茲舉例略析如下:

1、時空影響而異化者:回來謂之「 」來,「我們」謂之「 人」,「他們謂之「 人」。

2、馬來化者:市街、市場謂之「巴剎」、工廠、倉庫謂之為「弄」、土地公謂之為「拿督公」,地位勳爵崇高者謂之「丹斯里」或「拿督斯里」。

3、西化者:領袖人物謂之為「甲必丹」(英語音直譯),再見謂之為「拜拜」。

4、保存古老中華傳統原始味者:男女結婚稱之為「交淫」,各種面向性格,及膚色的人稱之為「十色人」。

金門鄉僑們身處異地,生活環境深受他族文化、風尚影響,變異是很正常的,而包容接納,顯示華人思想活潑,觀念開放的融合精神。

(五)、社經生活—強勁的競爭力

大馬華社鄉僑在經濟生活中,孕育了極為壯大的生命力。早年第一代的苦力階層,已隨時空變遷由子孫企業菁英替代,第二代、第三代的脫穎而出,使僑界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經營的各類工商企業、財團,展現優於馬、印兩族經濟體質的競爭態勢,企業幹才諸如:早期的王文邦、陳金杯、楊誠財、黃慶昌;近期的王瑞良、林德甫、楊忠禮………等人;均為鄉僑商界的佼佼者。其他尚有中小型企業鄉僑,常採多角化經營方式,充分展現隨環境變遷的超高適應能力。

鄉僑華社承揚了金門人艱苦卓絕,勤勞節儉的不懈奮鬥精神外,更能靈活創新,借力使力的充分利用近二十餘年大馬政府的開放發展良機,壯大企業,開拓一片更寬闊的新天地,其強勁而堅韌的競爭力,令人讚嘆!唯較遺憾的是較不熱衷參與大馬國政,因而在馬來西亞的軍政實力薄弱,仍有「邊緣化」的危機。然筆者近日參閱諸多新、馬界地華文報紙,發覺對數月前李光耀資政所提及的「邊緣化問題」,大馬僑界華社、熱烈響應,已然覺醒,許多社團已採取實際行動,面對此一危機。諸如十月二十三日《星洲日報》,已大幅刊載、報導「馬華公會」會長黃家定所發表之嚴正宣言,謂:「維護華社友益,馬華不輕易退縮、妥協,在重要決策上站穩立場!」。此仍鄉僑華社承繼中華文化傳統的憂患意識,深知深處險境,務必改弦更張,採行勇毅果決的明智變革,才能拓展永續經營發展的生存空間。

四、多元並蓄的新起點

鄉僑立足於大馬,生活文化雖與馬來人、印度裔有頗大差異,然而同居共處於一多元國度之環境,與其他族群共通互利,仍生活中無可迴避的現實。筆者於實地觀察,了解中發現;早期第一代移民鄉親,憑藉金門人的勤奮節儉,力圖適應當地環境,以求越渡艱困,安頓生活;第二、三代則在保存中國與閩南傳統之餘,對西方文化,及馬、印生活習尚亦能吸納其精華,以創造別於他族之優勢;第四、五代青少年則已漸融入大馬社會,但因鄉僑華人重視子弟教育,因而年青一代,具備中華語文,英美語文與馬、印語文素養與能力,在即將全面全球化的大時代環境中,協和中國的崛起,其競爭優勢,指日可待!

再則,鄉僑們歷經兩、三百年的適應與吸納他施部份優良文化與進步文明;諸如:馬來人的樂天知命,悠閒自在的生活方式;印度人的深思冥想之內歛生活理念;西方人的稱技文明與深具競爭優勢的資本主義經濟體質。遂使今日的大馬鄉僑「常民文化」,融入多樣性的文化色彩,更孕育強勁的活力。

這樣豐富的外來色彩,依然以中華傳統文化為軸心,我們仍可發現「由金門故鄉所傳承過去的閩南風尚,極為濃厚,此即凸顯僑界鄉親不忘本的文化意識,更充分展現鄉僑們永銘心中的故鄉情懷!

五、結論

長期以來,鄉僑華人對大馬的開發與建國,貢獻卓著,有目共睹,鄉僑們的活力與成就,更是推動馬來西亞近十餘年來經濟大幅的快速成長,使大馬在東南亞地區越升為「五虎」之首,唯不合理的種族政策,近年來迫使華人年青菁英,紛紛出走,加以越南快速變革,奮起直追,現已落於越南之後。此為「邊緣化」問題所摧化下的危機,深值大馬執政黨—巫統所領導下的政府高度警惕,速建族群立足點,平等競爭機制。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各群族團結和諧,共獻心力,多元族群的國家方可重振「虎風」,再創新猷!

馬來西亞鄉僑常民文化,乃是南洋文化中的奇葩,它具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與閩南文化色彩,同時兼容並蓄的融入西方文化,及南洋地區的其他族群文化,就文化多元並存的全球化時代而言;若拋棄悲觀的「文明衝突論」;樂觀地期待人類有共存共榮的「大未來」。則鄉僑常民文化,在馬來西亞所展現的文明吸納力、經濟、社會、競爭力;對金門臍帶母體所彰顯的孺慕「故鄉情」,游子「回饋義」。必將為大馬,也為金門譜出最動人的樂章!(下)

註 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學者論著均重上階層文化,認為菁英階層(貴族、祭司、知識階層)才是人類文化的締造者,也是維護、保存者。

據史料(金門縣志、卷十、華僑志、頁一二七四—一二七五)顯示鄉僑移拓南洋地區保守沽測約在明末清初即已開展,至清代五日通商「金廈咫尺」可得力證。

金門縣志,華僑志,民國八十一年修訂版,頁一二九五。

筆者口述歷史,取摘自鄉僑翁禎祥老先生之直接口述資料。

金門縣志,華僑志,民國八十一年修訂版,頁一三○一。

聯合報、九十五十月十六日,頁A十四版,「大馬火車上公告『禁止接吻』」,仍針對華人青年,報批:「顯示馬國人的性觀念薄弱,看在外國人眼裡,簡直是笑話」。

亞洲有「四小龍」,近有東南亞「五虎」,均在闡述其經濟成長漸速,潛力可期,遠景亮麗。「五虎」分別為: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五國。

「文明衝突」為美國哈佛大學杭亭頓教授在二十世紀末所發表的世界未來發展的悲觀預測,十餘年來已引起全球性的大爭論。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