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莎之殤
發布日期:
作者:
李不韋。
點閱率:530
二零零四年三月十九日總統大選前夕,爭取連任的陳水扁,在他的家鄉台南市,在夾道歡迎的群眾、滿街揮舞的旗海、鞭炮煙霧騰漫的天空,突然驚傳兩顆子彈的槍響,一顆擦破了陳水扁的肚皮,一顆挫傷了呂秀蓮的膝蓋,這兩顆子彈帶來了神奇魔力,造成了極大的震撼,使選舉結果整個翻盤,陳水扁靠著兩顆子彈的加持,以剃刀邊緣的差距當選連任,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鏡。
這兩顆小小的子彈,何以能發揮如核彈般的威力,改變歷史的渠道呢?
第一、 時機恰恰好:選戰的最高潮,投票日的前夕,全台的民眾,陷入瘋狂的對決情緒之中,震撼力最強,效應最好。
第二、 地點很適中:陳水扁的家鄉,支持者的大本營,發生了民主的槍傷,送進支持者的醫院,更增加它的懸疑性。
第三、 傷勢很微妙:多一分就太傷,少一分就不傷,剛好傷得很經濟,付出的代價不高,收的效果最好。
這兩顆子彈怎麼來的?它已經演變成一門顯學,是最有趣、最懸疑、最引人入勝的部份,也是陳水扁之所以超越李登輝的地方。它的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疑:「肉體自己打開傷口,因為子彈要路過。」(註九)它讓人疑不止,猜不透:
第一動機論
第二陰謀論
第三兇手論
第四公義論
第五神話論
這就是有名的五疑山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