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許水富創作世界的探索觀感與推想

發布日期:
作者: 羅門。
點閱率:495

(一)

  我是在金門的文藝之旅中,第一次同許水富見面,他說很早就認識我,而我是透過他送給我的《叫醒私密痛覺》才開始「真」的認識他,從他這本具有後現代風格採取多元,包括詩與散文、書法繪畫所共同展現具有思維象徵造型與畫面以及內涵至為繁富、深沈、廣闊與多向度延展的詩集看來,他顯然是一個不只是站在文學領域而是更步進藝術世界創作的詩人;同時在我「第三自然」360度搜索詩與藝術「卓越」與「傑出」性的視野上,他的出現確是特別燦亮與詩壇少見的。

我一再強調這是「觀念」與「智慧」領先的創作年代,詩人與藝術家必須有前衛的觀念與原創獨創的創作智慧,否則不會有前途,有也難免暗淡,而許水富這方面則大放光芒。

先不看他《叫醒私密痛覺》整本詩集中的詩與繪畫書法所呈示的創作觀念,單看他在詩集編目欄寫一個有造型美的大字「無」,一排小字「翻幾頁/算幾頁/喜歡就繼續讀下去………」這一對「目錄」也進行解構的新思維觀念,雖是小事,但已奇妙的啟開一個是誘導人不斷向前追索與發現的無限奧秘空間,這同畫作曾被故宮收藏的大師畫家林壽宇他那件命名為「前面是什麼」要人不斷去做回應的作品以及同英國名詩人菲利浦‧拉肯寫的「不知道前面是什麼/我一腳跨過去………」,都似乎是一樣的運用到高明有哲思玄想的創作觀念,一開始便拋出意料不到的奇招。

接著從他沿著《叫》,更向前拓展的這本新集《多邊形體溫》,一頁一頁來翻開他以詩、散文、繪畫、設計造型與書法等所建構的「高空同溫層」藝術大千世界;它除了廣闊是深遠,除了看無盡是視無窮,除了有始有終是無始無終,除了奇景是奇觀,下面便是我要說的看後觀感——

顯然許水富是深明「詩(Poetrv)已不只是要詩人用賦比興去寫好一首詩,更要求詩人理解「詩」是將各種形態的文學,包括詩(Poem)與各種形態的藝術,包括繪畫造型、書法(乃至宇宙萬物生命)昇越到「美」的巔峰之境的主導力量,於是他在這本具有開拓性與創意以及有前衛感的詩集中,便將自己從杜甫李白寫詩的「文學世界」通連到「藝術世界」,讓自己成為藝術家型的詩人;同時也是在舉辦一個是「傳統」詩人沒有參加過的詩人與藝術家同歡會,除詩人,也有「詩」的散文家、畫家、造型設計家與「詩」的書法家………等一起同觀,並因此宣佈詩人與藝術家是同一家人,壯大「詩」的聲勢威望與活動範圍,是有開創性的。

由於許水富也理解「詩」與「藝術」在根本上,有其存在永遠與絕對的特性特質——那就是在它存在與活動的空間必須具有無限昇越的「高度」、向下潛藏的「深度」、向四周擴張的「廣度」,那已有如大自然的山不能沒有「山頂」,海不能沒有「海底」,「曠野」不能沒有「廣闊」,因而在他這本詩集中由詩言語帶動諸多意象所散發的創作思想能量與爆發力,都一直朝向「高度」、「深度」與「廣度」發射,這方面,我會在後文進一步來說。如此,當現代詩進入後現代詩作業區於解構出現詩向平面浮面滑蹓與流竄時,只有鋪陳的「廣度」與「當下」,排除「高度」「深度」與存在的「永恆性」所難免產生的負面盲點,許水富這本詩集仍執持「高度」「深度」與存在莫名的「永恆性」,進入後現代繁複交錯的創作區,抓住海德格向上提昇的昇力,防止「詩」向平面與低緯度的散文邊境流放與逃亡,將詩仍定向在「前進中的永恆」的N度無限空間,這應是對後現代詩做出正面的補救工作,同時也是對詩的未來提出永遠具有指標性的創作方向。此刻若有只在外面大聲喊「爽」漠視內在「深度」與「高度」的後現代詩人,質疑根本沒有許水富所有意或無意碰觸的「前進中的永恆」之境,則我的回答很簡單,如果沒有,貝多芬莫札特的音樂為何一直被聽下去,杜甫李白的詩為何被中文系的教授一直教下去,被大家一直讀下去?其實「詩」在人類的智慧中已被視為存在的「永恆」與「真理」,甚至是一門「美」的宗教可美化其他的宗教,聖經是「詩」看著寫的。

再就是從這本詩集中,我們發現許水富確是有創作實力的,他是位表現至為奇特且傑出非凡的詩人,因為——

他有「深入」的內視力,能「深」入生命與一切事物存在的「深」層世界,去把「深」藏在奧秘與神秘中的「美」喚醒,那的確不是缺乏思想「深」度的所謂知名詩人能為的。

他不是藝術的雜耍者,他操作的藝術媒體符號,都大多能進入一切存在的無限內延空間與根源,引發顫動鳴響,並向萬物生命與時空發言,甚至穿越層層現實,進入溢流著哲思玄想的「永恆」之境,這也不是一般缺乏悟性的所謂知名詩人能做到的。

他有內化力與異能,能化解古今中外、能有效動用古典、浪漫以及具象、抽象、象徵、超現實乃至後現代的裝置與拼湊………等所有的藝術流派精神思想(但排除它們有框限制約的「主義」),又能回到絕對的自我位置,將詩的創作推入他獨特的沈寂孤寂的空靜世界,從原本原來的存在之境出發,去建構一個屬於許水富特有品牌、完全不同於別人的詩創作領域,並向藝術世界發出一己之聲,放射奇光異彩,那更不是仍游離在別人陰影與「普遍」形態中無法以「特異性」獨立出來的所謂知名詩人能臻至的藝術創作境域。

寫到此,我不能不特別提出,有一位在大學時代曾採訪我的詩人,他相當靈敏與傑出,現在應是一位非常活躍也有前衛觀念與新創性的詩人,她對我說了一句極具關鍵性的話,她說:「許水富的世界太悶」,我聽後,非常了解她站在向外揮灑呈現繽紛燦爛喊「爽」的後現代,來看在孤寂的內心世界沈思默想的許水富,是有些理由的,但我在「第三自然」360度全面開放的玻璃鏡房內,她的理由並非全然,因為她只看見她正面所看見的部份,看不見背面存在的盲點,這盲點正如她只知道在「海面」上衝浪很「爽」,而錯覺在孤寂的「海底」很「悶」,便也自然看不見許水富所處的深沈孤寂的「海底」,竟是一個無限「透明」開朗暢通的自我鏡面,去看到「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連線,去靜觀宇宙萬物在深層世界活動的無限景觀,甚至超視的看到「前進中的永恆」世界,而確實體悟覺識到詩與藝術存在於永恆時空中的終極價值與意義。如此許水富「在水富、繁富」且發光的「海底」,怎會「悶」呢?不但不「悶」而且海闊天空千景萬象;再進一步說,世界上那裡會有沒有深度的「海底」,只有漂浮「海面」的海!我特別舉證的這段話,是在說明許水富他的「後現代」解構多元的創作風貌與思想觀念,是具有深厚實力與具前瞻性的取向——繼續帶著「現代詩」強調的「深度」與「高度」,進入向平面「廣度」滑動不強調「高度」與「深度」的「後現代詩」,去提供上文曾涉指的兩項確實具有正面效益與值得重視的創作意向——

是嚴防「後現代詩」失去詩存在本質與主體性,被散文領養。

是抓住「過去」、「現代」、「後現代」、「後後現代」創作,向未來邁進並無形中與「前進中的永恆」通連的連線,讓詩與藝術有其存在的永久價值與意義,不是廉價用了便丟的流行消費品。

(二)

綜觀以上論述,許水富創作思想所放射的特殊非凡與強有力的光,接著便是在下面以快鏡抽樣拍攝這些燦亮的光,它的著落點,所亮開的詩世界——

在〈九月那天我在我的家鄉十三帖〉詩中他所描述一連串對自己生長有歷史記憶與沈思遐想的家園,充滿深切的人性、自然性與真情,除以藝術新寫實手法,抓住對象內層存在的質感與刻度,尚使用超現實展現跨躍甚至飛躍的詩思活動空間,像「一帖薄薄早秋。闖入╱支氣管升起家鄉溫度╱不冷不熱剛巧是炊煙與甜的記憶矜持」,便是無形使用飛躍的「超現實」轉型力,將田園生活的時序敏感性、透過抽象再現的具體記憶造型畫面,唯妙唯肖的呈露出來;又如「一磚一瓦躲進排列整齊的寂寞╱門縫一頁讀到碑銘回聲………」、「候鳥預言。濕地是水陸行囊的一首詩………」、「腳底拓下脈搏起伏潮聲╱閱讀海………」以及「裂釉掌心。家譜乾坤纍纍汗水╱無常無處猶是一墳之勢………」等都是深合象徵、新寫實、甚至超現實的藝術性能所經營的屬於他自己獨特新異奇特的想像與詩思空間,展示出他在鄉土生活中潛在的記憶、眷念與引發時空的歷史鄉愁,讀來意深情切動人心弦,而語言精銳的觸角,也是深入他特有的沈靜孤寂高敏度與異能的心靈地帶,追擊存在堅強的力點深度以及原性與質感,並穿越現象面牽動內在世界多面相互活的連線,如此一個進入N度無限空間去作業的新異詩境,便也出乎意料與不同凡響的出現了。

(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