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痴心的愛

發布日期:
作者: 小季。
點閱率:474

不知從何時起,她必須常常上醫院打止痛針,否則無法抵禦每天都會來臨的頭痛。丈夫曾經強迫禁止她去打針,但效果只是讓她越加頭痛欲裂,迫使她偷偷跑去打針,結果是丈夫知道後,夫妻倆大吵一架。最後丈夫很不甘心的投降,而她繼續忍受挨針的苦,而且是苦不敢言。

第一次認識秀蘭ㄚ桑也是在醫院,她注意到ㄚ桑滿臉悲哀,無助又失神的坐在候診室的一角,ㄚ桑的先生陪她無言待診。經過幾次相遇,她不禁坐到ㄚ桑身邊,小心詢問道:「ㄚ桑,你身體很不舒服嗎?」「唉!……我無法睡覺,我好想女兒呀!」「你女兒在哪兒呀?」她擔心的問。原本面無表情的ㄚ桑閉上雙眼,淚水一滴一滴落在胸前。她突然有一種冒犯人家的感覺,只好禁聲不語。

「我的女兒回去了,回去了………」ㄚ桑哀哀的說,仍然淚流滿面。

「回去了?你是說………?」她問得有些措手不及。

「我那笨女兒呀,………就為了出門忘了帶鑰匙,回到家無法開門進去,::竟然異想天開的攀爬到二樓,想由窗戶進屋,就那麼一腳踏空………跌下地面,再也救不回來了,嗚………」

二樓?會不會太誇張了?電視上不是常報說有人從七、八層樓跳下都沒死?ㄚ桑的女兒太倒霉了吧!

她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只有伸手握住ㄚ桑因抽搐而顫抖的雙手,安靜的陪在她身旁。ㄚ桑斷斷續續地又說:「可憐她留下一雙年幼的兒女,現在都沒媽媽疼了………:我每天閉上眼睛就看見我可憐的女兒………。」

之後,她常在醫院碰見ㄚ桑由她先生陪著來看病。ㄚ桑的先生一直很少說話,但是會與她點頭微笑表示友善。有時ㄚ桑看到她的小女兒,會遺憾且哀傷的說:「我那沒媽的外孫女和妳女兒同年呢,………她也留一頭長髮,但是我女婿不會幫她綁頭髮,………我想帶她去把長髮剪短,好整理。」ㄚ桑說著說著又紅了眼眶。她很想自告奮勇說:「不要ㄚ!我來幫她整理長髮,她已經沒了媽,不能剝奪她擁有美麗的長髮!」但她說不出口。

從此,她與ㄚ桑成了病友,ㄚ桑會向她訴說一些瑣瑣碎碎的事,包括她依舊失眠、她腰酸背痛、胃痛、心律不整,和兩個外孫子女的生活情形,她一直很感心於女婿守著兒女沒再娶又孝順她。有一天ㄚ桑告訴她:「我先生辦退休了。」「歐幾桑到退休的年齡了嗎?」「還沒,他提早五年退休,他說這樣可以專心照顧我,醫生說我的龍骨長骨刺,建議我去榮總開刀。」經過大概半年多,ㄚ桑由她先生推著輪椅來醫院。「ㄚ桑,你還好嗎?」「唉!我去開刀了,現在無法走路。生活起居都要人家照顧,我先生最累!」「喔,歐幾桑是瘦了很多,可是妳能好起來才重要。」「誰知道ㄚ!我這幾年來幾乎花光他好幾百萬的退休金,………他也沒辦法啊,若不捨得花錢,他就會沒了老伴。」她黯然的說。

如今ㄚ桑又可以慢慢的自己走路了,她先生依舊陪在身旁,嚴重時,ㄚ桑一天要跑兩三趟醫院,她先生依然默默陪著她跑醫院。十多年了,醫院裡上自醫生下到護士都被歐幾桑的「好」感動不已。

她曾在佛書裡讀到有個「同事」的觀念,意思是說:夫妻猶如同事,你要別人同意自己,就要先同意他。先適應對方的需求,他需要什麼、願意做什麼,你就和他一起做。先認同他、參與他,之後再用他能接受的方式,勸導他,影響他。慢慢的,一定能改變他的觀念,他的想法。

她思索過這個道理,也一直如此奉行,對丈夫或兒女她都小心翼翼。但她只是一個平凡女子,她也有情緒,她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跟著感覺走」。這輩子她就是跟著「感覺」嫁給得了慢性血癌的丈夫,而且幾近「溺愛」的養育一雙兒女。當她年輕時,丈夫並沒有感激過她為這個家付出的「愛」,反而把當初岳家延宕他們婚期的「恨」,轉換成拳頭加在她身上。她忍下所有的眼淚和辛酸,並非她偉大,而是這個婚姻是自己執意要來的,她沒有權利回娘家哭訴。

如今兒女都長大了,可是兒子的肩膀靠的是他心愛的女友,她為了失去兒子哭花一隻右眼也得過肺病。但是她們母子之情就如同她咳出的血絲一樣,被兒子視若垃圾,連「回收」的機會都渺茫。丈夫的「重男輕女」使女兒倍受池魚之殃,她心疼女兒,於是發奮找事業的第二春。除了教書,她只會坐在電腦桌旁拚命敲下一篇篇淚眼模糊的回憶與盼望。但她是nobody,她收到的都是「退稿」的命運。丈夫取笑她在做「春秋大夢」,只有女兒不斷鼓勵她:「媽,別灰心,不是你寫的不好,是你心中有太多悲傷。總有一天會有人了解妳的努力!」。她只覺得對不起年輕的女兒,為了自己和女兒將來的幸福,她依舊天天努力的寫文章。她知道自己沒有ㄚ桑的福氣能有一個身心健康的丈夫來疼愛,但上天仍待她不薄,因為女兒一定能伴她、愛她到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