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蔡俊邁教授紀念冊序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慶元。
點閱率:580

蔡,金門縣一大姓氏也。金門蔡氏,以瓊林與山兜為兩大聚居地。曩年研治地方文獻,知明代金門出過眾多進士,其中蔡氏貴易、獻臣、守愚及復一,皆皎皎者,而貴易等三人皆瓊林蔡也。瓊林,今金門方言讀如「平林」,蓋瓊林本名平林,據傳明天啟間因獻臣進驅紅夷策,熹宗朱由校特賜其鄉為「瓊林」,瓊林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而鄉音難改,仍稱為「平林」。故瓊林者,平林也;平林者,亦瓊林也。此為吾金門一大掌故。

蔡教授俊邁先生,出瓊林蔡,1933年生於鄉,1938年遠走南洋,1949年入集美中學就讀,兩年後考入廈門大學農藝系,又過兩年,院系調整,轉入福建農學院(今福建農林大學前身),畢業後留校任教直至退休。蔡教授從事雜交水稻研究五十年,早在1978年就獲得全國科學大會優秀成果獎;三年之後,又與袁榮平院士同時獲得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級水稻科研的特別發明獎。蔡教授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也是福建省有突出貢獻專家。蔡教授不僅為國家爭了光,而且為瓊林蔡氏再獻輝煌──瓊林蔡湧現過政治家、軍事家,還有文學家,而在蔡教授之前,似還未出現過有卓著貢獻的科學家。

1985年,由顏西嶽先生等十七人倡導,成立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蔡教授是倡導者之一。蔡教授長期擔任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的領導工作,是第二、三、四屆副會長,第五屆常務副會長,第六屆顧問。在第五屆常務副會長期間,我有幸協助蔡教授工作,深深為他的克己奉公、盡責盡力為兩岸的交流交往,為鄉親服務的精神所感動。六屆金聯理事會工作開展比較順利,是和蔡教授等老前輩打下的深厚基礎分不開的。在擔任顧問期間,他想方設法,克服種種困難,做了大量他人不能替代的工作。除了省金聯的工作,蔡教授還擔任全國政協第七屆、第八屆委員,福建省僑聯常委,服務社會,服務民眾。

去年三月中旬,我陪同福建省蔡襄研究會諸公到金門參訪,與金門瓊林蔡氏宗親會進行交流。為了參訪能夠比較順利進行,我向蔡教授做了諮詢,蔡教授熱情地提供了一長串聯絡名單。不久,蔡教授便到美國探視女兒,等到他回國時再次見面,他已經躺在病榻上了。蔡教授一病不起,十二月十日,竟離開我們而去。

近日,蔡教授的親屬收集了許多有關的照片,加上簡要的說明文字,編就一本蔡俊邁教授紀念冊,要我在紀念冊印製之前寫幾個字。寫幾個字,並不難,難的是,無法準確表達我和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鄉親們對蔡教授的哀思,故延宕了些時日。

寫就此文之後,我打算同時將它寄往《金門日報》發表,讓金門縣的鄉親們記住這位從瓊林走出來的科學家的名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