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在巴黎日落之前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清陽。
點閱率:633

傑西和雪琳九年前邂逅於維也納並譜出一段「未曾連續」的愛情,當年分開之後相約某年某天再度到維也納重續前緣。然而約定當天雪琳的祖母出殯因而爽約,只是當年分開時並未留下聯絡方式,以致於無法和傑西取得聯繫以便取消約定,後來得知傑西確實依據諾言前往舊地履約,只是沒有見到雪琳而留在當地幾天後悵然離去。

後來傑西因撰寫暢銷小說而巡迴世界各地出席讀書會,其中一站是雪琳故鄉巴黎某家書店。當他侃侃而談這本以維也納和雪琳邂逅為主軸的故事內容之際,很戲劇性的在讀書會書店內再度遇到雪琳,說是戲劇性其實也不然,因為出席這一站讀書會,是傑西所期望找到雪琳而訂定的重要行程。

故事發展從此接續九年前那一段令兩人魂牽夢縈的愛情,雪琳結束在美國紐約課業而短暫停留之後,回到巴黎投入綠色和平環保組織,工作內容極其符合她那堅持和不易妥協的個性,此時她有一位擔任戰地記者的男朋友;而傑西則擁有一個溫馨與美滿的家庭之餘,更專注寫作而成為暢銷小說作家。

傑西把握等待上飛機回美國之前短暫時間空檔,由雪琳陪著他瀏覽巴黎風光,場景從整潔街道、咖啡屋、公園和塞納河渡船到雪琳居住的地方,兩人緊緊抓住得來不易的時光愉快暢談,談話內容從當年一夜情、生活態度、文學與環保理念到生命價值等議題幾乎無所不談。

他們談話內容構成整部電影故事的主軸,甚至藉由文學與生命哲理角度之剖析,來詮釋人生與愛情的本質。從浪漫巴黎渡船襯著落日餘暉,單線而溫馨傳達故事內容,觀眾不難看出編劇與導演之功力,因為傑西與雪琳透過對話所傳達的訊息,在某種層面來看都是一篇篇好文章。

整部電影將近兩小時的對話與情節,雖然角色極為單調與單純的主體性表現,可是卻不會讓觀眾覺得枯燥無味,反而是聚精會神且仔細接收他們所表達的理念,進而一步步受到影片內容所牽引和影響。

故事結局並沒有為傑西和雪琳的浪漫情緣下註腳,只是把他們相聚的時光凍結,傑西肯定趕不上預定飛機行程,在雪巴黎古老住所內,一邊啜飲著雪琳巧手準備咖啡之際,一邊靜靜欣賞著她的倩影與風采,鏡頭於是慢慢退去而讓觀眾留下無限想像空間,既可以把這段巴黎落日之前的情愫美化,又不會影響到雙方所各自擁有的家庭與男女之感情。

好來塢電影工作者在巴黎實地拍攝的電影原名為BeforeSunset,片中所探討的議題雖然曲折與戲劇性十足,但是盱衡目前的社會型態,其實也表達某種程度的真實意境,人們追求浪漫愛情的本質古今中外未曾改變,只是在構築甜蜜愛情過程中,有些人循著前人腳步而平滑無實;有些人則勇於改變現狀而營造自己的愛情價值觀。

基本上這兩種感情處理方式都沒有什麼可以被批判的地方,因為愛情本質上是一種極其「自我表現與感覺」的領域,別人從來都無法為任何人經營愛情故事,唯有自己才是愛情世界的主宰和真正主人。

「愛情」一向是好來塢喜歡探討的議題,從票房實力和其所引起的迴響來看,著實證明此種題材連普羅階級都很喜愛,尤其以浪漫和充滿期待和遐思的內容,來表達藝術境界和商業層次是正確的選擇,

當人們沉浸於愛情真實或虛擬世界之際,心中其實充滿喜悅和歡欣的感覺,如果人們離開愛情而活,那麼將是一件很乏味與單調的生命旅程;如果人們在愛情世界裡不容易讓內心深處引起悸動,那麼和一般生存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有何不同?

愛情的美好感受正是人們所樂於追求和珍惜的,真正懂得付出真情的戀人們真是福氣極了,在娑婆世界中和自己所愛的伴侶攜手度過一生,不僅僅宛如是日出那般燦爛與希望無比,更好比在日落之際還能夠咀嚼甜蜜人生一樣幸福!

回頁首